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如何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如何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

发布时间:2019-06-12 04:04:02 影响了:

  探究性学习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提问、分析、分类、测量、实验、解释、预测等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探究精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探究情境,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取
  数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师一定要注意点燃猜想的火花,创造成功的预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矛盾,造成悬念是实现这种“内心状态”的手段之一。通过这种手段,能把学生吸引到待定的情境中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只有抓住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并开启学生的智慧。
  图画在数学教学中尤其特殊的价值,图给学生直观感和整体感,容易把握。美国数学家斯蒂思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的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的思索问题的解法。”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是数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数与形两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许多数学问题,往往有着很深的几何背景,构造几何图形来解决反而比用纯粹的数学手段更直观、简捷,便于发挥创造力,启发思维,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些新鲜、生动、有趣、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促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具有数学思想的数学方法。
  问题情境创设得好,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中,从而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融入适度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探究的、开放的问题情境的数学课堂将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爆发出鲜活的生机。
  二、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将人类的知识成果转化成个人认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的方法之一,只有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才能感悟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给学生提供思维材料,开放学生大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和建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经历和体验几何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不仅要独立思考,还要讨论交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求得发展。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几何图形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
  三、增加开放题型,激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增加习题练习的趣味性。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新习题训练的空间。因此,我们应在领会其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培养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事实证明,在没有强迫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学生不但及时完成作业,而且自觉完成了额外的作业。这种转变,只是把以前重复的、枯燥无味的计算题作业设计成游戏活动,由学生用纸牌自主生成计算题目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学生竟然乐此不疲,把做作业变成了快乐的游戏。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数学趣味的问题,展开最基本的、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2.注重个体差异设计练习。
  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关注个体差异,允许他们自主选择。这样,才能使他们大脑形成兴奋中心,进而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愉快完成作业。
  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整体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独立学习活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和谐合理地组织、搭配各种教学形式,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可以多样:模仿性地建模、创造性地学习。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差异性教学。为哪些学生提供直观材料,为哪些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求哪些学生做示范,为哪些学生提供辅助提纲,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练习设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综合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学习目的。
  四、多做练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还要真正掌握方法,在熟悉课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
  1.必须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
  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出的,是最基本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课外的习题,也有许多基本题型,其运用方法较多,针对性也强,应该能够迅速做出答案。许多综合题只是若干个基本题的有机结合,基本题掌握了,不愁解不了它们。
  2.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题目所体现出的思维方法,以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
  数学是思维的世界,有着众多思维的技巧,所以每道题在命题、解题过程中,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注重这些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在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同时,能掌握更多的思维方法,为做综合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3.多做综合题。
  综合题,由于用到的知识点较多,颇受命题人青睐。做综合题也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有力工具,学生通过做综合题,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加以弥补,使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要长期坚持,每天都要做几道,时间长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和较大的收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