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也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2017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也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2017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发布时间:2019-02-04 04:15:29 影响了:

  【摘要】将毕业生就业率引入招生办学,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完善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体系,合理的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有助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
  
  顾名思义,毕业生就业率是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一个比率。从1999年高校本科生扩招至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就业率也成为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2010年为630万人。进入2011年,全国高校又有近660万名毕业生面临就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给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为使“大学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配置,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出“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
  随后,教育部于2003年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把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学科设置、专业结构及毕业生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同其招生计划、新专业申报、学位工作等相挂钩。2007、2008、2009、2010年,分别有36所、13所、33所、9所高校被教育部限制招生或暂停招生。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把招生、培养、投入与就业适度挂钩。这些举措反映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在高校和社会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一、就业率作为一项指标来考察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与公布措施的实行,使高校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脱离社会需求而闭门办学。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场所,经济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高校必须增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加快对人才培养模式、学科设置、专业结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及方式等方面改革的进程,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才能使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无视社会需求,有什么教师就开设什么专业,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导致就业率低下,形成结构性失业。因此,公布毕业生就业率将进一步激发高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强化毕业生的质量意识、“产品”的适销意识,分层次、分类型地定位办学,从而培养服务社会需要的多种人才。
  (二)有利于督促高校进一步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就业工作之所以要常抓不懈,是因为就业问题关系重大,它不仅是衡量国家对教育的巨大投入能否获得丰厚回报的重要指标,而且牵动着广大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的意义。高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否。从根本上看,就业率是检验高校生产效益和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就业率的高低不仅成为关系到高校专业生死存亡的参考系数,还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生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及就业率越来越引起高校的重视。许多学校实施了以党委书记或校长为首的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对就业工作的各项投入,成立专门研究或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得到广泛开展,有了地促进了高校内部的改革和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除了结构性的原因外,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这些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都会影响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也推动了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的改革。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包括人事管理制度、毕业生档案户籍管理制度、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异地就业手续办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大学生毕业生网上用人信息发布(招聘)系统。有的地方还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开通了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通过信息共享、毕业生就业市场联动等措施,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近年来,国家和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如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选拔生和选聘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等,在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更加完善和灵活,就业渠道更加宽畅,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二、统计和公布就业率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片面追求就业数量,会影响就业率的真实性。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有很多影响的因素,户口、学历、年龄、性别等歧视仍不同程度地充斥人才市场,就业区域、薪酬、职业种类及岗位等又非学校所能左右,一些学生宁愿考研或考公务员而不就业。但就业率是一项硬指标,始终压在高校的头上。媒体曾有报道,有的学校为了有较高的就业率排名,采用扣发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方法,在统计数据中弄虚作假,提供假的用人协议和就业证明,制造大学生就业的虚假繁荣。统计数据无法真实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使就业率丧失其预期的激励作用。
  (二)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就业率不能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最终就业状况。现行就业率统计指标体系是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其就业形式包括签订就业协议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定向委培、升学、出国(境)和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等。这种指标体系仍没有把回生源地“二次就业”的学生、自主创业的学生、自由职业者等统计在内,而这部分学生实际上处在就业状态,但其相关信息很难准确反映出来,将被视为未就业。这种指标体系不仅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的量,更不能反映就业的“质”,显示不出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和供需比例等最终就业情况。同时,片面强调就业率而不考虑就业质量,将导致学生就业后频繁 “跳槽‘,既增大了就业成本,又影响了学生的诚信形象,不利于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而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就业率这一指标来衡量学校的一切工作有失偏颇。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大学生能否实现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素质和期望以及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而并不应仅仅是高校。就业岗位是市场和社会提供的,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制定的。高校只能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 “产销适路”的人才,而调整专业结构既要受到办学的软、硬件的制约,更要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限制,同时,高校培养人才也需要一定周期。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高校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把应由社会承担的就业重担压给高校有失公允,用就业率来考核学校的工作,片面地夸大就业率的作用就会使高校过分地追求高就业率。而虚高的就业率对政策制定和调整有不良影响,这可能会影响到高校的持续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就业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力求使统计更加立体化、科学化、人性化
  一是建议将毕业生就业率计算公式定义为:〔已就业毕业生总人数/有就业意向毕业生总数〕*100%,有就业意向毕业生总数指毕业生总数减去考研、出国、暂不要求就业的毕业生数,已就业毕业生总人数指通过各种途径劳动、取得合法收入的毕业生人数(含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隐性就业及灵活就业的人数)。这样,既可使就业率的分母不反映暂无就业要求的毕业生数,又可使就业率公式的分子尽可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就业人数,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统计主体。根据国外相关经验,应形成“政府主导、高校协助、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多层次就业率统计体系。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全国的就业率统计工作,各个高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模式,社会组织要有序的参与到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中来。三是细化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指标、多角度统计就业率。不能仅进行单纯的就业人数统计,还要与一系列相关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统计,如就业途径、就业层次、就业环境、单位性质以及薪资福利等。
  (二)不断深化高校内部体制改革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要以科学定位为基础,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改革。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高校,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根据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调整和改革大学现行的学科设置、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加招生计划和培养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赢得就业市场。
  (三)理性看待毕业生就业率,防止认识上和工作上的偏差
  引入“高校就业率”考核体系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可取的。它只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代表高校整个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差,更不是衡量高校工作和水准的唯一标尺。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统计和公布就业率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对高校统计数据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力求准确,不能给造假之风可乘之机。建立全面完善的就业率检查、监督、举报机制,严厉查处虚报掺假者,规范就业率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使就业率真正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晴雨表”。
  
  参考文献
  [1]李鸿雁,侯济民.对大学生“就业率”的理性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6).
  [2]张春霖.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9).
  [3]李平,李年龙,刘小辉.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力的辩证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4]改进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J].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3),18.
  [5]王维香.注水的就业率忽悠了谁[N].人民日报,2010(8),10.
  [6]袁贵仁.高等学校要着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Z].教育部网站,2010(11),1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