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新教育图 新教育图景设计
 

新教育图 新教育图景设计

发布时间:2019-03-21 04:25:01 影响了:

  [摘 要] 教育危机引发的教育改革危机,促使学术界引入教育系统设计的思想。根据教育系统设计中教育图景的三维架构,即关注焦点、设计范围与关系图式,基于制度、行政、教学、学习四种不同的中心,可以设计不同的但是同样复杂的教育系统。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新教育图景必然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随着教育系统设计中心的转变,必须超越学校边界,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资源系统。
  [关键词] 教育图景;教育改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09)05-0027-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各种教育改革层出不穷,一直延续至今。教育改革者对教育危机开出了各种药方,如:提高、改进、改良、重构等等,其共同特点是集中于原有教育系统内的调整,而不是采用新的思维改革教育。支离破碎的教育改革,即使取得了某些局部的成功,但对于整个教育体系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尽管教育改革者与国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但却收效甚微,教育的危机依旧存在。通过分析教育改革的危机,人们逐渐认识到其根源:一个植根于人们的思维,即学习和研究教育的方式以及在其影响下改革教育的方式;另一个是缺乏改革教育的整体(系统)观念,以及教育与社会之间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这也是问题的实质。为此,美国学者(Bela. H. Banathy等)在反思以往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系统设计的观点,以改变零敲碎打的教育改革弊端,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的转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系统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教育中长期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系统设计中的教育图景架构
  
  鲍丁(Boulding)在其经典之作《图景》中认为:图景创造社会,社会也不断地评判图景,并且行为依赖图景。由此,可以推演出教育系统设计者的行为依赖于教育图景,新的教育图景引导着教育系统的设计。他还指出,人们从经验中获得信息,并改变头脑中的图景。大部分的信息并不会使图景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当少部分的信息触及图景的核心时,“整个图景就快速地发生了变化。”[1]图景一旦形成,根据刚性原则,对变化有抵制的惯性。这也是人们经常抵制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求变化的信息持续出现,人们就会对已经建立的图景产生怀疑,最近几年产生的教育宏观系统设计思想就是对当前教育图景的怀疑与重新设定。“然后有一天,人们突然根据获得的信息抛弃了以前的图景,并重新建构了新的图景。”[2]在快速转型的社会中,教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塑造了未来一代的信仰、价值观,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决定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与行为准则。“建设未来,关键在于建设未来的教育。”[3]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地改变教育落后的现状,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设计新的教育系统。正如肖・伯纳所说的:不是问现在的系统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那样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这也是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所作的主要事情;而是问未来的教育系统应该是什么样,并通过设计实现新的教育图景。图1表明了教育图景的框架,它有三个维度组成,即关注焦点、设计范围与关系图式,在三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中,可以得出未来的教育系统的核心观念与价值,由此形成理想的教育图景。
  1.关注焦点维度
  如果以学习为关注焦点,学习者将是影响设计的关键因素,并占据复杂的教育系统的核心位置。教育系统的首要功能是促进学习,首要系统是学习经验系统,教学系统、行政系统、制度系统都应该围绕学习系统设计,给学习系统提供支持。今天的教育系统很少是以学习为焦点的,而未来的教育图景恰恰是以此为焦点来设计的,社会将为教育系统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每个学习者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实现人的潜能。如果以教学为关注焦点,行政系统和制度系统主要是给教学提供各种政策和资源。教学系统限定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任务是主动适应。学习系统是教学系统的派生系统,也就是说,学习从属于教学。当前的教育系统主要是以教学为焦点的。如果以行政为关注的焦点,行政系统将会为教学系统设定目标,规定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教育资源的使用。政府也将制定更加宽泛的政策,宏观调控各种教育资源,学习系统几乎被忽视。目前许多国家的义务教育系统主要是行政为焦点的。如果以制度为关注焦点,管理者将会由上而下设定详细的教育规章制度,统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行政系统主要是为制度系统服务,阐释和实施各种教育政策,教学系统呆板、僵化,学习系统完全被忽视。
  
