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浅谈《“人”与“鬼”的纠葛》之科举制度下的孔乙己】纠葛
 

【浅谈《“人”与“鬼”的纠葛》之科举制度下的孔乙己】纠葛

发布时间:2019-06-13 04:25:44 影响了:

  《目连戏》是鲁迅儿时经常观看的戏剧。《目连戏》的《成服施食》一场里,冥府的形形色色的鬼,即饿死鬼、孤老鬼、**鬼、虎伤鬼、科场鬼们纷纷登场。科场鬼里是手拿书跟笔的男性,一边在舞台上蹒跚,一边表演落魄的读书人的各种各样的姿态,最后在考场自杀。
  大人们若是看到这里,总是要哈哈大笑起来,可是对于幼小的鲁迅们来说,这却是屏息盯视的可怕的舞台,因为“科场鬼”就是他们身边存在的活生生的人间面貌本体。
  鲁迅1919年发表于《新青年》上的《孔乙已》,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的故事。《孔乙己》是一个原文不到三千字的短篇,但其明晰的结构、深切的表现、简劲的文体、清澄的抒情、机智与诙谐等因素,为鲁迅特有的思想性所浸透,凝成一个浑然一体的世界,显示出作者非凡的才能。
  浅读《孔乙己》,所能挖掘的无非是封建制度的毒害之类的,孔乙己因为从来没有向别人低过头,也愿意做施舍别人的人,可悲的感觉总是强于可怜。但若细细的品,才感到丸尾常喜说的隔绝与寂寞,仿佛能想象到这样的一个有着花白胡子的人,用手一点一点的移动到咸亨酒店,喝一杯酒,在众人的哄笑中再用手走出去,仍要低声的辩解自己的腿是“跌断,跌,跌……”。
  鲁迅之所以能在这么短小的文章中,凝聚所有的精华所在,除了自己的写作才能外,与他自身的痛切体验与积年的观察、思索密切相关。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鲁迅的父亲被剥夺了生员的资格,这一变故也由此引起了他的病及其病故,使得周家几乎倾家荡产,终至破落。鲁迅亲眼目睹了这其中的悲剧。
  2、曾当过鲁迅老师的叔祖子京,参加过多少次童试都没能考中,丧妻之后又为儿子们所弃,他自己轮值时私用过佩公祭的费用,为此痛责自己为“不孝者”,发疯而死。
  3、鲁迅兄弟称四七伯伯的礼房秉模是离不开**和酒的“半人半鬼”的人物。本来他会写一手的好字,比素以颜欧体自诩的义房叔祖伯文还要强的多,但他最后瘦的皮包骨头缩在一件破棉袄里冻死了。
  可以看出,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鲁迅,切近目睹了寄生于科举官僚制的读书人的特权与腐败,切身体味到由科举制度引起的悲剧,不久舍弃了科举的道路,探索着作为自立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
  鲁迅的《孔乙已》里面,短衣帮的人们经常要取笑孔乙己,嘲笑他偷书的时候,他也能结结巴巴的辩解是“窃书”,但每当嘲笑他考试的事情,他就垂头丧气起来。可见对于他的人格来说,考试不及格是比偷盗更为严重、更为本质性的问题。又例如在文中:“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可见孔乙己越是被紧逼穷追就越是失去口语,代之以文言。他正是在用文言文建构的他的观念世界里才是自由的。而他的观念世界恰恰完全堵死了参与现实中与民众共有的日常世界的通路。对于民众来说,孔乙己只有科举及格了才是具有权威性的存在,他头脑里存储的知识本身什么权威也没有。
  在孔乙己与“我”的对话中,又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负载的另一个重大的困难。“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围绕着孔乙己与“我”的一段关于认字的对话,我们不难看出孔乙己内心潜在的善良,以及无人交谈的寂寞。“迂腐”与“善良”便是形容他最恰当不过的词语了,丸尾常喜指出,支撑着孔乙己的“迂腐”的是强固的文字信仰。但另一方面,鲁迅曾经在香港发表了题为《无声的中国》演讲,他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无声的中国”,是因为太难。这便会出现两个极端,多数人失去了认识汉字的兴趣,少数人却把文字当成宝贝一样的摆弄。
  大多数人被夺去表现、传达自身思想、感情的文字,因而中国如同一个“无声”之国,这是鲁迅的认识。他通过酒店柜台旁孔乙己与少年的对话鲜明的重现出他所认识的这一重要事实。
  丸尾常喜在文中还提到了社会分工的问题,阐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的儒家学说,把“君子”与“小人”的分裂固定化,把人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合理化,科举制度的形成,就意味着知识分子必须顺从这一思想,一切都以科举仕宦为目标。知识分子全走向仕途,就出现了官僚即学者的社会,这样一来,知识份子就失去了专心于科学与艺术的社会条件,而是被强逼着朝科举仕宦畸形发展。
  《孔乙己》中,孔乙己常常使人快活起来。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仅仅是这一小自然段,便将整个故事推向了另一阶段,孔乙己的这种可有可无的存在,以及在知道了孔乙己的不幸后,依然没有同情的人们,正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即表现一般社会对于处在苦境中的人的“凉薄”。专管烫酒的“我”与天真的孩子们所发出来的笑,显示出这种凉薄是世界本身、生存状态本身的“凉薄”。 尽管人世间对于不幸者的凉薄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酒店客人们对于孔乙己的凉薄还是显示出鲜明的特殊性:因为孔乙己与丁举人都是穿长衫的科举知识分子,人们对于丁举人的炎威越是臣服,对于失败者孔乙己的凉薄也就越强。
  《孔乙己》是以这样的方式结尾的:“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现实是残酷的,但却浸透着一种清澄的抒情性,仿佛能马上看到他来时的身影,又有那种永远不会再见的预感。“我”以前也是要跟短衣帮们一起笑话他的,但那次“我”在孔乙己满是泥的手上发现了他的求生意志,开始触及到他的寂寞。
  科举制度于1905年废止,但欲求自立的知识分子的道路仍是关山重重。
  从鲁迅后来的《药》、《故乡》中,我们仍能够看到,近代知识分子与民众的隔绝,同民众相互的隔绝是表里一体的,近代知识分子的寂寞基本上来自这种如同散沙般的相互隔绝。
  鲁迅的小说一方面暴露知识分子的知识的脆弱与精神的贫困的现实,另一方面,一再描写以自立为目标的新兴知识分子的“孤立”与“寂寞”,不能否认,现代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寂寞实际上也同孔乙己的寂寞相关。那寂寞首先也是在于自身的知识与经济地位的对等性,地位的低下也会使自身的知识受到怀疑;其次是在知识探索领域内的孤单寂寞。这种知识分子的孤单寂寞几乎是通用的,持久的,即使是改变,也会是外在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没有变化的。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