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新城”不再成为睡城_睡城
 

“新城”不再成为睡城_睡城

发布时间:2019-07-16 03:56:00 影响了:

  “十二五”加大郊区城镇建设  早在1990年代,上海市政府制订了“一城九镇”的“十一五规划”。“一城”是松江新城,建成英国风格。其余九镇也在规划中确定自己的风貌特色,比如安亭镇建成德国式小城;浦江镇以意大利式建筑为特色……另外,它们还具有不同的经济格局,如安亭(汽车)、芦潮港(深水)、朱家角(旅游)、枫泾(商贸)、高桥(港口城镇)等特色镇。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上海城市人口的空间结构继续呈向郊区扩散的趋势,中心城区2010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1万人,与1990年相比,每平方公里人口减少1417人。上海近郊区和远郊区2010年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4684人和1388人,与1990年的1362人和747人相比,增幅分别为2.44倍和0.86倍。
  “郊区不是没有吸引到人口,而是吸引人口数量没有预计的那么多、那么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曾这样表示。
  尽管上海交通越来越发达,运能逐年增加,每日早晚高峰却更加拥挤,高架道路等越来越堵。这种现象产生的很大原因是,虽然中环、外环乃至郊环吸引了人口,但实际上都存在着“职住”分离的现象。于是,人们来回奔波于城中心和居住地,产生用能、用地、交通三大障碍,造成了“钟摆交通效应”。
  而一些郊区城镇也被戏称为“睡城”。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的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只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人们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赶往市中心上班。
  根据上海中心城区居民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77%的人不愿到新城居住、工作。其中,32%认为新城就业机会少,26%认为新城的职位和薪水比较低;认为新城购物不方便、中小学教育设施不理想、文娱设施不足及医疗条件差的分别达到39%、29%、23%和20%。
  寄予厚望的“一城九镇”规划,虽未能达到产研融合的目标,上海政府仍将发力新城镇建设。“十二五”期间,上海将重点建设包括金山新城、嘉定新城、崇明城桥新城、松江新城、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等一批新城。到2020年,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将利用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和沪昆高铁、沪杭城际、沪杭客专,初步确立其在长三角地区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聚集100万左右的人口;浦东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奉贤南桥新城,将具备较高能级的城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聚集60万~80万人口;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聚集20万~40万人口。“新城群”规划建设,成为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市综合体”蔓延至郊区
  谈及新城镇建设,不能不谈如何进行产研融合。有关人士认为,新城在职能上不应局限于制造业,也不应只是服务于某个区县的地方中心城市,而要赋予高能级综合功能。过去,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带动新城就业系数不高,提供就业岗位有限。此外,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限制了新城的规模和人气。
  在这一点上,“城市综合体”似乎满足了城镇化的要求,它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文娱和交通等进行组合,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城”。
  因市中心开发空间有限,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向郊区挺进。“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上海的五个万达广场,四个处于郊区,并且万达将在上海所有的郊区城市中心建造万达广场。郊区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就是中心城区的等比例缩小版。”上海东江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经理李晓表示。
  随着上海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上海郊区的零售总额增长迅猛。据上海商业信息研究中心教授齐晓斋介绍,去年上海郊区商业增幅显著,8个郊区 (县)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9%,高于市区9个百分点。百货销售增幅前10名,有9家位于郊区,新城镇已经成为上海商业增长的新空间。此外,大量的住宅人口导入给了区域商业地产发展很大的动力,势必迎来商业地产的大发展。
  据仲量联行初步统计,目前上海市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大约有60~100座,在建或规划中的有40~50座。其中,浦东已建成的综合体有30~40座,在建中的有10~20座。
  目前,上海市的城市综合体主要是商圈型、交通枢纽型和新兴城区型。在过去几年,商圈型城市综合体存量最大,占上海总存量的55%,主要集中在南京西路、淮海西路、陆家嘴、中山公园、四川北路和五角场附近。交通枢纽型是未来城市综合体新的战略要地,目前占比32%,主要分布于铁路站、机场及航运等附近。
  位于郊区板块的新兴城区型存量虽小,但是发展迅速,项目面积较大,主要集中在嘉定新城、松江新城、世博板块、新江湾镇、周浦等附近。从新增量来看,嘉定新城新增综合体占总增量的16%,大虹桥地区新增占总增量的24%。
  以嘉定区为例,陆骑麟认为,这里的商业地产、综合体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区域规划优势明显,并且在近期供应的土地中,商业用地的体量相对较大,一旦集中上市并且运营之后,能够带来人气的提升。不过,目前还是需要集中推出住宅项目并且具有良好销售业绩,才能提升入住率,带动商业的发展。
  而就在今年3月,浦东新区集中推介康桥、航头、新场、宣桥、惠南等五个镇的五块城市综合体地块。其中,宣桥镇重点推介的综合体地块23号地块,定位为以商业文化休闲和居住为主的综合社区,规划已通过审批,23号地块总用地面积2000亩。另外,位于野生动物园站点两侧的24号地块可供开发用地540亩,还处于上报审批阶段。同时,新一轮土地规划将新增可供开发用地1800亩。
  导入人口、产业带动综合体发展
  对于郊区城镇大规模开发综合体,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提出了疑虑:会不会造成同质化及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
  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大型综合体的建立,要看周围5公里辐射人口数量以及购买力情况,100万平方米的综合体销售上会有压力。定位中高端的综合体项目,后期招商比较困难。宋会雍称,一些综合体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开发企业喜欢照搬某些成功案例,结果造成项目定位未能契合市场需求,使得招商及运营陷入困境。另外,综合体对于后期运营经验要求较高,不少开发企业是从住宅转向商业地产,并不懂如何去运营商业,这将造成综合体建成后的运营困局。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