  2.设计范围维度
  教育系统设计的范围从狭隘的视域、窄小的范围逐渐走向宽广的视域、宏大的范围。如果局限于现在的教育系统内部,教育改革将会以系统局部的效率和有效性为重点,解决系统内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如:教师发展、教学效率、学习效果、学校环境与氛围、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的改革。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涉及的范围,它试图使现有的教育系统局部最优,但并不是设计一个新的教育系统,实现整个教育系统的最优。在下一个水平上,设计范围稍稍扩大,涉及到了和教育系统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媒体(电视)对学习者的影响,网络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教育问题,辍学率问题等。设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注意到了社区系统问题,即教育和社会的其他组织和机构问题。比如教育和经济部门的关系问题,教育和就业部门的协调问题,教育和社会保障的问题等等。最后,教育设计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教育必须设计出新的图景,它不仅是对新的社会图景的反应,而且应该参与到新的社会图景形成的过程中去。
  3.关系图式维度
  它主要说明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各种关系图式。信息交换图式指教育系统和社会进行最少量的相互交流。学校很少关注所在社区的发展,只是在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如招生、学校用地等,才与社区进行必要的交流;相反社区也不关注学校的发展,只有在某些时候,如社区要求特定学校开办一些培训班、或者向社区群众提供技术支持等等,才不得不与学校交流。总之,二者的交流是不情愿的、有限的交流。今天的教育系统正是此种信息交流的模式。
  合作图式指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相互沟通,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分享某些资源,达到各自的目标。每个参与者仍然保持着原来的主体性(特性),双方合作发挥彼此的优势。协作图式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深度合作,甚至把教育系统和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相应部门联合起来,分享资源,共同获益。参与者在协作的过程中,着眼于长远的目标,放弃了某些自主权,建立一些正式的合作化机构,共同促进学习和人类的发展。整合模式是最集中的和最高水平的系统之间的协作。如果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的协作达到了这个水平,那么现有的所谓学校教育将会变成学习和人类发展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系统将会利用所有能够提供教育资源的社会组织机构,整合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的实体,促进终身学习和人类的发展。
  
