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认清省略现象,助力句意理解_英语中的省略现象
 

认清省略现象,助力句意理解_英语中的省略现象

发布时间:2019-06-16 04:24:30 影响了:

  【摘 要】省略现象在汉语中十分常见,而很多学生对这一语法现象十分陌生,这样往往导致对句意的误解或是写出病句。本文试图通过对省略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的逐一举例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现象。
  【关键词】承前省 蒙后省 病句成因
  省略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现象,汉语中省略现象尤为常见。和英语相比汉语是突显主题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而英语是突显主语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在汉语的句法系统里,主语并不那么重要,主语与谓语的关系松散,不强调语法功能一致。在许多语境中主语往往可有可无,省掉主语丝毫不影响交际功能和话语理解。故而汉语中主语省略现象十分常见,形式多样。这其中的承前省和蒙后省为汉语所独有。
  一、承前省
  上文已经出现,或者前面有所交代,下文即可将有关词语省去,这叫承前省。
  例如:1.〈我〉爱热闹,( ?摇)也爱清静;( ?摇)爱群居,( ?摇)也爱独处。(朱自清《荷塘月色》)
  2.〈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摇)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小,乳白色。( ?摇)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菱角就又安安稳稳回到水面上生长去了。(孙犁《荷花淀》)
  上面两个例子,每个例子后面打括号处都省略了前面打括号的词,这都是承前省去了主语。
  (一)在语言运用时有时会出现承前省错用的情况,所表达的句子就有语病
  例如:(2008北京,4)病句A项: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此句中“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和后文“被国人称为墨宝”的主语不一致,中间脱节了,中间的主语是“水墨画”,而不是“主要成分”。此句前半部分应调整为“我国水墨画以墨为主要成分”。
  (2008重庆,4)病句C项: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洛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此句前一分句说的是“做一件事”,若承此省略后面应该谈做这件事的感受体会等等。可是后一分句却对应成了“景点”。这样前后就脱节了。修改时可在后一分句前补上主语“这里”。
  再看(2011山东,5)病句A项: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此句是病句。语病为“给予”动作的发出者错了,不是“歌剧《红楼梦》”,所以应该补上“他们”作主语。
  (2011广东,3)病句B项:《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对)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此句后一分句主语不是“《野鸭子》最打动人的(地方)”,而是《野鸭子》,所以应在“让”前加上“它”。
  (二)不当承前省略的情况必须避免,但为表达简洁,当省略时必须省略
  例如: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此句中第二、三个“工作”就应删去。
  (三)在语言表达时弄清主语是否一致、前后衔接是否顺畅十分重要
  试看2007年高考湖南卷第四题的语病句:
  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此句中第二分句若承第一句省略,则理解成了“史学家”“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这明显不合逻辑。而后面几个分句在承前省略时又有问题,需要认真辨析,否则表意就有问题了。
  (四)有时不当的承前省略还会造成表达歧义
  例如: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
  此句貌似讲得通,但细看“做游戏”发现由于缺少必要的状语,可理解成“他”做游戏给孩子们看。所以为消除歧义应在“做游戏”前加上“和他一起”。
  (五)误解导致“反客为主”现象
  试看下例: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此句“被游击队反包围”的承前省略对象应是“匪徒们”,但后句“歼灭了无数匪军”其动作显然是“游击队”发出的。因为没作交代造成了逻辑上的悖谬。这也就是所谓的“反客为主”现象。又如:
  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此句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主语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犯罪分子的阴谋活动”。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活动”,而只能是“我们”。所以这一句应在“是应当”前加上“我们”。
  二、蒙后省
  下文就要交代,上文也可以省略,这叫做蒙后省。
  例如:①( ?摇)作为一种消遣,简直十全十美了。(丘吉尔《我与绘画的缘分》)
  ②( ?摇)看着人家那样辛辛苦苦的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加热了。(茅盾《春蚕》)
  ③( ?摇)和往常一样,〈她〉跟着母亲进了里面,( ?摇)先到母亲的房间,看女佣李嫂伺侯换了衣服,〈自己〉给母亲把换下来的新衣折好,放进衣柜里去。(巴金《家》)
  上面三个例子,每个例子前面打括号处都省去了后面打尖括号的词,这都是蒙后省去了主语。
  再看2009天津高考病句题B项: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此句是正确项。有学生因为搞不清此句中“蒙后省”的问题,以为前一分句没有主语,误以为是“成分残缺”。
  下面再举例说明不恰当的“蒙后省”情况。例如:
  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此句中“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是句子的状语成分,照说可以蒙后省略主语。但细看发现“抱着”的主语显然应是我们。可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这样就出现前后脱节的病症。
  从所给例句可见,判断蒙后省是否得当关键看前后动作是否具有一致性。
  实践中有时会出现一句中某一动作到底是前一分句发出还是后一分句发出的疑惑、争论。这也涉及到蒙后省问题。请看2007年四川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翻译题2小题:
  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5分)
  对“皆不纳”的翻译,评分细则要求必须译成被动或有被动意义的才给分,这实际上是不严谨的。“皆不纳”是否是被动,关键是看该句省略的主语是谁,承前省是“拟廷臣”,确实是应该翻译为被动语句:…宰相拟定的朝臣…都不被(皇帝)采纳;但蒙后省是“帝”,那么就可以翻译为“(皇帝)都不采纳”,且在上下文中表意顺畅。那后者不给分显然有失公允,也自然影响学生的得分。
  三、在复句中判断关联词语位置靠前还是靠后,同样可运用到省略的知识
  (2008安徽,3)A项: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此句除了“不仅”“而且”领起的句子内容要换、以体现逻辑的轻重外,而且关联词语的位置也必须调换。句中“因为”后面的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均为“诚信”,只不过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而已。认识到这一点,就很快意识到要将关联词“不仅”放到“诚信”之后。
  以上所说也就是常说的“两主(或两个以上主语)前(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一主(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后(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的规律。
  (2008湖北,4)病句B项: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此句有观点认为“不管”位置不当,其实此句前后分句的主语本来就不同。当然若去掉“他的”二字,蒙后面主语省略,也不失为好的修改法。当然此句中“生活条件再不好”要改为“生活条件有多不好”以保持句意通畅。
  以上是对省略现象结合语文教学所做的粗浅分析。其实,对省略现象的关注还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诗词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乐桥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