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守故与求新】 守正出新
 

【守故与求新】 守正出新

发布时间:2019-04-01 03:48:44 影响了:

  ◎出场者:三联书店副总编辑潘振平(59岁)  潘振平从1976年开始做编辑,到现在已经有36年了。  他的大学时代,恰逢大学“开门办学”。潘振平所在的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开门”的对象基本上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他参与过出版社“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书稿的撰写。出版社曾被错划为“右派”的老编辑罗溟,却在一个冬夜对年轻人潘振平说:“书出版之后是要摆在书架上的,得长久立得住。”
  罗溟的素朴一言,当年振聋发聩,迄今余音绕梁。
  “编学术书,就得编一个领域、一个学科绕不过去的东西。别人做相关课题,你编的书可看可不看,那只能说明你这东西没什么价值。这必然需要作者提供新资料、新观点,出版时立于学科前沿。”
  在潘振平看来,“不管出版的潮流如何商业化、娱乐化,真正的出版人,应该考虑的是保留人类的思考、思想、观点、经验,如何经受住时间的淘洗”。
  一面之缘与《陈寅恪最后二十年》
  1992年9月22日中午,当《陈寅恪最后二十年》作者陆健东叩响三联之门时,最初的期待,只是假中山大学一共同朋友的介绍,见见潘振平,随便问他讨个吴宓女儿吴学昭的电话。
  上世90年代初,中国内地档案首次以“跟上国际潮流”的姿态对外开放。广东人陆健东,此前便致力于陈寅恪的生平学术研究——陈曾执教于广东中山大学。在档案开放之时,喜好钻故纸堆的陆健东,在陈寅恪相关档案中,第一次读出了深藏于背后的血泪。那段“被压迫的历史”,让陷入精神困顿的陆健东,体味了“一个时代的哀伤”。虽非“史界圈中人”,他还是走上了倾全力研治陈寅恪史迹的道路。
  潘振平问陆要吴学昭电话做什么,陆才告诉他自己心中有个不一样的陈寅恪。这是陆第一次对外人和盘托出将对这段历史作探寻的构想。当天,二人即初步达成口头协议,“三联书店有兴趣出版即将创作的有关陈寅恪晚年的生平著述。”10月6日,陆应“三联”要求寄出全书写作的内容梗概及作者简历一份。11月底,潘振平提出“看看样稿”;1994年3月,潘南下广州,二人再见。回京后,一纸出版合约寄了过去。
  1994年12月13日,潘振平致函陆健东,首云“稿子粗翻一遍”,“是一部好作品”,“希望做成精品”,接着就全书章节结构谈了自己的设想,建议合并一些章节,使相关内容更集中,阅读更方便,“为读者着想”。
  潘振平记得,1996年《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出版,很短时间内就销了十万册,海内外影响很大。
  差点擦肩而过的《天朝的崩溃》
  被纳入“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后广受好评的《天朝的崩溃》出版,茅海建认为,“很大因素是我研究生时期的同门潘振平去了三联”。
  茅是上海人,与上海出版界朋友交往较多。1994年,当他将《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书稿交给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一位朋友时,朋友一口答应尽快出版,尽管当时市场上学术著作已经是很不景气。但不久,朋友就为难地告诉茅,在选题会上,社领导看了书名后说:“太平天国的书也就不要再出了吧!”于是朋友提出可否改书名,叫《千年一战:鸦片战争再研究》,或《千年一×》之类,茅听了之后,立即要求将稿件收回。于是找到了潘振平。
  当时,这书被纳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后,还有麻烦。“丛书的字数,一般在二25万字左右,但《天朝的崩溃》近50万字。”就在茅不同意将字数减少五分之二、准备不出书了时,潘振平“出马”了。“压了几万字,留了四十多万,也就是今天出版的规模。”
  给《三联生活周刊》买纸
  1992年年底,董秀玉在香港待了五年后回到北京,出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去香港之前,董秀玉和潘振平就认识;1990年年底,潘曾应董之邀拜访过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看他们有哪些书可以引进。有一次,跟董总谈了很久,直至凌晨。”有过这些,董秀玉在北京新的办公地点、一个靠着厕所的地下室,成功邀来潘振平出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助理。
  三联书店,自家有《生活周刊》的传统,外有日本等海外出版人“以刊养书”的经验,董秀玉提出办刊。于是,作为助理的潘振平,见证了《三联生活周刊》的创刊。“当时香港的于品海先生、陈冠中先生,在西三环办公楼举办过关于办刊的讲座,我去听过几次。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介绍的大众媒体三个特点:热闹、好看、超值。当时北京好多杂志都在那儿听过他们的培训课。就办杂志,以前我们只知道内容,没有定位、市场的概念。好看就是可读性,你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热闹就是丰富;超值是刊物价格不能太高,要让读者感到物有所值。”
  “求新”不易。潘振平回忆,筹办了将近两年,投资方三易其人后,才出了创刊号。潘振平记得,为创刊号买个纸都不易。“当时,国外刊物使用青铜纸很普遍,但国内刊物没有。可你要学先进国家的刊物,人家的周刊就是这样一个格局。我们找纸张公司,都不知道跟谁去订。纸张进出口公司说没有这个。那个纸,后来是朱伟的朋友买来的,他找一个香港的贸易公司买的。香港那儿都是用滚筒印刷,内地还是平版印刷。我们买到的是什么呢?人家滚筒纸用到最后会剩一点,筒心,然后切成你平版印刷的。我们买了两吨,当时9万块钱一吨,很贵。刚开始时印周刊就用这个纸印。到新华印刷厂去印,机器根本不能适应这个纸。现在印厂都是滚筒印刷,速度很快,十几万、二十万本杂志,一天就印完了。当时七八千本就得印多少天。我们这么出了第一本,1995年第六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