  
  二、基于不同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其内部可以分为学习、教学、行政和制度四个不同的系统水平,每一个系统水平都可以此为中心,设计出不同的但是同样复杂的教育系统。每一个不同的教育系统的设计目的、决定因素、主要政策制定者,以及与其他系统水平的关系与组合都会不同。
  1.以制度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
  它主要出现在教育中央集权化的国家或者在传统的社会中(教育的主要或者唯一目的是文化传承)。对于学习者来说,它显得相当封闭,学习者的作用几乎被完全忽视。政策制定者由上而下,层层控制教育系统,决定教育的目的,规定统一的课程与教学,其运行几乎是机械主义的。它属于严密控制的系统。
  制度水平
  目的:传承文化,训导年轻人
  决定因素:国家、社会、组织的目标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育权威部门,如教育部
  输入:社会的需要和价值、经济资源、法律、规章制度
  输出:教育目标、组织模式、政策、标准、操作方法
  行政水平
  目的:建立规章制度实施上面规定的目的,并说明资源的利用情况
  决定因素:接收到的信息、分配所得的资源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育行政人员
  输入:制度水平的输出
  输出:指导方针、命令、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评价纲要
  教学水平
  目的:按照行政水平的规定提供教学
  决定因素:规定课程
  主要政策制定者:学科主任、校长
  输入:行政水平的输出
  输出: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师组织
  学习水平
  目的:对教学做出反应
  决定因素:教学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师
  输入:教学水平的输出,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辅助材料,课程计划、测验等
  输出: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
  2.以行政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
  目前,大部分国家的义务教育系统是这种类型的设计。它比以制度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更开放,尤其与学校所处的环境交流更多。它允许制度水平和行政水平分享决策,但在决策过程中仍没有涉及学习者。它属于决定性的系统。
  制度水平
  目的:传承文化,教育年轻人
  决定因素:国家目标,社会期望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育委员会或者相似的权威部门
  输入:教育需求信息、社会价值、可用的经济资源、各种规章制度与限制条件
  输出:清晰的教育目标、政策,组织模式,教育设施
  行政水平
  目的:管理可操作性的教育系统
  决定因素:接受到的信息、分配所得的资源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育行政人员
  输入:制度水平的输出以及反映教学需要的信息
  输出:详细的教育计划、标准、教育内容、规章制度
  教学水平
  目的:提供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教学
  决定因素:规定课程
  主要政策制定者:学科主任、校长
  输入:行政水平的输出,各种教育资源、设施等
  输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案,教师组织、员工组织、学生组织
  学习水平
  目的:对教学做出反应
  决定因素:教学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师
  输入:教学水平的产出,主要有: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辅助材料、测验等
  输出: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升级
  3.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
  传统教育主要是以教学为中心(主导),也是我们目前极力改革的教育系统设计。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授予的权威和责任,利用各种资源与技术,组织和实施教学。无论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还是在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关系上,它都比前面所述的两种教育系统设计更加开放。主要教育政策是由教育系统层级的中层制定的,接近学习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到学习者的情况。但任何一个教学系统,都有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当设计完成之后,就变得相对封闭。它属于有目的的系统。
  制度水平
  目的:提供设施和资源,支持教育系统的运行
  决定因素:社会的需要、要求,以及教育系统的运行状况
  主要政策制定者:政治家、教育家、各种委员会、管理人
  输入:教育需要和社区价值,教学系统所需资源,可获得经济资源
  输出:概括性的教育目标,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资源的政策
  行政水平
  目的: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教学系统
  决定因素:和教育期望与要求相关的各种信息、教学政策、教学系统的需求
  主要政策制定者:行政人员、学校校长
  输入:制度水平的输出,以及教学系统的要求
  输出:调节教学资源使用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使教育要求具体化的各种政策
  教学水平
  目的:给学生提供教学
  决定因素:教学目的与目标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团队领导、教师
  输入:行政水平的输出,教学目标,教育设施,学生状况
  输出:教学大纲,教学授受系统,学习资源
  学习水平
  目的:最优化地利用教学系统
  决定因素:教学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师、教师集体
  输入:教学水平的输出,适合具体学科教学的教案
  输出:学生掌握具体的教学目标
  4.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
  当今世界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几乎没有,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新的教育图景中力图创设的教育系统。它以学习者为设计的主体和焦点,反映了学习和人类发展系统的要求。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将超越现有学校的边界,利用和整合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是由学习者和教育资源的管理人员决定的。它属于探索性系统或者目标导向性系统。
  制度水平
  目的:促进教育资源的获得,以支持学习系统的发展
  决定因素:社会对教学、学习系统的期望和要求
  主要政策制定者:教育官员及提供教育资源部门的代表
  输入:社会的教育需要、价值,以及对教学、学习的要求;经济资源;规章制度
  输出:概括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资源的配置
  行政水平
  目的:综合获得教育资源的条件信息,协商其使用情况
  决定因素:教学、学习资源,教育设施
  主要政策制定者:提供教学和学习资源的行政管理人员
  输入:制度水平的输出,以及学习者状况
  输出:调节提供教育资源的各种系统,社会教育资源的使用以及整个教育要求的政策与规章制度
  教学水平
  目的:向学生提供促使其学习的学习资源
  决定因素:学习者需要,教育目标
  主要政策制定者:学习资源的管理人员(教师)与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输入:行政水平的产出,学习者状况,学习者的要求
  输出:课程框架信息,教学、学习资源与安排,有组织的、可迅速获得的教育资源
  学习水平
  目的:掌握学习任务,具备各种能力
  决定因素:期望获得的学习结果的有关信息
  主要政策制定者:学习者、学习资源管理人员
  输入:教学水平的输出,学习者的需要和目标,使用教学、学习资源的具体计划
  输出:学习任务的掌握,提高各种所需能力,全面、充分的发展
  由哪种系统水平作为教育系统设计的中心,主要取决于:①社会的政治结构。越开放、民主的社会,越倾向于选择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越封闭、传统的社会越倾向于选择统一的、规定性的教育系统设计,如以制度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②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程度。越是复杂的社会系统,越排斥不灵活的、封闭的教育系统设计。而且,“一个多样化的社会往往注重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就不可能提倡刻板划一的教育体制。”[5]③有关学习和学习者的观念。如果社会认识到个体差异,认识到学习者能够自我决策,并且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个体的潜能,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那么就越倾向于选择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
  
