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 弘扬“背篼干部”精神 推进黔南跨越发展
 

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 弘扬“背篼干部”精神 推进黔南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24 04:05:03 影响了:

  精神是力量之源,伟大的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崛起的基石。黔南尽管经济社会欠发达,但黔南人的精神面貌并不落后,黔南人的干劲和志气也不落后。十多年前,黔南罗甸大关村人,用铁锤钢凿劈出“大关精神”,今天,黔南长顺敦操乡“背篼干部”用背篼背出了践行宗旨、务实苦干、克难奋进、永不懈怠的“背篼干部”精神。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多次强调,贵州要想冲出经济洼地,必须要构筑精神高地。作为“背篼干部”精神的发源地,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将其融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推动跨越的全过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和激励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共同为推进黔南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弘扬“背篼干部”精神
  “背篼干部”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民利民,践行宗旨;本质内涵是艰苦奋斗、克难奋进、永不懈怠,促进发展;珍贵本色是脚踏实地、务实苦干,在艰苦的条件下干事创业,推动发展。“背篼干部”精神是黔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四帮四促”活动的实践成果,是民族精神和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黔南的具体化,是黔南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要求全州各级干部,进一步学习弘扬“背篼干部”精神,更加自觉地做到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更加自觉地做到科学把握州情特点,不断探索发展规律,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更加自觉地做到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勇敢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开拓新路;更加自觉地做到无私奉献、廉洁奉公,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抢抓机遇冲出“经济洼地”
  近年来,黔南致力于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州紧扣省委“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总量增大、财政增长、农民增收、活力增强、人气增旺”的“五增”目标,按照求实、务实、落实和创业、创新、创优“三实三创”工作要求,抓项目促发展、抓改革促创新、抓开放促开发、抓稳定促和谐、抓党建促保障、抓执行促落实。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3.6亿元,同比增长15.5%。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48.9亿元, 同比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9亿元,同比增长40.8%;财政总收入完成71.41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19亿元, 同比增长44.4%;农民人均纯收入4632元,同比增长23.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983元,同比增长15%。各项主体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预期、突破历史,呈现出赶超跨越不断加快的势头。
  立足黔南实际,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即:围绕构建“951”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依托9条外联通道、构建5个经济板块、打造1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跨越发展定位,到2016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实现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确保发展速度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三十个自治州平均水平。
  2012年,国发2号文件出台,给黔南州加速发展、后发赶超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政策支持。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抢抓国发2号文件带来的历史机遇,在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富民“三大”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发展、推动跨越、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和带动力。
  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着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按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和“抓大企业不放小企业、抓重工不放轻工、抓新企业不放老企业”的“三抓三不放”理念,突出调整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强化“一厂一策”精细化服务,着力加速发展、集聚发展、做大总量。到2016年,逐步建成5个功能齐全的经济开发区和12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加大水能、煤炭和风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依托贵州信邦等医药企业,大力发展医药行业。
  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培育和壮大都匀区域中心城市,按“一体两翼”格局推进州府都匀中心城市建设,突出山、水、林、桥等特色元素和布依、苗、水等民族风格。到2016年,把都匀建成城区人口40万以上,集旅游、休闲、康体为一体的明珠城市,把福泉、瓮安城区建设成容纳20万左右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把龙里、惠水、贵定建成特色明显、商贸活跃的黔中新城市,把独山、三都、长顺、荔波、平塘、罗甸建成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生态旅游特色的靓丽县城。沿交通干线和风景名胜区、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民族特色、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富民战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黔南州围绕菜、果、茶、烟、药、畜、水产等主导产业,整合人、财、物等资源,以货币量化方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一个农业生产年度内,使每亩田地(山坡、水域)农产品销售收入达1万元、8千元和5千元以上(即:“185”工程)。“185”工程实施几年来,实施区农民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畜牧、茶叶、蔬菜、林果、烤烟、中药材六大优势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把都匀毛尖茶、贵定娃娃鱼、罗甸火龙果等打造成为特色品牌和拳头产品。
  大力加强民生工程和社会建设
  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积极探索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扩大就业容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加快公办幼儿园、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学校校园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加强州内高等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住用好中央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机遇,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加大长顺、三都等县扶贫开发模式推广力度,以产业化扶贫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当前,大力学习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围绕今后五年发展目标,紧扣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坚持“三化”同步,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发2号文件贯彻落实的大好机遇,深入学习好、发扬好“背篼干部”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保持务实苦干的工作态度,大力弘扬克难奋进、永不懈怠的良好作风,以实干的精神提升发展能力,以敢为的胆气推动工作突破,不断夺取超常规跨越发展的新胜利。
  (作者分别系黔南州委书记,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 责任编辑/张 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