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语言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语言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7:51 影响了:

  西方学者德加默指出:“问提得好即教得好。”课堂的提问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这里不仅有教师的课堂提问语言,也有学生的提问语言,而教师的提问往往会对学生的提问语言带来一定的影响。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人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何为“有效性提问”?它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里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提问语言的艺术,所问问题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课堂提问语言的有效性不能得到保证,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1.课堂提问方向——发散性
  目前,我认为数学课堂提问语言主要表现为:一是集体式问答。例如:“好不好?”“好!”“对不对?”“对!”“是不是?”“是!”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效果不是预期的。好多同学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更何况集体问答,打断他人思维,影响旁人思考,这是逻辑思维学中最忌讳之事。二是单一式问答。有时老师上课时,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向地向少部分学生发问,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受挫,人为地造成一些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淡漠。因此,数学课堂提问语言应具备能体现学生一定思维能力的特点,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从感知直观入手,不宜一问一答展示现成知识的结论,尽量避免采用一些用“是”或“不是”这样的语言就能回答的问题,以免学生机械看着课本回答,不仅让教师获得了不真实的反馈信息,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逐步下降,最后变得不会思考。与此同时,也不能让提问语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课堂提问不能让师生沟通顺畅,达不到预期目的。
  2.课堂提问语言——适时适度
  现如今,为什么有那么多教师把“是不是?”、“对不对?”挂在嘴边呢?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当中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注意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而且对于提问次数没有正确地看待,也就是说很多老师对自己要去的课堂中,要对学生提问次数没有一个度的把握。殊不知,课堂提问语言是否有效与提问时机把握得是否准确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即要因时设问,恰到好处,同时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因此,设计课堂提问语言时要把握四个字——适时适度。
  3.课堂提问梯度——层次分明
  比如在探索“商店运来280千克梨,梨比苹果的4倍少40千克,商店运来苹果多少千克?”这个问题时,我尝试这样来引导学生:谁是一倍数?求什么?(求一倍数)要求一倍数必须先把什么求出来?(苹果的4倍是多少)怎样求呢?然后我用一支彩色粉笔把苹果的4倍这个词组圈起来当成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去寻找求苹果的4倍是多少的方法。这样分层次的提问语言,体现了难易的梯度,让学生“挑一挑,摘到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效的课堂提问再辅之以有效的课堂评价,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创设张扬的空间,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让学生快乐成长。
  (一)发散型提问,为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发散性提问避免了集体式问答和单一式问答的弊端,这种类型的提问能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为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案例1:在教学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小明家有90棵花椒树,平均每棵可以产花椒12千克,今年第千克花椒可以卖9元,小明家的花椒收入有多少元?”,许多老师在引导解决时喜欢让学生先读题,然后思考一步能算吗?学生根据题里面的信息无判断不能,教师又问那该先算什么呢?接着教师引着学生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还是比较多的,从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看,只要认真听讲一定不会错过主干知识的推导的。不过,我觉得学生如果非常适应这样的数学课堂提问语言,那么无形中,他们变得“懒惰”,渐渐地,他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将会在新型的问题被提出来时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作以下尝试:提问学生“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准?”。这样的提问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高了。
  (二)适时、有层次的提问,为学生搭建起体验成功的平台
  数学课堂上,提问不是提的次数越多越好,也不是提的问题越难越好,而是提得适时适度、有层次才有效。提得适时,能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冲动;提得有层次,学生 “跳一跳,摘到桃”,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案例2:在教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个数的除法时,我先引导学生探索出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方法,然后出示612÷34,引导观察这个算式与上个算式的不同之处,当学生说到上个算式的除数是整十数,而这个算式的除数不是整十数时,我适时提问:该怎么办?在这种时候提问是适时的,可想而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被激发了,他们肯定会去寻找试商方法。甚至有的学生会不止一遍的去试商。在学生基本都想到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来试商时,不妨再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是不是一次性的就找到了正确的商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学生不仅发现了试商的方法,而且还能发现用四舍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初商变大。这样的课堂提问适时适度,又有层次性,诱导学生思考,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教学效果肯定比较理想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