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走进孩子内心是为师最基本的道】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走进孩子内心是为师最基本的道】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发布时间:2019-07-17 04:17:26 影响了:

  有一次,我的同事孙老师打车时与的士司机聊天,只听这位师傅恨恨地说,这些年他一边工作一边苦苦地寻找着一个人。孙老师很好奇,就问他找什么人?他回答道:“我一直在找小学时教我的那位女老师。如果在大街上让我找到,我一定猛踩油门把她撞死,因为小时候她总是想方设法地整我。”他的话让孙老师毛骨悚然。
  无独有偶,2011年10月24日,安徽阜南二小六(6)班的女生小梦和周周放学后,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服毒之前,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其中周周写的是:“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幸亏抢救及时,小梦和周周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那位周周遗言中提到的数学老师也深陷在自责的阴霾之中,不能自拔。
  小时候,我曾读过一篇名为《杂种》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与他的班主任长期斗争的故事。小男孩与祖父相依为命,缺少家庭温暖的他,孤僻、叛逆、桀骜不驯。他的班主任不喜欢他,每天批他、训他、羞辱他、用耳光惩罚他。小男孩特别恨这位老师,就故意变着法儿地气她,回击她。于是,这位老师用更激烈的训斥、侮辱和处罚来回应小男孩。这是一场痛苦的拉锯战、漫长的恶性循环,师生间的仇恨到了刻骨铭心、不共戴天的地步。小男孩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收养的一只名为“杂种”的残疾鸽子身上;把所有的恨一股脑儿地发泄在这位女老师的身上。最终,在女老师的淫威下,小男孩辍学了。那天,他捧起“杂种”指向蓝天说:“我解放了!”……
  当师生关系变得如同仇敌,再多的教育也是失败的!一位智者说,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古人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亲其师,信其道。”前半句是必然条件,后半句则是良好结果。如果我们的教育迫使这类“问题孩子”把所有的聪明才智转移在钻研如何跟老师作对上,那将是教育的悲哀!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孩子的对立情绪很容易被激化,但他们内心往往又充满矛盾:时而自卑自怜,时而自傲自大;渴望被理解,又拒绝接受明显的关爱。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安全感,害怕受伤害,所以心理敏感,注重自我保护,常常有“防卫过当”的时候。
  当一位老师搞不定这类“问题孩子”时,常常会请班主任、年级主任或德育主任,甚至校长来助阵。这时,孩子会有“师师相护”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助阵团如果与先前老师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能对孩子的“问题”寻根究底,那么,只能更加强烈地激起这类孩子的反抗。只有老师对冲突表象背后的原因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才能避免误解学生、误判问题。
  前不久,一位体育老师气冲冲地把一名六年级女生带到我办公室里说:“今天上篮球训练课,这孩子就是不碰球,嘴里不干不净,还用脚踢我!”从事情表面来看,貌似是学生不对——目无尊长,冲撞老师,是典型的品德问题。可是,如果我顺着体育老师的情绪走,恶狠狠地批评这位女生一通,要求她向老师道歉,在大会上检讨,那么,这个女孩或许迫于压力而接受惩罚,但她的内心是不服的。看到她在哭,我便好言安抚,想方设法探寻她今天过激的行为的原因。通过我的耐心询问,她渐渐说出了自己过激行为的缘由。原来,在她8岁时不幸被篮球砸到嘴上,当场牙就掉了,满口是血,而且回家后不但没有得到安慰,反而被父亲批评说娇气。所以从此以后,她就特别害怕篮球。在刚才的体育课上,她始终不肯触球,老师很生气就训了她几句,她便开始骂老师、踢老师……仔细一问,发现师生之间确实存在误会。于是,我对她说:“感谢你把这件心事告诉老师,我也完全理解了你在体育课上骂老师、踢老师的委屈心情。”看到她的情绪和防备放松下来,我就给她讲起了魅力四射的NBA联赛,以及像科比、詹姆斯这样的超级篮球巨星,用运动的乐趣感染她。我还跟她聊起《读者》上一篇讲述一个女孩被自己的内心恐惧杀死的故事,引导她勇敢面对恐惧、超越自我。最后,她认真地想了想,终于坚强地接受了我的指导建议:尝试着正确地、客观地看待篮球运动。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可见,每个孩子犯错的背后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或许还隐藏着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关键在于我们做老师的是否愿意“蹲下身子”,以平等的心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是否愿意站在孩子立场,用孩子的思维去体会;是否愿意包容孩子的过失,想办法帮助他走出困境,改善自我……人们常说:“世人重果,菩萨重因。”面对孩子犯错,我们不要急于看结果,最好先问几个“为什么”,因为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才是为师最基本的道。
  【丁昌金,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程 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