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真情实感 舌尖上的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 舌尖上的真情实感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7:42 影响了:

  初夏时节,电影院一片乱战,从众英雄云集的《复仇者联盟》到《黑衣人3》的强势归来,每一部都惊爆人的眼球。可是,这些视觉大餐都没能成为中国人谈论的焦点,反倒是一部未见宣传、名不见经传的纪录片引起了所有人都兴趣,成为人们见面必谈的话题,那就是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舌尖上的中国》。
  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中国广大“吃货”的兴趣,不但在电视上追着看、在网上讨论,在现实中“看没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代替了“吃了没”成为吃货的见面问候语。更有甚者,因为这部片子太火,片中介绍过的广州某餐馆也随即火起来,而且这导致了房东把租金提高了一倍,据说这进一步导致了那家老字号餐馆关门大吉——这如果是真的,自然令人惋惜。“舌尖体”也成为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体。可无论如何,《舌尖上的中国》让纪录片这种一直被忽略的艺术形式再次被人们关注却是真的。
  用心拍摄的精品
  所有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除了对片中诱人的美食垂涎三尺之外,肯定对这部片子中的配乐也会记忆尤深。《舌尖上的中国》不像一般的纪录片那样忽视配乐,或者用严肃沉重的配乐,这部片子的配乐动听而灵动,配合着种种美食,听起来十分舒服。也就是这配乐奠定了人们对这部片子的第一印象,这配乐甚至成为有些人对片子的最深印象,只要听到那音乐,口水便流了出来。
  整部《舌尖上的中国》看下来不难发现,这部片子从拍摄到制作都是精品思路,而精致、动听的音乐也是其思路的一个体现。
  作为颇具人文气息的纪录片,文案的打磨也显得十分重要。《舌尖上的中国》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细致的文案配合着片中美食的发酵、制作过程,观众不但可以感到对美食触手可及,甚至可以感受到美食的香味和温度。文案的优秀和本片的主创关系密切——制片人陈晓卿本身就是美食爱好者,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很多报刊、杂志都有他的美食专栏,所以他能够将文案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结合得恰到好处。
  当然,对于电视片来说,视觉永远是第一位的。《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在画面上还无法和国外的众多优秀纪录片相比,但利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在国内纪录片中绝对算得上是十分优秀了。可以看出,本片的每个镜头都十分讲究,构图和光线运用都有电影的质感。如此优质的画面也保证了美食可以被更好地呈现出来,才能保证美食更加诱人。
  当然,无论是音乐、文字还是画面,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部分,隐藏在这些可见部分之后的是编导们细致的拍摄过程。自2011年3月开始,7集的《舌尖上的中国》剧组跨越国内60个地区,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
  独特的角度吸引的不仅是吃货
  虽然我算不上一个吃货,但对美食也是情有独钟,所以看到网上盛传《舌尖上的中国》多么优秀的时候,自然要找来看看。本来,我是抱着看各种奇异珍馐去看的,也是准备好了流口水的,可一集没看完我就发现,原来口水并不是这部片子的唯一副产品,它甚至能让你流眼泪。
  一般的美食节目无非是告诉观众一道菜的口味,然后告诉你这道菜该怎么做或者在哪儿能吃到,再或者展示私家菜、创意菜。而这些都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所要展示的内容。从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将镜头聚焦在美食的根源上。随着节目的展开,片中所展示的美食更让观众“大跌眼镜”。
  是的,整部《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精致的珍馐美味,都是最传统、最民间的食材和制作方法。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讲的是大自然中生长的美味以及人们采集的过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讲述了中国传统主食,包括大米、面条、馒头等最乡土的制作方法;第三集《转化的灵感》讲述了中国传统食品的转化,比如大豆转化成豆腐等,以及这些转化带来的饮食革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述了火腿等需要陈年发酵的食品的制作过程,让人们体会到慢工出的美味;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讲述了在外国人看来颇显神秘的中国厨房;第六集《五味的调和》讲述的是中国美食的调味;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则将中国美食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整部看下来不难发现,这部名义上说“美食”的片子更多是在讲文化,而这文化也都是植根乡土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唯独看不到经常可以在美食节目中看到的名厨、专家、美食家。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很多人说在这部片子中品味到了淡淡的乡愁。
  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口碑相传的成功营销
  《舌尖上的中国》首播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深夜时段,除了热播剧和盛大体育赛事,很少有人会守在半夜看电视,尤其是一部纪录片。就是这样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短时间内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网民广泛知晓,这和有意或无意的口碑营销有很大关系。
  和这部片子一同出名的是“舌尖体”,“舌尖上的xx”这种词组方式一时间在网上盛行开来。虽然其中也有负面的,比如“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本片的制片人陈晓卿本身也是网络名人,他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
  网购也间接给这纪录片“加温”了不少,双方达到共赢。每天晚上每一集播出结束后,不少网店卖家乡特产时,已经打着“舌尖”旗号了。比如从5月14日首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尤其是在“舌尖”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暴涨了48倍。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并不是不可复制的,虽然一部纪录片的走红多少都让人难以预料,但用心的制作和用心与观众沟通都是最重要的。至于营销,那是在好产品出来之后水到渠成的事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