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新闻摄影的拍摄理念和现实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新闻案例
 

【新闻摄影的拍摄理念和现实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新闻案例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2:26 影响了:

  不管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眼下都常常会提到一个词——读图时代。图片的大量运用、内容的不断丰富,提高了图片的总量和版面地位,但是,就媒体特别是党报而言,新闻图片怎么从过去的配角地位跳出来,用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创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新闻图片价值的有无及其大小取决于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新闻图片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从读图时代提倡“抓新闻”以来,国内摄影报道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摄影记者更多地深入基层,独立地进行调查研究,把“抓新闻”落到实处,并推向新阶段。由于新闻摄影的形象特点,决定了它只能选择那些正在发生和发展的具体的新闻事实作为直接拍摄的对象,而不是那些时过境迁或者抽象的东西。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新闻摄影不同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主要在于新闻摄影不能凭记者的主观意志挑选拍摄场地,更不能对拍摄对象进行艺术再加工,创作手法的局限性很强。面对固定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我们应该怎样给读者提供数量更多、更有价值、更有可读性的新闻图片呢?
  和传统的新闻摄影理念说再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相机一直是一种专业工具甚至是一种奢侈品,它的主要服务对象不是领导就是各领域的精英阶层或重点工作服务对象。随着相机尤其是数码相机的普及和人们对图片阅读需求的大量增加,过去的新闻摄影理念已经逐步被淘汰,而且实践也说明,从国内摄影报道说来,这种正在发生和发展的具体的新闻事实,主要发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适应摄影报道的新闻事实,仅从领导机关去了解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认真的访问和观察去发现、追寻,甚至去“碰”。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力争每次都能赶到现场,这样才有可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观察,不断明确报道思想,并进而解决照片的形象表现和拍摄问题。所以,新时代的摄影记者需要对新闻摄影工作的社会功能、拍摄理念、现实意义进行重新审视。
  作为一门独特的忠实记录历史的艺术或技术,新闻摄影本身就带着非常强烈的历史意义,任何一张合格的新闻照片,都是以后研究历史的最好资料。新闻摄影所关注的,是构成未来的历史记录中最能反映此时社会发展脉动、体现这一时代社会价值观和人类实践最密切相关的部分。但是,由于以前的种种条件限制,党报摄影记者的镜头多是对准领导和大事、要事,普通群众和底层社会现实很少得到关注,而且大多数新闻照片缺乏情节和故事性,甚至缺乏丰富的内涵和信息。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和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记者有更多的版面和机会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甚至有机会在同一新闻题材中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技巧,从而把一个拍摄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都为新闻摄影的变革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读图时代”的提法也把新闻摄影从过去的“配菜”变成了一个单独的新闻表现形式。这一切,都要求摄影记者必须通过对新闻摄影理念的改变,提高照片的质量和内涵,否则,就会像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产生大量没有生命、没有内涵、没有信誉的垃圾图片。
  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图片
  需要情绪感染力强的新闻图片。时下,突出故事性成为各大媒体的操作方向,新闻故事里丰富的细节、感人的情节、翔实的信息都是吸引读者眼球的要素。同样,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也需要这些要素。2011年,《济源日报》推出了长线纪实性摄影专栏《玉川影像志》。该专栏站在“为普通人立传”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新闻摄影的有益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记者不再是手拿相机的旁观者,而是成了事件的体验者,并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读者,而这种感染的手段,就是捕捉感人的细节。在拍摄《三个孩子撑起一个家》时,记者和姚双玲、姚斌斌姐弟俩一起到他们家。刚到大门口,两个孩子便撇下记者直奔院里。很快,两个孩子每人拿着两个凳子迎了过来:“叔叔,请坐。”当时记者十分感动——在这样一个爸爸常年有病、妈妈又疯又哑、爷爷眼睛失明的家庭里,两个孩子如此懂“礼数”,他们身上肯定有其他孩子不曾有的优点。在记者和姚父交谈的时候,9岁的小斌斌装起一篮草就进到牛圈中喂牛,我们跟着抓拍了这个镜头。照片发出后,玉泉街道王礼庄居委会一位热心读者打电话说:“看到《三个孩子撑起一个家》后,我很感动,尤其是姚斌斌喂牛的那张照片,我看后哭了,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牛栏高,就这么懂事,我一定要帮帮他们。”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好心人就为生病住院的姚斌斌的爸爸送去了2000元钱。这件事也让我们感触很深:要拍摄出能够感人的照片,必须通过抓拍细节来展现、升华主题。
  需要突出细节的新闻图片。此外,抓拍瞬间的表情把故事推向高潮也是新闻摄影必要的手段。在拍摄《“天使”呵护的“玻璃女孩”》时,我们围绕“天使”呵护牛芳芳这一主题,抓拍了许多细节,比如牛爸爸、牛妈妈翻看芳芳的国画作品时自豪的笑;丈夫喂芳芳吃葡萄时两人目光、表情的真情交流;坐在轮椅上照镜子时芳芳“臭美”的样子等等。但笔者总觉得还缺少一点细节,至于是什么细节,笔者一时还没有想到。这时,坐在客厅的牛妈妈突然说:“妞妞(芳芳抱养的女儿)该尿了吧?”话音未落,芳芳便驱动电动轮椅进了里屋,我连忙拿着相机追了过去。果然,令人感动的细节出现了:虽然自己行动非常不方便,从电动轮椅爬到床上就相当困难,但当了妈妈的芳芳给女儿换尿布的动作相当熟练,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妞妞在妈妈为她换尿布时竟然看着我的镜头笑了起来。我抓拍下了这个镜头并为之感到兴奋:这就是我一直想拍到的细节!在这个摄影专题里,芳芳是毋庸置疑的主人翁,是“天使”呵护的幸福女孩。但“天使”的爱是无私的、是能够传递的,芳芳在接受“天使”呵护的同时,自己也扮演起了“天使”的角色,精心呵护自己的女儿,将爱传递下去。这张抓拍到的照片成为本期专题的点睛之照——用爱心传递爱心。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成功的新闻照片所呈现的可读之处,应该是真实的、令人浮想联翩的、隽永的细节。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