  毫无疑问,新的教育图景将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如表1)。学习者将是新的教育系统设计的主体和关注的焦点,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学习。每个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进步的取得将会是连续的和个人化的;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场所如家庭、社区、学习中心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如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6]“只要提供合适的支持与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相应的学习目标。”[7]大部分的学习任务是跨学科的,既包括专门知识也包括一般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对于自身的学习负有越来越大的责任,例如选择和决定学习的内容、评价方式、教学者指导学习者的风格等。教学者不再是“教育舞台的主演”,而是教育过程的“导演”。教学者成为教育的管理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和家长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和方式;教学成为自我校准性的专业,教师实现终身学习,有着较强的专业团体,专业评价实行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相结合,教师成为研究者,利用社会中的学习资源支持系统。[8]
  传统的教育系统主要是有教学为中心,未来的教育系统将会以学习为中心。[9]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设计的核心价值与观念组成了新的教育系统设计的核心思想,其核心价值是:每个个体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潜能和创造力;社会中能产出最大效益的部门是学习和人类发展部门,它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高的价值;一个人能够全面地实现自身发展,往往比其获得某些东西更有价值。其核心观念是:个体具有学习、寻求知识、理解以及变得有能力的主观需要;个体能够开始、引导自身的学习,并为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如果认识到、尊重并培养个人的独特性,那么就有可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动机是学习最有力的推动武器;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发现新知识、获得新观点、学会新技能;成功探究、掌握学习任务、使用获得知识将会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资源系统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系统设计中心的转变,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教育必须超越原有的边界,整合社会上所有的教育资源,并把它们转化为学习资源。赫斯和马科拉夫林(1987)认为,社会的变化导致教育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要求人们改变已有的教育观,以宏观的视角看待社会对人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学习和人类发展。学习者是社会变化的直接参与者,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中,他们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实现自身的教育和发展。赫斯和马科拉夫林指出:“我们可以以新思维看学校,它其实是社会中各种教育资源的联系机构。”[10]甚至很多人认为,学校已经从教育服务的“传递者”和“提供者”走向了综合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多种服务的“经纪人”。超越原有的教育功能,承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功能,斯科尔认为我们有能力创设出整合那些服务的新的教育系统。她指出:“复杂的、相互纠缠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被人们切分为可控制的、琐细的部分……评价者狭隘地评估某一规定服务部门的结果,但是却忽视了整个服务系统的强有力的影响。人们很少想象到由健康服务部门、学校、家庭服务机构联合起来对于学习和人类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11]
  教育不仅仅意味着“学校绝不会比学校所在的社区所承担的教育义务好的多,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12]教育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是整合了社会上所有能够提供教育资源、促进学习和人类发展的部门的社会服务系统。其主要包括:孩子密切接触的环境,我们把它们称作初级社会系统,例如:家庭、同伴、邻居、社区,等等。它们是非正式的教育资源,但是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学校听到‘学习准备’的时候,其不仅仅意味着学习者学术的准备如阅读能力、算术能力等,而且意味着身体和文化的准备如学习者的身体发育状况、家庭对教育的支持状况等。”[13]初级社会系统为“学习准备”做好了准备;正式教育系统,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系统;社会服务系统,例如:各种青少年组织、文化团体、健康服务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各种各样的艺术馆和科学馆与展览等,它们都有教育的功能,甚至有些是专门为促进学习设计的;信息系统,包括:新闻媒体、网络等;职业和工作系统,实际上,它们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特别学习资源系统,如:社会事件、人生境遇、娱乐和休闲活动等等。上述教育资源系统相互协作整合,共同实现教育新的社会功能,并为人类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系统中,学习者系统是建构的基础,其他的学习资源系统支持它的建构,并保证每一个学习者都是成功地进行学习的人;而传统的教育系统是“非常荒谬的,它只培养出了50%的合格毕业生,但社会却要求学校的毕业生人人都能够成功。”[14]未来的教育系统中,“学生成为知识的工作者,而教师则成为教育的管理者和学生的教练。”[15]由资源、信息、计划和安排系统负责学习资源的选择与使用。政府系统给学习资源的使用提供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并提供经济支持。资源获得和管理系统负责学习资源的获取,保证学习区域的正常运行,并与其他社会部门协作。上述所有系统组成了学习区域和资源系统(如图2)。它们的目标、主要功能、决定因素、和其他系统的关系以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地位都是不同的。
  政府系统。目标:保证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快捷、迅速地获得学习资源,促进学习和人类的发展。主要功能:建立和维持学习资源的开发、分配和使用的制度;创立支持那些制度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制定政策,管理学习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使用;调控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决定因素:制度安排、政策、经济资源以及系统的成员。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政府系统A和其他系统保持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尤其和系统C与D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向它们提供经济支持与指导;同时它也通过系统C引导和支持学习者系统,通过系统D引导和支持系统E。地位:它是复杂的教育系统中的一个上位系统,主要目的是服务和支持学习。
  学习者系统。目标:获得知识、理解与能力;发展态度、价值观;开发个人潜能,提高身体素质。主要功能:促进学习与学生的发展,主要包括设定学习目标,为学习做准备;和系统C相互合作,制订学习计划;使用学习资源;掌握学习任务;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决定因素:学习者。和其他系统的关系:学习者系统和系统C与E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整合、不能分离。地位:它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其他系统为它服务并与其协作。
  资源、信息、计划、安排系统。目标:对学习者的要求做出反应,组建学习区域,管理学习资源的使用。主要功能:开发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安排学习资源的使用;向学习者传递有关信息,帮助学习者使用学习资源;给学习者提出建议以及有关评估的信息。决定因素:给学习者提供的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及地位:它与系统A与D有着直接的和持续的相互作用,通过系统D引导和控制系统E。
