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5分钟的语文课怎么演【演好语文课的“收尾戏”】
 

5分钟的语文课怎么演【演好语文课的“收尾戏”】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1:46 影响了:

  〔关键词〕 课文课堂;结课;置疑;对比;改编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44―01
  
  如果把教师上好一堂课喻为唱好一出戏,则良好的“开场戏”固然能镇住观众,而“收场戏”如果运用恰当,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该如何“演”好“收场戏”呢?
  1. 易中置疑,再起波澜。一般地说,教师授完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便基本完成了。就在学生准备结束一堂课的学习等待下课时,教师可巧置疑问,以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如教《石壕吏》时,教师在结尾时可这样发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出,学生顿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学生终于达成共识:“杜甫在诗中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同情谁、憎恨谁的态度和立场是很鲜明的,而且这种感情贯穿了文章的始终。文章之所以把‘有吏夜捉人’的场景写得如此详细,就是因为诗人杜甫一直高度关注着事态的发展,这绝不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倾向的冷漠的旁观者所能做到的。故上述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样就使学生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教师并不就此“收场”,而是再次推波助澜:“你们知道你们不同意的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吗?是郭沫若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中提出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高潮再起。通过辩论,学生终于明白,对于权威的意见,我们也有提出不同看法的机会。并且要敢于和书中的人物争辩,和作者争辩,和内容争辩。这样的“收场戏”既强化了学生现有的认识,又给了学生充分发言的权力,可谓一举两得。
  2. 比中设桥,曲径通幽。在语文单元教学中,一篇课文的结尾往往是通向另一篇课文的桥梁,在课文“收场”时,教师可诱导学生将题材相仿或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课文进行比较,在结束旧课的同时导入新课,使新旧课文做到合理过渡。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爱生命”,其中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就可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收场”:“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而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也表达了同样的主题。试问,这两篇文章中主人公个人的境遇、战胜困难的过程以及两篇文章的体裁、风格、写作方法是否也完全相同呢?”这样,旧课的“收场戏”就成为新课的“开场白”,给了学生以启迪和悬念,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为学习下一课升了温,蓄了势,作到了自然过渡。
  3. 课文改编,诱发联想。课文“收场”时,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即将结束的课文进行改编或续写,便可使即将结束的课文重新成为学生议论的话题,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这样“收场”:“大家想想皇帝举行完游行大典回到宫中,将会采取什么行动?同学们能否将它改编成课本剧当场表演一番呢?”通过想象、续写和表演,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以及自主合作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全面、立体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 引文导思,冶情励志。在课文“收场”时,教师若能结合课文中一些名言警句、伟人的治学精神和崇高人格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将会对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个人修养产生深远影响。如:《十则》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话所体现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和治学精神、安徒生《丑小鸭》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的丰富内涵等,都可以布置给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情感体验来检查反思自己的行为,达到砥砺思想、提升境界的目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