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笑话温馨喜盈门 喜盈门
 

笑话温馨喜盈门 喜盈门

发布时间:2019-04-08 04:22:41 影响了:

  新婚燕尔,你带着青春的活力,带着新婚少妇的风韵,开始了油盐柴米的居家理事。新的生活使你有了新的身份,也带来新的问题:一个“儿媳妇”应当如何协调好婆媳关系呢?  从—个民间故事谈起
  从前,有一对夫妻,悭吝、自私,其中尤以妻子刻薄待公婆而远近闻名。在媳妇的挑唆下, 两人不愿赡养自己的父母,嫌弃他们年老多病,视作家庭的累赘,甚至进行虐待:家里好吃的、好用的没父母的份儿,又脏又累的活却全部留给老人;吃饭时,不准父母和他们同桌,叫老人用他们专门准备的两只粗陋的木碗盛点残汤剩羹,半饥半饱地过日子。
  每逢邻居看见老爷爷老奶奶在楼梯下面的小屋里捧着木碗喝着那又稀又馊的汤饭时,都暗暗咒骂这对年轻夫妇:“该死的刻薄鬼!”
  一天,夫妇俩逛完大街回到家里,发现儿子正伏在桌上用小刀削制一只木碗。妈妈问:“孩子,你做这只木碗干吗?”儿子答:“给你们做的。你和爸爸不是也为爷爷、奶奶做了木碗吗?”夫妻俩闻之愕然。
  这个民间故事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
  1.虐待老人是为众人厌恶的不道德行为,是为社会舆论所不容许的;
  2.刻薄老人,不仅使老人备受痛苦,而且还毒害了青少年,败坏了社会风气;
  3.虐待父母,小心遭到历史的惩罚。
  重要的生活课题
  婆媳关系是仅次于夫妻关系的姻亲联系。处理得好,有助于家庭和睦、团结,使人们能够在幸福愉快的伦理关系中生活,使老年人安度晚年,下一代健康成长,成年人安心工作、学习。处理得不好,不仅使人烦恼,还会造成家庭悲剧,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在封建的旧中国,族权和夫权在大家庭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家庭成员中存在着不可逆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解放以后,那种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一户十几口人由公婆当家作主的家庭结构,正在逐步解体,那些婆媳关系中的封建伦理规范,在群众中的市场越来越小了。尽管在不少老年人心目中还有封建思想的残余,他们还自觉不自觉地企图以自己的婚姻方式、自己与老伴多年信奉的夫妻准则和婆媳规范要求下一代,在买卖婚姻还盛行的地区,儿媳妇还被排斥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之外;但是,就整个社会来看,今天在婆媳关系上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小媳妇受气”,而是婆婆要看媳妇的脸色行事,儿媳对公婆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爱,以至不愿承担赡养公婆的义务。
  在农村,一方面由于我国生产水平还很低,国家还无力供养没有收入的、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年迈的农村老人都还有一个“养儿防老”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当了媳妇也不仅是“围着锅台转”,她们有劳动收入,生活上不再仰人鼻息了。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一些青年人处理不好婆媳关系,在生活中象电影《喜盈门》中的强英那样自私蛮横、只顾小家、“公婆一个也不愿养”的媳妇并不少见。
  在城市,由于普遍存在的住房紧张、居住条件困难的问题,不少青年夫妇还要在公婆家暂居一角,和公婆共同生活;现代青年要求自主、自立的思想倾向促使小两口一候有了住房即与公婆分居。青年人工资收入偏低,要建设新成立的小家庭,要抚养新出生的宝宝,他们往往由于财力拮据对父母寄予过高的经济要求,有些媳妇甚至认为老太太有“剩余价值”可利用,可为自己带孩子、做家务,因而孩子小时只要婆婆、不要公公,孩子大后,对二老均不欢迎。
  比起经济关系来,一些知识分子的青年夫妇更看重家庭的伴侣关系。婆媳之间虽有不和,但慑于社会压力,怕亲友反感,怕邻里讥笑,当面顶撞、谩骂的较少,而常以隐蔽的愠怒表现出来。
  婆媳关系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国外朋友赞颂《喜盈门》,说它也牵动了外国观众的心,说它所表现的子女晚辈必须尊敬并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这个主题,是世界性的。生活确实为我们提出一个尖锐的课题:社会主义社会中“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婆媳关系中得到体现?自古以来婆媳关系紧张的恶性循环能否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绝迹?
  搞好婆媳关系的主动权操之在你
