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实施“体育新课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新课标课程标准
 

实施“体育新课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新课标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9-02-03 04:14:27 影响了:

  【摘 要】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理念、内容、措施、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概念框架,真正地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健康、寻快乐、益智力、陶情操。本文结合自身在进行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探索与心得体会,就新课程、新教材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中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实现体育教学的优化与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育观念 师生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16-02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这一标准,实际上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拥有高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教学科研的高度进行尝试,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方法。本文是笔者在进行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中对上述方案的探索与心得体会。
  一 积极学习,转变观念
  新课程体育教材,顺应了新世纪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思维定势,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教育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时期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平等看待每位学生,给他们同等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无差别,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所偏差,随时审视、修正。
  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的“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从而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新课程教学落到实处。
  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指出:身体实践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体育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进行教学时的知识储备、能力结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等,将最终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态度、行为及能力。因为学生在体育教师身上感受到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道德情操、意志品质、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远比其他学科更现象、更直观。
  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教师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和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学生可以站出来喊口令,可以自主创编游戏,以往那种教师居高临下的姿态,已被师生相互作用、共同探讨所替代。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有所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若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不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善于鼓励,勤于肯定。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三 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
  体育教学主体是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喜好,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个性,奠定终生体育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障”。为此,广大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改革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提高了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效果。要使学生“动”起来,必须在“趣”字上下工夫,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最朴素的语言就是“有趣”或“没趣”。
  增加体育游戏活动内容。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可有效地激发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在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各自相应的提高。因此,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教育理念,从而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真正体现“主动学习、愉快发展”这一目标。
  四 更新教学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两者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唱游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延伸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对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我还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喜欢新奇、善于表现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融入了新闻、游戏、图片、小竞赛、发挥了体育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功能。
  总之,这些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作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继续深入地进行探讨,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努力,真正地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健康、寻快乐、益智力、陶情操,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高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