  资源获得与管理系统。目标:鉴别与开发学习资源,监督与管理学习资源。主要功能:接受来自于系统C的有关学习资源的要求;持续不断地探索、发现、开发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区域;监督与管理学习资源的使用;保持与整个教育资源系统的交流关系。决定因素:学习区域与资源,调控学习资源使用的政策与规章制度,此系统的管理人员。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它与系统A、E、C有着直接的、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与协作关系。地位:处于系统E和系统C的中间地位,起着联系双方的桥梁作用。
  学习区域与资源系统。它是学习者在新的教育系统中直接接触到的系统,学习者在此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目标:提供促进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内容、方法与手段。主要功能:提供、展示、维护学习资源。决定因素:提供的资源以及使用学习资源的安排。和其他系统的关系及地位:和系统B有着直接的关系,并适应系统B的发展;与系统D相互协作。
  赫钦斯早在1968年就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即学习、实现自我与成为真正的人作为首要目标的社会。[16]“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而且是一个实在的建设方案。在学习型社会,学习的地位将获得本质的提升,学习变成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终身学习的福利。全社会的学习资源以新的方式整合起来,教育机构成为全社会的学习资源中心。”[17]美国政府认为:对于那些已经离开学校,进入劳动力行列的人们来说,如果要在当今世界上成功地生活和工作,必须学习不止,要把一个“处于危险中的国家”,变成一个“全民皆学之邦”。[18] 教育超出了原有的边界,社会其他系统也负有教育的责任,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合作、协作与整合,组成了一个“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2]Boulding, Kenneth E. 1989.The Three Faces of Power[M].,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25:8-9.
  [3]S.斯特林费儿德, S. 罗斯, L.史密斯著;窦卫霖译, 袁振国校. 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2.
  [4][9]Banathy, Bela H. 1991. Systems Design of Education: A Journey to Create the Future[M],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c. 74, 49,99-100.
  [5]盛群力 李志强, 现代教学设计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12,464.
  [6]Charles M. Reigeluth and Robert J. Garfinkle, 1992. Envisioning a New System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J], November ,17-23.
  [7]The guiding maxim in Finland, in Edelgard Bulmahn,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as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for Schools, European Education[J], Vol.35, No.4, Winter 2003.4, 21-25.
  [8]Andy Hargreaves, 1997. From Reform to Renewal: A New Deal for A New Age, in Andy Hargreaves and Roy Evans, Beyond Educational Reform[M],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itain, 114-123.
  [10]Heath, Shirley Brice & Milbrey Wallin Mclaughin, 1987. A Child Resource Policy: Moving Beyond Dependence on Scholl and Family[G], Phi Delta Kappan, April: 578.
  [11]Schorr, Lisbeth B. 1988.Within Our Reach[DB], New York, NY: Doubleday, 17~18.
  [12][18]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四集)[G].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542, 639.
  [13]James M. Caccamo and Diane F. Levitt, 1992.Integration of Social Services in Education: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J], November ,23-27.
  [14]Jack E. Bowsher, 1992.What Can We Learn from Corporate Education about Systemic Chan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J], November, 51-54.
  [15]Charles M. Reigeluth and Brian J. Beatty, 2003 Why Children Are Left Behind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Educational Technology[J], September-Ocotober, 24-32.
  [16]Hutchins, Robert. 1968. The Learning Society, New York, NY: Praeger, 1968.
  [17]王洪才.学习型社会与教育转变[J].教育研究, 2004,(1):38-42.省略);盛群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
  
  The Design of New Educational Image
  ――The Marco-level View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form
  Xue Eryong1 ShengQunli2
  (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2.School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ng 310028)
  
  【Abstract】 Educational crises result in educational reform crises, which promote academic world to introduce educational systemic thought.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image framework in educational systemic thought,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e inquiry, the boundary of the design and patterns of connection, we can design different complicated educational system, based on four focuses, which are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instruction and study. The new educational image must be study-centered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is decided to by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society,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c. Along with the shift of educational systemic design focus, education has to be beyond school boundary, integrates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forms study-center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system.
  【Keywords】 Educational image; Educational reform; Instructional design
  
  本文责编:孙爱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