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
 

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9-06-11 11:02:24 影响了:

  一、大旦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g左右。
  1、发病规律及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大豆灰斑病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高温高湿条件下,子叶上病斑处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分生孢子2d后侵染力下降26%,6d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该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等很易大发生。
  2、防治方法
  一般在大流行年,可在叶部发病初期喷药1次,花荚期再喷1次。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多菌灵胶悬剂5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威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田间第1次施药的关键时期是始荚期至盛荚期。
  二、大豆食心虫
  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长江流域普遍分布,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较为严重。大豆食心虫以幼虫入豆荚内咬食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发生年份达30%-40%,使大豆产量和商品价值大大降低。
  1、发生规律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茧越冬。各个地区发生时间不同,其中东北地区在7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钻出地面,在土表结茧化蛹:8月中旬大量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产卵。经5-8d孵化出幼虫,即入荚为害;20-30d进入老熟。被害荚9月下旬脱落。老熟幼虫出荚入土越冬。华北地区发生期比东北地区延迟10d左右。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程度,受当年7-8月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条件适宜,会大量发生搞温干燥及低温多雨都会影响成虫交尾、产卵,因而发生程度较轻。
  2、防治方法
  大豆食心虫在土壤中越冬。连作为其发生蔓延创造了极好条件,采取合理轮作。虫食率可减少20%左右。大豆食心虫生活史中有个重要特点。老熟虫在土壤中生存长达10个月左右。采取深翻、耕耙、铲趟等一系列田间耕作措施,能消灭大量幼虫和蛹。在成虫发生盛期及幼虫孵化盛期之前及时喷洒农药,能有效地杀灭成虫及幼虫。用2%倍硫磷粉剂、80%敌敌畏乳油熏蒸。并兼治其他害虫效果也很好。具体做法是:用2节长的高粱秸,一节去皮蘸药,一节留皮插地插600-750根/hm2,共蘸80%的敌敌畏乳油原液1.50-2.25kg/hm2,均匀插入田间,如防治及时,效果可达80%-90%。另外还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利用赤眼蜂灭卵,于食心虫成虫盛期放蜂1次。放蜂30.0万-37.5万只/hm2,可降低虫食率40%。还可在幼虫脱荚前用1:9的白僵菌粉45.0-52.5kg/hm2,可消灭脱荚后的越冬幼虫。
  三、大豆蚜虫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东北3省及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最为严重。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嫩叶、嫩枝上吸取汁液为害,作物受害严重时叶片卷缩,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结荚稀少,百粒重降低,是大豆生长期的重要害虫:如不及时防治,常导致植株死亡,一般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蚜虫又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常造成混合侵染。
  1、发生规律
  大豆蚜虫以卵在寄生植物上越冬,春季天暖以后。在寄生植物上繁殖1-2代。产生有翅蚜,迁飞到豆田为害幼苗。越冬卵量大,繁殖迅速,在东北地区1年繁殖10多代,大豆蚜虫在田间的发生程度与越冬卵基数、气候及天敌数量有密切关系。气温在22℃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下,干旱少雨,非常有利于大豆蚜虫的扩散与蔓延;平均气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大于80%。雨多雨大。会明显抑制大豆蚜虫的发生与为害。
  2、防治方法
  用种子和药剂比例为1:75,药效可维持20d。能杀灭早期飞迁到豆苗上的蚜虫。还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1000倍液,或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药效可维持10d左右。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大豆红蜘蛛
  全国各地普遍发生,东北各省受害严重。成蛛、若蛛都可为害。以吸取叶片汁液为主。受害叶片最初出现黄白色小斑,以后出现红色斑点,叶子变红脱落,严重者成片死亡,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1、发生规律
  红蜘蛛繁殖很快。东北地区1年发生13代,当温度高于23℃、相对湿度在50%左右时。繁殖最快。因此,6-7月的高温干旱天气,红蜘蛛发卫最为猖獗。雌虫群聚在寄生枯叶、杂草根际或土块缝隙间越冬。翌年5月转移到作物上开始为害,群集于叶子背面。吐丝结网。6-7月为发生盛期,雨季到来后逐渐减少。9月中下旬转移到冬季寄生。生育期降水,特别是下大雨能抑制红蜘蛛的发生。
  2、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杂草,及时中耕保墒、浇水及水旱轮作,均能减轻虫害。药剂防治尖注意早防早治,一旦发现,及时喷药,把红蜘蛛消灭在初发期。如果延误时机,到大发生期才喷药,效果很差。用20%灭扫利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液、三氯杀螨砜600-800倍液喷雾防治,都有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164300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