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中学政治课语境中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所谓的科学灌输就是坚持灌输的
 

中学政治课语境中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所谓的科学灌输就是坚持灌输的

发布时间:2019-04-01 03:59:26 影响了:

  【摘 要】列宁关于“灌输”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支撑点。在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运用列宁创立的灌输理论,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学习掌握列宁灌输理论的基本思想,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与时俱进地运用灌输理论的原则和方法,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灌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学
  一、“灌输”理论的发展的历史
  (一)、l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德撒米就在《公有法典》一书中使用了“灌输”一词,他主张:“要往无产者的头脑里灌输真理,你有责任给无产者进行这一洗礼!”可以说,这是无产者不能自发地在头脑产生共产主义。而必须从外面加以灌输的思想的最初表达。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在向无产阶级输送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时使用了“灌输”一词。1844年11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在德国迅速进展》一文中谈到德国优秀画家许布纳尔的画时指出:“从宣传社会主义的角度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当然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要把革命的思想理论“射入”无产阶级的观点。
  (二)、考茨基提出了“灌输”理论的雏形。1901年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用新的党纲取代了《加因斐纲领》,受到了当时还是马克思主义者考茨基的批判,他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不是无产阶级自己本身所产生的,而是从外部灌输到无产阶级头脑中去的。
  (三)、列宁在考茨基提出的“灌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工人运动实际,在同俄国经济主义的斗争过程中,首先将灌输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对灌输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和具体生动阐述。他引用考茨基的话,“社会民主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它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并灌输给工人。”列宁还讲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强调工人阶级的“阶级自觉”,加强革命中的运动中的组织性。列宁从灌输的必要性、灌输什么、如何灌输、灌输的主客体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形成了科学的观点体系,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
  (四)、“灌输”理论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也得到实践,并且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在抗日战战争时期就说过,不注重政治精神的灌输,或是没有进步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去执行这种灌输,就不会调动干部战士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明确指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农民群众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同志更加注重“灌输”,他指出,“没有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内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教育抓得不够。”他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鲜明旗帜地坚持“灌输”,在新时期要努力“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明力的论证”去教育群众。
  二、中学政治课坚持“灌输”理论的必要性
  当前,国际形势呈现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在意识形态对青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坚持加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理论灌输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学担负着为我国培养各类基础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在现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由于现代的价值多元化和以往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工作中的一些失误,造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因而中学政治课开展的有效性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略了对现实的研究,没有很好地把握时代的脉膊。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思想意识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没有及时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如德育工作整体性、时效性、渗透性等。沿袭过去单纯依靠政治理论课来进行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只是照本宣科,老生长谈,理论和实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空洞讲述理想、信念等,使得德育的内容显得枯燥、空洞,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对上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师生之间难以沟通。
  三、在中学政治课中运用与发展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该注重爱国主义的深入教育。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学校故名思义是教之为人的地方,何以为人,首先当知爱国”,热爱自己的祖国,应该是每个人的首要的品德。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站在历史前列推动历史前进的人,可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一定是个爱国主义者。中国今天的崛起,也正是无数爱国主义仁士用热血和生命做奠基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的命运和前途都漠不关心,他就不可能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建功立业,即使他满复经论,才学五斗,与国与民又有何用呢?况且,随着中国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中学教师更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灌输。
  (二)灵活的方法手段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当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拘泥于传统理论的框架,照本宣科式地讲解,把概念、原理进行干巴巴地条条诠释和演绎,更不能在讲台上脱离实际而夸夸其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而教师也有自己认知体会,但两者之间不一定是相近,有时很可能相去甚远。因此,教师在进行灌输时,一定要灵活处理,以理服人,否则采取粗暴的“填充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原本积极的引导变成了学生思想进步的阻碍。
  长期以来,我们在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存在误区,犯了只见“社会”不见“人”的错误,只是抽象地谈论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律,单方面的强调人是历史的产物,而恰恰忘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始终是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本体基础,而且是以人为本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做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人是社会存在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于于个人与社会的述中,肯定了作为个人的价值存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政治课教师,我们在进行理论灌输的时候,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不同思想状况进行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各种有效方式、方法、途径和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说,设问启发,事例启发,比喻启发,情感启发,思路启发等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明白地掌握概念及原理,特别是在哲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三)重视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过程,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能控制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近代思想家严复在提倡“西学”、批判“中学”的过程中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实践在中国古代贤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但是秦汉以来人们重言辞文字而舍本逐末,甚至发展为训诂考据文章。我们在政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善于开发课外资源。比如,开展青年理论活动,广泛进行社会调查,深入工厂、农村参加劳动实践,在实践中把理论灌输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因社会实践有其本身诸多特点,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基础,我们把第二课堂考虑到教学的整体规划中,有利于营造理论灌输的环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洪铁,周琪,张家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 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杨晓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与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2).
  (5) 贾永兴,李志宏.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灌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4).
  (6) 李鑫.运用灌输理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