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思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9-04-07 04:14:37 影响了:

  静悄悄的革命  这是一股看不见的潜流,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找不到奇伟的瀑布似的落差,找不到惊心动魄的突变性的转折。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这股潜流中的一滴水珠,自我冲刷或者相互冲刷着每个人的心灵。这是一个价值观转型的过程,发生的事情太多且太琐碎,但也惟其是发生在大众层面的事情,是具有实践特征的俗文化的变迁,因而才愈显其深刻而不可逆。我们不是文化决定论者,在对历史哲学的体认中,倾向于多因论。因此,我们绝不低估十年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倘若有人问:十年来在中国发生的于过去、于现在、尤其是于将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那么,不是站在反思历史长河从而探寻历史规律的立场,而是站在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层面,我们会毫不踌躇地回答说:以当代中国青年为主体的整整一代中国人心灵的觉醒。
  我们很容易记住昨天的辛酸,也很容易将今天的境遇与昨天的苦难相比较,可是当我们一旦告别了昨天的自我时,那个“我”便变得陌生了。今天我们不再耻于谈钱了,可我们是否还记得:昨天的我们在提到钱时是怎样的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在不再有人谈论“流氓是服装革命的先驱”了,而十年前,在衣饰方面“敢为天下先”的有几个是公众心目中的“正人君子”呢?4年前,获“金鸡奖”和“百花奖”的电影《红衣少女》仅仅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女中学生敢于自行其是,自我肯定的故事,便在观众中引起了心灵的震颤,而让今天的中学生再来看这部片子,恐怕是难有共鸣了。其实这一切都无需赘述,习惯于写日记的朋友,只要打开自己十年前的日记,我们相信,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对昨天的“我”不同程度地感到吃惊、惶惑、可笑……
  思想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先导。世界近代文明史一再证明:价值观念的转型(尤其是大众性的)预示着社会发展的一条新的轨迹,同时也呼唤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重估一切价值”
  价值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自身的素质和行为)对于人的意义,价值观则是人们对这些意义的评估和看法。人们的价值指向决定了人们的追求,从而也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的决策目标、经济、政治体制选择的指导思想。
  “重估一切价值’”是尼采的名言,这位跨世纪的思想家在他辞别人世80年之后的中国赢得了相当一批热心的读者,恐怕是他生前所未料及的。不过,正如有1000个读者便有1000个汉姆莱特一样,有1000个读者也有1000个尼采,当一批中国的读者接过了“重估一切价值”这一口号时,他们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渴求、他们的挑战对象同尼采自然有很大的不同。尼采的矛头指向是传统***的价值观,并且捎带着对自新教革命以来西方的世俗化的人生和道德的愤恨;而中国人重估的则是中国的新老价值传统,在绝大多数人当中,所追求和呼唤的恰恰是世俗化。
  其实,这一价值重估的过程比尼采的广泛为人所知来得更早,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展开的人生观大讨论揭开了这一序幕。一封《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读者来信,激起了上百万人的强烈关注,《中国青年》杂志的发行量破记录地直线上升到近400万份!从版面内容上看,始而是对人生意义的重新体认,继而怀疑思索的对象扩展到人性、社会、道德、法律、艺术、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理想与现实、利己与利他等一切方面。透过讨论可以看出,人生的思路不是窄了,而是迅速拓宽了。许多空洞的东西开始被人们抛弃,许多教条的东西也不得不转向实际,理想也从“大道理的空中楼阁里走下来。敏感地觉察到这一历史变迁的青年学者们抓住这个机会,把“重估”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世俗化之潮
  在价值观念系统中,有深层的价值观念和浅层的价值观念之分,浅层的价值观是由深层的价值观派生出来的,而深层的价值观则主要体现为人对其自身内心欲求的看法。按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有5种需求:生理、安全、归宿、尊重、自我实现;按过去我们的一个更为粗陋的划分,人则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这些需求持什么态度,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哪些比较高尚,哪些比较卑下?这种判断构成了我们深层的价值偏好,从而也决定了我们在生活中具体的价值选择。例如,倘右我们将物质需求视为卑下的,那么,对珍肴美味的渴望便会被当作耻辱性的动机,豪华的羊毛地毯在我们的眼中也会黯然失色。中国的新老传统在价值选择上都带有禁欲、制欲、寡欲的色彩。儒家主张重义轻利、重理轻欲、重道轻食,把人的自然欲求贬为最大的恶。有人问朱熹:吃饭是天理还是人欲?朱熹回答说:饿了想吃,是天理;不仅想吃,而且想吃好,则是人欲;而人欲当在根除之列。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虽然同儒家教义有很大不同,但前者主张“四大皆空”,后者主张“返朴归真”,在制欲、禁欲、寡欲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仍是把平等,和谐、精神充实这些价值放在首位,并以此来规范个人的动机和行为,作为评价社会制度和社会决策之优劣的标准。我们过去赞扬社会主义的理由是它带来的平等和“精神充实”,而我们指斥资本主义的基本理由也是:“别看他们物质生活富裕,可他们精神空虚!”谁要是在穿衣吃饭上表现出稍多一些的关注,便被指斥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然而,回顾这一切就像是回顾一个早已淡忘的梦,始于1979年至今仍绵延不断的世俗化之潮已经使传统的价值偏好成为历史的陈迹。所谓价值选择的世俗化,简言之,就是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肯定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具体追求的合理性,就是鼓励人们去干他们本来就想干的事情。这股世俗化之潮最早表现为八十年代初的人性、人道主义大讨论,而这场大讨论的实质则是要为人的现世幸福正名,蕴含着对虚幻的类似于来世主义的理想主义的否定,并体现着一个要求:一切社会理想、一切社会决策都要以它们是否有助于人的现实幸福为预测标准来证明其合理性。继之而来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物质利益原则的讨论、效率与平等之争、生产力标准的确立,都体现了同一主题。较之理论界更为贴近大众心灵的文学界成了这股浪潮中一朵巨大的浪花,作家张贤亮推出的两部小说《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为“启示录”无非是要通过形象的故事和心理情境的渲染告诉人们两个简明的价值“真理”:吃饱了不饿,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从而也才有真正的精神追求;没有女人的男人不成其为真正的男人,性压抑者最终将掩埋整个自我。总之,这一切展示了一种人本主义精神的张扬。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