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在向数学本质漫溯的过程中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在向数学本质漫溯的过程中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9-07-11 03:59:02 影响了:

  【设计理念】  1.学生是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因此,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前期积累和学习过程中的生成资源是展开“认识三角形”数学活动不同阶段的逻辑起点。
  2.教师是最给力的合作伙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理解走进学习活动时,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更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预设和智慧引领,以使学生在向着数学本质漫溯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对数学的理解,不断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了解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边关系,初步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2.学生在探索“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过程与意图】
  PPT自动播放如斜拉桥、金字塔、各种形状的草坪等图片。
  一、“赏”中唤醒,激活学习需求
  1.谈话。同学们,从这些生活情景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想到了哪些新问题?
  2.揭题。(有机介入)其实,大家提出的问题大多与图形的特征有关,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各种图形的不同特征来服务生活、装扮我们多彩的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生活是学生产生数学兴趣、展开数学想象的源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用数学的眼光寻找图形”,引导学生在寻“找”图形的过程中欣“赏”多彩的生活,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唤醒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期待。】
  二、“做”中感知,认识图形特征
  1.“做”中体验,认识特征。
  (1)提出问题。三角形到底有哪些特征呢?你能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创造一个三角形来观察吗?边做边想,你用了哪些材料,发现了三角形的哪些特点,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2)操作实践。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创造三角形,可能出现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用纸折、用剪刀剪等多种方法。
  (3)交流创生。
  师: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出一个三角形的?通过“做”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创造告诉大家。大家仔细听,看这些三角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介绍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特征
  师:(根据学生汇报逐一填表)这里两两首尾相连的三根小棒、三条细线……在数学上都可以看成是三条线段,这些看似各不相同的三角形有没有共同之处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并说说它的特点吗?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相机合并单元格并出示角、顶点及图例)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把大家做的所有三角形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请把你创造的三角形画在纸上,标出它的一个顶点、一个角和这个角的两条边。
  生画图
  (4)总结提炼。看来,不论你选择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方法,这些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将重点放在建立边、角和顶点的概念上,并通过合并单元格渗透“不论选择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方法,这些看似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征”,进而从丰富的素材中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把你创造的三角形画在纸上”,通过“标出它的一个顶点、一个角和这个角的两条边”,让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2.“围”中探索,发现规律。
  (1)个例发现,直观感知。
  ①提出新问题。在巡视大家做三角形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镜头。有个同学开始时选了长度分别是10厘米、5厘米和4厘米的三根小棒,可后来我发现她把4厘米的小棒换成了6厘米的小棒,我想问问这位同学,这是为什么呢?
  ②互动质疑。
  生:我发现长度是10厘米、5厘米和4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就把4厘米的小棒换成了6厘米的小棒,这样就围成三角形了。
  师:你们有相同的经历吗?大家不妨一起来试一试,比较一下三根小棒的长度,把你的发现填在“实验报告单1”中,由此你是否产生新的猜想?
  生用信封中的小棒围三角形,经历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产生探究规律的好奇。)
  师:(呈现学生资源)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可能1)就事论事得出结论;(可能2)发现两条短边之和大于最长的边;(可能3)发现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聚焦“可能3”的验证)10+5>4、10+4>5,为什么也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因为4+5<10,所以我认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否则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2)举例验证,建立表象。
  ①追问促思。
  师:从四个例子中的发现就能得出普遍结论吗(在“可能3”后面添上问号)?你准备怎样做?
  生:多找几个三角形,量一量三条边的长度,如果他们的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那就可以证明了。
  师: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在课本第23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点子图上画几个三角形来验证这个猜想,并把实验过程记录在“实验报告单2”中(为便于研究,三条边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写,每人至少画一个三角形,同桌填在一张报告单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