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英特尔风云]英特尔
 

[英特尔风云]英特尔

发布时间:2019-07-30 09:36:50 影响了:

  “不为历史羁绊,放手创造绚烂。”这是英特尔联合创始人诺伊斯写下的激情话语。如今,这句引领创新的名言已悄然引领英特尔走过了坎坷而又辉煌的44个岁月。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英特尔,梳理和记录下的不仅是这家业界重量级企业的技术成长经历,还重现它在IT产业博大精深的棋局中的精彩对局,透过竞争者的视角来透视英特尔传奇式成长。   初生与重生   1968年是世界历史上空前动荡的一年,但25年后《福布斯》杂志一位专栏作家却这样写到:这一年只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英特尔创立。是的,就在这一年的7月18日,有3个年轻人(被称为半导体“摇篮”的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负责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实验室总监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和副总监安迪·格鲁夫 )仅用5分钟时间,通过1个电话,获得250万美金,成立了一家公司,它就是英特尔。成立之初的英特尔仅有30名员工,原始投资也只不过250万美元。1969年9月,它推出了第一款金属氧化半导体芯片1101,结果在与主流产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1970年10月,英特尔推出第三个产品,110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两年之后,1103成了当时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半导体存储器,英特尔提出著名的“英特尔公司说到做到”(Intel delivers)口号。1971年,英特尔完成IPO,这也是公司第一年赢利——105万美元。   无论是天生的领导者诺伊斯,还是技术奇才摩尔;无论是“偏执狂”格鲁夫,有教授风范的贝瑞特,还是极具市场敏感的现任CEO欧德宁,似乎英特尔的每一位掌舵人都有着迥异的独特个性,却也极其一致地让逆水行舟的公司一直傲立潮头。也许你不曾想到,当时强大的英特尔也曾深陷死亡之谷。“我们已经迷失了方向!”时任CEO格鲁夫这样描述决定未来命运的变革前夜。它的危机是从日本厂商大举进攻开始的,1984年的秋天,一切都变了。尽管技术上英特尔并不落后,但作为“第二供应商”的日本厂商并没有因为得到英特尔的技术授权就放弃了进攻,而是利用日本财团的支持和倾销手段将英特尔逼向了绝境。   第一桶金   1969年3月,英特尔推出3101半导体内存和MOS芯片1101。它们在技术上算是奇迹,市场上却收效甚微。1970年10月,英特尔推出110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许多公司很感兴趣,但是投产有难度,这个问题3年后才得到解决。而这3年,英特尔大约亏损200万美元,几乎耗尽募集的所有资金。4月,日本计算机制造商巴西科姆(Bucicom)公司(已不存在)希望英特尔为其新产品开发特定的处理器。英特尔年轻的工程师泰德·霍夫没有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而是将内存和计算单元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这一异想天开的想法实现起来十分困难,导致交货期限一拖再拖,最后勉强完成时还存在严重缺陷。巴西科姆公司十分恼火,差点终止合作。但正是这次合作,诞生了微处理器的鼻祖Intel 4004。   英特尔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也跌跌撞撞,时常处于业绩不稳,甚至倒闭的威胁中。1974年,诺伊斯失落地对摩尔说:“我决定把公司卖掉或与其他公司合并。”摩尔不忍心自己的心血就此被毁。1975年,他接任诺伊斯的CEO职位,扛起经营的职责。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被称为“斗士勇者”的安迪·格鲁夫心有余悸地耸了耸肩:“噢,上帝!”也许是早年那段经历太过艰难,英特尔今后不论如何辉煌,血液中始终流淌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英特尔渠道和软件事业部副总裁、中国产品开发事业部总经理王文汉博士回忆道,即使在1993年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每次格鲁夫在会上也总说“现在英特尔的形势岌岌可危”,并且做一示意图,告诫所有人,英特尔这一城堡在受到哪些攻击。   