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中心校引领村小同步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列席校委会实践与思考
 

中心校引领村小同步发展的实践与思考_列席校委会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4:12 影响了:

  农村小学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交流相对闭塞,规模小、教师少,特别是骨干教师少、优质资源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样样事情也要有人做、有人去管。如果中心校不加强管理,村小就有可能成为管理的盲区;相对于中心校而言,村小教师的观念旧一点、学生的视野窄一点、学校的设备传统一点,因此推进新课程改革是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点,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辅导区下辖桥头、中山两所公办农村小学和一所民办外地民工子女学校新凯小学的常规管理,使得下辖的三所小学常规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觉得,在当前中心小学工作本身比较繁忙的同时,只要挤出一点时间,花一点功夫,带动村小建设是完全能够收到良好的成效的。下面从三个方面粗浅地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根据实情,抓准关键点
  
  对村小的管理要根据实情,抓住重点、关键点、薄弱点等,调动村小领导的主动性积极性,力求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管理过程的实效性。
  一是实施人文管理,激发能动性。我们觉得调动村小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重要,他们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了,我们的管理就轻松有效了。我们村小的几位校长都是当了近30年的完小校长,经验丰富,几十年如一日,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作为中心小学校长的我始终尊重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向他们提出要求,也向他们学习。我们经常同村小校长、教导召开办公会议,研究每月工作重点,重大活动事项。平时交流不拘形式,人人能以工作为重。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轮流“坐庄”,在某个村小开开会,商议商议事情,谁也没有架子,谁也不会抵触,有话就说、不受拘束,相互提醒、相互启发,所以沟通成了习惯。相容促进了理解,形成了和睦相处、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人际氛围,为加强村小的管理、带动村小同步发展营造了“人和”的环境。
  二是实行制度管理,突出规范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六认真”工作是教师最根本的工作,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基石。我们具体操作的过程分三步:“一定规范”。即中心校将修订的“六认真规范”下发到村小,让村小教师学习,落实到实际教学之中。本学年由于我们多次修改,所以也就多次下发材料,但我们不厌其烦。我们认为制度应不断规范,修改就永无止境。“三查资料”。包括村小教导检查教师的过程性资料和村小教师“六认真”过程性资料,做到“检查细致、记录详细、反馈及时、整改到位”。我们对村小一学期至少要组织2次以上的“六认真”工作检查,检查组至少由6人组成,分工细致,检查到位,反馈客观,整改意见形成通知书。“三抓回访”。我们对整改意见书上所指出的问题都要进行回访督查,不是走过场,说过就算,而是要求整改到位,落实规范到位。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增强实效性。村小教师备课学科多、备课参考少、没有平行班,集体备课难备起来,教学研究难搞起来。为此,我们抓住这个薄弱点,组织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村小教师参加中心校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活动,一月一次,这一举措为村小教师特别为村小小学科教师的备课解决了困难。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师徒结对制度,把村小10多位青年教师同中心校骨干教师结成师徒,每学期开展4次以上的互动交流,相互听课评课、相互查阅笔记等,共同研讨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目前,这10多位青年教师中已经有几位成为了村小的先进教师和骨干力量,为农村学校增添了朝气和活力。
  
  二、以人为本,扩大协作面
  
  村小管理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要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扩大协作面,尽力开展好各项工作。
  一是扩大教师培训的参与面。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一个村小教师都能有机会发展,都能通过培训得到提高,特别不要让老教师成为学习和培训中“被遗忘的角落”。每次的继续教育讲座、名师引路专家讲学等活动,我们尽量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同时强调某些必须参加的业务学习,防止个别村小老教师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参加的“老化”表现出现;另外,我们充分创造让村小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确保一学年至少一次,并要求他们听一次课,写好一次感受,上一节汇报课,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促使他们认真听课、观察、思考,并结合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二是拓展学生素质的展示面。农村孩子对“窗外的世界”了解得少,平时的活动又不多,为了开阔村小学生视野,丰富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全镇性学科竞赛、召开运动会、组织文艺演出,像“浦项杯”计算机操作竞赛、春季田径运动会、现场习作比赛等连续三年没有间断,为农村孩子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我们每年设“陈秀中奖学金”,对全镇各年级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激励学生学习陈秀中烈士爱家乡、爱祖国、爱党的情感,鼓励学生读好书、做好人,将来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出贡献。
  三是扩展师资的流动面。中心校教师到村小支教既是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让教师到农村小学去体验生活,丰富人生阅历,锻炼人格意志,也是为了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因此,我们每年都有3名教师到村小支教,支教不仅仅是上课,还兼任多种工作,其中1名为联络员,负责经常性的业务联系。包括信息沟通、资料传递、情况反馈等,另两名负责业务上的指导或辅导,担任村小中层领导或教研组长,协助村小校长、教导开展好各项工作。
  
  三、注重效益,构建共同体
  
  要使村小与中心校同步发展、均衡发展,就必须建立教育共同体。我们在构建教育共同体过程中。主要从学习共同体、资源共同体、研究共同体三方面入手。
  一是构建学习共同体。中心校阅览室每年征订的教育报刊向村小开放,规定每月由联络员将优秀业务书刊送至村小教师手中阅看,要求做好阅读笔记,每年组织优秀笔记展示交流。同时,还开展“三人行”团队读书活动,由三至五人组成一个读书团队。起一个响亮的团队名字,共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共写心得体会,优秀读后感在中心校每周周一的例会上交流。对村小青年教师的粉笔字定期展示并批改。学校校刊《新草地》、教科信息报《新语丝》、家校联系小报《新雨》等每一期都刊发村小教师的文章,每一期都发至村小,供大家交流学习。这一切都是为了村小教师与中心校教师机遇均等、同步发展。
  二是构建资源共同体。中心校建立的校园网上开辟村小专栏,这种信息资源网能够带动村小信息化建设。校园网上建立的备课资源库共享,提高备课的效率。中心校每年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骨干教师先上课示范,然后说课议课,大家评课谈体会,现身说法使得村小教师学得直观、学有启发。中心校组织编写的各种德育校本课程文本。地方特色课程文本、学生习作文集等都与村小同编写同享用。这既节省了开支,减少了成本,又使教师尤其是村小教师在参与中得到了互动和提高。
  三是研究共同体。首先是切实推行目标管理制。每学年初,中心校要组织村小校长通盘考虑学校内部建设,尤其是围绕课堂改革目标、“六认真”规范要求等。制订行之有效的学校工作计划、条线工作计划,使得工作有目标,发展有思路,落实有举措。目标管理与学年考核挂钩,收到了激励效果。再次是切实推行课题协作制。对于村小来说,单独确立研究课题进行研究的困难较大,我们让其同中心校一起研究有关课题,村小承担其中的子课题,这样既有助于减轻村小的科研压力。又能发挥协作攻关的效能。目前,桥头小学与我们协作开展的小五金综合实践活动,中山小学、新凯小学与我们协作研究的写字特色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题协作制的落实,对丰富村小的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办学个性和特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实践证明,中心校在示范辐射功能的发挥上。要找准关键点,要拓展管理面,要构建教育共同体,在理念带动、内力驱动、团队互动、督导推动、科研联动等过程中积累经验,摸索方法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