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宋代画家王诜的文人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的作文800
 

宋代画家王诜的文人情怀 关于家国情怀的作文800

发布时间:2019-07-19 03:56:32 影响了:

  摘 要:北宋画家王诜生于一个“崇文抑武”的“重修文”的大社会背景中,造就了他虽为将门之后却喜文的品性,其聪慧有才,将前人的院体画与文人画融合使用,另辟行径,独创自己清新雅致一格。王诜于绘画、书法、诗词均有很深造诣,其作品均具有清丽雅致、宁静致远、直抒胸臆之风,彰显了王诜飘逸洒脱、修养深厚、大爱君子之风的文人情怀。
  关键词:王诜;文人情怀;文人之气
  王诜,字晋卿,生卒年史无确定的详细记载,当今学术界一般持“1048-1104年后”的观点。①对王诜的生卒亦有学者认为其生于1036年一说,②亦有人考证其生于公元1051年左右,卒于1114年至1120年前,③祖籍是太原人,徙居河南开封,是北宋时期开国功臣王全斌的后代。1069年,娶宋英宗赵曙之女蜀国长长公主为妻,为驸马都尉。王诜富于收藏,精于赏鉴,家中建有“宝绘堂”,藏历代名书名画日夜观摩,精于赏鉴,并擅长诗词、书法,精通琴棋管乐,尤其精工山水,在中国绘画史上以山水画闻名,山水分水墨与青绿二格。松、竹、人物画亦可。
  北宋开国以来,奉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统治者对文人士大夫的礼遇,极大地激发了文人们的创造潜能,使宋王朝在文化和科技领域创造出许多辉煌的成果,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尤其在中后期出现了大量文化大家,欧阳修、柳永、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黄庭坚、蔡襄、米芾、张择端、李公麟等都是这一时代的人物,一个朝代聚集如此多大家,实属罕见。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众多的山水画家,李成、范宽、郭熙、李唐等在绘画史上都有重大影响,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评“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如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如今。”④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王诜就处在这样一个“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的“重修文”的大社会背景下,文人辈出,创作者多追求笔墨婉丽、气韵高清、清新雅致、淡雅朴素的美学意境,旨在追求高远的文人情怀。王诜处在这个大时代也不例外,他的画分青绿和水墨两种,他虽然在追求文人情怀式的水墨意境为主流的文化背景下坚持传统的青绿风格,但他是在文人画与传统宫廷画两种风格中找到了融合点,其在山水画和书法中都彰显其浓郁的文人情怀。
  一、王诜山水画中的文人情怀
  王诜一生的精力主要用在了绘画上,故而绘画造诣深远,能学水墨清新一派,又能融合设色中的一路自成一格,开创新路而具主流的文人情怀。其学古人又不落古人窠臼,而能自出机杼,颇有新意,“王诜学李成山水,清润可爱;又作着色山水,师唐李将军,不今不古,自成一家。”⑤ “王诜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今观音宝陀山状,做小景亦墨作平远,皆李成法也!”⑥王诜创造了清润娟秀、风韵雅致的青绿山水风格,承隋唐展子虔、王维、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之风,启南宋两赵清新雅丽,元代钱选浅降山水之格,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据现存文献记录其绘画约有80多幅,据实物来看,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渔村小雪图卷》、《烟江叠嶂图》(水墨、青绿各一卷)、《山溪秋霁图》等。
  《渔村小雪图卷》构图完整,中间威峰耸立,巍峨挺拔,远山错落有致,宾主分明。天空用花青加以淡墨渲染,更给画面增添几分宁静的高寒之气,亦衬托出山中白雪之洁净,文人气息十足。整幅画远近虚实分明,惨淡经营却集高远、深远、平远于一体,犹如巧夺天工,自然天成。此作品表现山石轮廓用笔婉转,用墨浓淡相宜,使山石有了云雾、水汽之感,虚实相生,生动盎然,较之李成与郭熙多添了几分墨气与文人致远高洁之情怀,是为王诜之另辟新径、自创新路。《渔村小雪图卷》画面横卷,画中树木姿态多变,俯仰多姿,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处理得生动自然,绝无纷乱之感。树木形态唯妙唯俏,笔墨精到,极尽刻画之能事,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厚。画中人物虽不足半寸,但均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尤其值得说道的是此画墨色丰富,用了始于唐代张璪、发于王维的“破墨”法,此法实乃文人率性、潇洒之气的表现,王诜用在此画中,将山石、树木、寒林。山峰、坡岸塑造的汗墨淋漓,熠熠生辉,具“幽远”之韵,似在千里之外,耐人寻味品评,整幅作品文人情怀浓郁。
  《烟江叠嶂图》卷因卷前有宋徽宗赵佶的题字“王诜烟江叠嶂图”故有此图名。从画中印鉴来看,此画曾为南宋贾似道收藏,后归台州官府;清初曾归孙承泽、安岐等收藏,后转入清朝内府至今。此作绘画千里浩渺烟江,主景层峦叠嶂,山峰起伏,山峰之间雾气袅绕,虚虚实实,相映成趣。山间树木馥郁葱茏,杂书有序穿插之间。山涧瀑布激流,逐步下泄,节奏分明,空间深邃。江心两叶扁舟泛舟江上,相看岸边垂柳佛面、沙滩坡岸,一派怡然自得,欣然惬意之感。整幅画面青绿着色,层层晕染,色墨兼用,不见其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之院体之气,反而给人入眼即清新典雅,墨气雅致的清韵之致。江水空阔,浩浩渺渺,意境悠远,着实宋代文人情怀的再现。
  王诜学古人而自创一格,将院体画与文人画做了完美的融合,他用他一颗玲珑剔透的心灵经营自己作品的画面,在气象恢宏的画面中增添了心中那份文人的恬静之气、飘逸之气,更在前人画中文人情怀之基础上更添了几分道家与佛家的超然脱俗与决然出尘之气,让画面更具画外之韵,开启了南宋山水画重情、重文人情怀之端倪。
  二、王诜书法中的文人情怀
  王诜为将门之后,但却喜欢舞文弄墨,不喜玩刀弄枪。通晓诸子百家,“子为所文,落笔有奇语,异日必有成耳。”⑦ 这也是在他少年就能娶蜀国公主为妻的重要原因吧。古之能文能画者必能书也。
  据史料记载,王诜与当时的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米芾、李公麟皆为好友,苏门四学士均受苏轼培养、奖掖和荐拔。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也在其中。而王诜自身也与苏轼多有交往,⑧故而书法意韵肯定受苏轼“韵味说”影响。
  苏轼论韵味,主张 “萧散简远”、“高风绝尘”,追求“妙在笔墨之外”的“远韵”。“予尝论书,以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至唐颜(真卿)、柳(公权),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宗为师。而钟(繇)、王(羲之)之法亦微。至于诗亦然。苏(武)、李(陵)之天成。曹(植)、刘(公干)之自得,陶(渊明)、谢(灵运)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子厚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⑨苏轼这种对“萧散简远”、“高风绝尘”, “妙在笔墨之外”的追捧和向往影响着一代山水画大师和书法大师的艺术追求,成了文人士大夫们诗书画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