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火龙果新品种长龙果的选育与温室栽培技术要点]水龙果和火龙果区别
 

[火龙果新品种长龙果的选育与温室栽培技术要点]水龙果和火龙果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14 04:11:38 影响了:

  摘要:长龙果系从23个红肉火龙果品种中选出的新品种,2006年8月已通过鉴定。该品种果实圆筒形,平均单果重460.0g,最大980.0g;果皮鲜红色具光泽,果肉紫红色;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0%,边缘16.00%,细腻多汁。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年开花结果12-15次,品质佳,挂果期长,丰产。
  关键词:火龙果;新品种;长龙果;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1-0031-02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火龙果,已在南方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目前,北方的温室栽培也已获得成功,市场前景看好。但由于引进的品种很多,且无统一名称,特别是红肉类火龙果,品种达数十种,果个大小、产量高低、挂果时间长短及耐贮运性等差别很大。为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笔者收集了23份种质资源,经4年的观察比较,选出了外观亮丽,口感纯正,挂果期长,商品价值较高的红皮红肉新品种长龙果。
  
  1 选育经过
  
  2003年从广西、福建等台资农场先后引进红皮红肉及红皮白肉火龙果2000多株,共23个品种,其中红肉类21个,2004年结果。经过2004-2007年近4年连续观察,选定长龙果为优良品系。其间,对该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果实品质、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进行了观察和评价。2006年10月16日,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专家对其进行了田间调查;同年12月通过专家组田间实测验收;2007年8月,通过菏泽市科技局组织专家鉴定,并正式命名。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长龙果根系发达,多分布于2-15cm表土层中,无明显主根,属浅根性。无叶片,光合作用靠茎蔓进行。茎蔓三棱柱状,肉质,深绿色,易生气生根。肉茎边缘生刺座,果刺较其他红肉类长而密,生有4-8根。花乳白色,直径20cm左右,长30cm左右,花萼浅绿色,边缘紫红色。果实长圆筒形,皮鲜红色,上有肉质叶状绿色鳞片,鳞片边缘紫红色。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长圆筒形,纵径13-19cm,横径7-9cm,平均单果重460.0g,最大980.0g。成熟后果皮鲜红具光泽,果肉红色,内有黑芝麻状种子,种子可食用。果肉细腻多汁,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0%,边缘16.00%。果皮薄易剥离,厚0.2-0.3cm。11月中下旬至12月份成熟的果实,可挂至2月份春节前后采摘上市,且风味更浓,品质更佳。
  
  2.3 生长结果特性
  长龙果生长旺盛,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强,温室栽培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无休眠期或休眠特性不明显。肥水较好时,植后8-12个月即可开花结果。每年开花结果12-15次,较集中的有4-5次。花期为5月12日至10月28日前后,采果期6月中旬至12月中旬。若3月份定植,当年即可结果;第2年每666.7m2产果约400kg;第3年进入丰产期,平均株产2.96kg,折合每666.7m2(1080株)产果3216.8kg;第4年达4500kg以上。
  
  2.4 适应性和抗逆性
  北方温室栽培条件下适应性强。在温室大棚内,短时间0℃以下低温,只要棚内无结冰现象,无冻害发生;耐高温,肥水较好时,在40℃以上高温下,仍能正常开花结果。但长时间干旱易引起大量落花落蕾,果个较小。病虫害较少,仅在雨季或扣棚后低温高湿情况下有叶斑病、软腐病、灰霉病发生;虫害主要有蜗牛、螟虫及花蕾期蚜虫、绿盲蝽,幼苗期蝼蛄和蛴螬等。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长龙果的设施栽培以日光温室为好。宜选择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砂壤土建园。忌涝洼地建园。
  
  3.2 架式与定植
  火龙果宜采用土地和空间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单柱加篱架栽培。土地整好后,按2m×2m的株行距埋设水泥柱,将直径6cm左右的竹竿用铁丝绑在水泥柱1,3-1.5m高处成十字形,架上垫旧轮胎,再用直径8cm左右的竹竿把每行水泥柱上的十字架连接成篱架。架式整好后,顺行向起垄整平,在立柱的四面各定植1株幼苗,并在立柱间篱架上,按40cm的株距定植4株幼苗,每666.7m2定植约1080株。栽苗宜浅不宜深,表土盖严根部即可。
  
  3.3 水肥管理
  定植后忌立即浇水,3-5天后少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否则,易腐烂死苗。开花结果期,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干旱会引起大量落花落蕾、果小、质差。雨季要及时排水或用棚膜设施避雨,以防积水。冬季,严格控制浇水,减小棚内湿度,以增加抗寒和抗病能力。施足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花蕾生长期和幼果膨大期适时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
  
  3.4 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
  幼苗开始生长时,及时用布条把主茎绑在水泥柱上,篱架下的植株可用布条吊蔓或细竹竿引缚上架。当主茎超过顶端十字架竹竿时,及时摘心,促发分枝。侧芽萌发后,合理疏芽,选留略低于支撑架或与支撑架相平的侧芽梢4-5条作为一级分枝。一级分枝长50cm以上时摘心,使其在架面上分布均匀,在一级分枝上保留5条左右二级分枝。二级分枝长到一定长度时,会自然下垂,形成结果枝,即可开花结果。进入结果期后,应及时剪去结果枝上萌发的新芽,并疏除老枝、弱枝及下垂近地面的枝和过密枝,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
  长龙果可白花授粉,但为了提高坐果率,可间种两个以上的红肉品种,或间种少量的白肉品种。阴雨天时,可考虑人工授粉。疏花应尽早进行,每枝条只留2-3个花蕾。坐果后,及时摘除病虫果、畸形果,1条茎只留1个果,以生产大果提高商品价值。
  
  3.5 越冬温度控制
  春季3月份定植后,直到5月份揭棚前,夜间最低温度应在15℃以上,白天35℃以下。9月上中旬盖棚后,夜间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上,白天35℃以下。这样,可使花持续到10月下旬。当冬季室内最低温度降到8℃以下时,采取增温措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