  婆媳之间出现矛盾会有多种原因,如有经济上的、生活习惯上的,或者个性、脾气上的,等等。可是,剖析了许多婆媳关系紧张的家庭后,我们看到居多数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儿媳妇这一方。现在当儿媳妇的女青年多数有文化,受过教育,能劳动,经济上可以独立,一般也多能“左右丈夫”,因此应当说,搞好婆媳关系的主动权操在“儿媳妇”手中。每个有心致力于与婆婆亲善相处的女青年,可以在以下诸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象尊重自己的母亲一样”。人们常说“婆婆都是厉害的”。新婚之后,当你带着拘谨、忐忑之心和婆婆朝夕相处时,我劝你不要“先人为主”,人云亦云;而要把目光建筑在“她可是我爱侣的母亲啊”这个思想基础上,用这个思想揣摸她在儿子娶亲后的复杂心情,发挥自己也是女性的优势,和她展开贴己的交谈。要象尊重自己的母亲一样,你对她的称谓应是“妈妈”,对她应比对待自己的母亲更多一番敬重和体贴。对她日常表现出来的一些与青年人不合拍的东西,也要能正确对待,注意分清是旧观念还是人之常情。旧观念是多年形成的,不可以令其一朝一夕改变,需要你的耐心,需要你以自己良好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对她产生影响,以使她能逐步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人之常情,则应表示“顺从”,宽容她的固执、自负、抑郁、罗唆等老年人常有的毛病;体谅她的行动迟缓、感觉迟钝等老年人通有的体态,照顾老年人的特点。
  “追求共同的目标—和睦共处”。我们提倡敬老爱幼,并不等于要求建立封建家长制的大家庭。子女成年结婚,各自建立小家庭,这是正常现象。问题在于怎样对待老人,特别是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在不在一起生活,都有一个和睦共处的问题。婆媳关系紧张,家庭四分五裂,社会就无法安定,人们就很难专心参加生产、从事各项工作。“安居育新家,乐业为四化”应该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你应当与婆婆在观点、习惯乃至生活方式诸方面相互认可,暂时搁置那些因年龄、身世、兴趣不同造成的差异;凡事多征求婆婆的意见,造成机会让她能够参与家庭的领导和管理;让她的智慧、经验和技能在家庭事务中都能得到运用和施展;诸如烧菜的咸淡,买肉的肥瘦,扯布的颜色,我们不必过多计较。
  在目标统一的原则下,你会在物质、精神诸方面满足婆婆安度晚年的欲望,她也会为让你安心工作而主动帮你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小两口为四化努力工作,争先进,当模范,成绩卓著,在她的眼中就是最大的快慰与光荣。
  “自食其力的原则”。长大成人,完成婚配,这标志着你和丈夫已经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该自食其力了。经济上力求节俭,量入为出,不可依赖公婆的余荫;家务上洒扫炊洗,自己动手,不要拖累公婆。你和丈夫应有这样的心境:父母能给予资助,是你们的幸事;不能资助,也无可非议,应该谅解其难处;家遇急事,要主动解囊相助,万勿观望无动于衷。
  “当好丈夫的参谋”。不可否认,结婚以后,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为你的形象取代、占据。若小两口婚后忙于耕耘小家庭的园地,稍有懈怠,婆婆即会有“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孤独之感;对于丈夫从她身上转移到你身上的那一部分情感,她有难以言述的苦衷。此时,你要提醒丈夫的疏忽大意和对你的偏袒;要时时记住把优惠让给婆婆,哪怕是一张电影票、一个苹果也要提醒丈夫尽先为她留下。要尽可能为婆婆安排一些文娱和社会活动,帮她驱走寂寞,使她晚年快乐。
  “节假日和生日的妙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假日是举家畅述团结的好时光,也是你充分发挥媳妇才干的好机会:与丈夫陪伴婆婆看看戏,散散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会唤回她热爱生活的活力和勇气;与姑嫂叔侄聚会公婆家,儿女子孙绕其膝,姻亲间融洽友好的感情,更使老人家在天伦之乐中获得人生的自我满足;你若能操持元宵、粽子、年糕等传统食品的制作,娴熟的技艺既可博得老人的欢心,还可勾起她对她年轻时代诗一般的回忆。老年人很注重诞辰过生日,携子女带礼物拜望,或者为老人添置一点新衣物,更能显示媳妇的贤慧。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教育着我们两代人,“平等、互敬、互谅、尊老爱幼”应当成为建立新型婆媳关系遵循的原则。新婚后,婆媳间寄托着爱和期望的相互赠予。年轻的朋友,当你从对丈夫的千万般恩爱中抽出一部分感情奉献给婆婆时,融洽的婆媳关系一定会在“蜜月”之后迅速建立。
  愿你婆媳和睦,阖家快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