英特尔的技术发展史往往从大名鼎鼎的4004处理器提起。但在创业初期,英特尔的主要开发方向其实是半导体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内存之前,计算机安装的是磁芯内存,这种存储文件的制造工艺费时费力,产品体积庞大,存取速度也很慢。研制新内存成为当时业界的迫切要求。   英特尔抓住了取代磁芯内存的机遇。1969年,当英特尔决定向内存技术发起冲击时,已经有6家美国公司也在为此厉兵秣马。这7家公司共同参与了同一个项目的竞标。当时,半导体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在硅片上安装更多晶体管,带来低成本和高性能,但制造内存芯片的方案还在探索之中。英特尔面前有硅栅MOS技术、多芯片内存模块和肖特基双极技术三条技术路径,英特尔选择了同时尝试这三条路线,最后再选定能量产的制造工艺。   双极技术首见战果。当年英特尔推出第一个商品3101双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抢在竞争对手的前面,这也为日后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另一个小组研究的硅栅MOS技术也同年推出了实用化成果1101静态存储器,英特尔成功进入内存半导体市场。数年之内,又推出两个新产品:可擦写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和静态内存(SRAM)。上世纪70年代末,与英特尔竞争的企业,如尤利森公司、先进内存系统公司等高科技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英特尔拥有内存技术与硅栅技术两大法宝,成为内存技术和市场绝对的代名词。   断臂求生   光环中潜藏着危机。用格鲁夫的话说,1979年末的英特尔处于被围攻状态:存储器方面,NEC、日立、富士通等日系公司正逐渐赶上来抢夺市场;微处理器的命运则危在旦夕,摩托罗拉步步紧逼,全面围剿。1978年,英特尔推出十六位8086处理器,1979年推出成本更低的8088版本。这两款设计独特、成本低廉、功能强大的芯片被业界寄予厚望。但结果出乎意料,市场更青睐的是摩托罗拉的68000芯片。从美国中西部的丹佛到整个大西洋销售区,英特尔的销售部门纷纷告急,英特尔十六位处理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85~1986年成为了英特尔内存劫难的死亡谷,但格鲁夫却称之为“战略转折点”。英特尔开始觉醒,技术领先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格鲁夫主导下,英特尔的技术路线转向副业——处理器。“欢迎来到新的英特尔!”他在放弃存储器业务后的会议上说。   在英特尔内部,处理器的技术发展几乎是与内存并行发展的。4004处理器是霍夫在1971年的得意之作,这一为日本Bucicom公司开发的定制芯片无心插柳,将内存和计算单元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翻开1971年11月15日的《Electronic News》,我们可以找到英特尔处理器的第一份广告:“整个计算机都在一片芯片上”,霍夫的照片赫然在侧。4004绝对是重大突破,它拉开了处理器发展的大幕。此时,英特尔几乎还不存在竞争者。   4004是4位处理器,当时小型机与大型机分别能处理8位与16位,4004处理器的发展至少要追上小型机才有前途。此后的8008处理器实现了这个愿望,这个8位处理器还是首次采用了处理器指令技术。   业界对英特尔处理器的关注始于1974年8008的后续产品8080,它包含了内存功能,处理速度比4004快了20倍,开始有具备小型机经验的工程师为其编制程序。它的开发者自信地断言,“8080将改变整个计算机的历史”。事实也是如此,1975年,美国墨西哥州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基于8080设计出一台名为Altair的计算机,称得上是第一台雏形的“个人计算机”。也就是在这时,英特尔迎接激烈竞争的时代开始了。   英特尔要应对的最具威胁的对手竟然是Zilog公司——一家由英特尔处理器掌门人另起炉灶组建的半导体企业。当时,摩托罗拉在8位处理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国家半导体、仙童、仪器等公司并未在这一市场上对英特尔构成威胁。与它们相比,Zilog的威胁就大多了,它推出的Z80可以直接应用为8080编写的软件。同时,摩托罗拉和Zilog还将战火燃到了16位市场,英特尔再次展开了技术竞逐。   “如果今天的晶体管还是1971年时那样大的话,英特尔目前最先进的Penryn处理器就会像我身后那么大!”1978年,年轻人波曼不负众望,挑梁开发出了英特尔16位处理器8086,它的运行速度比8080快1倍,成为x86架构历史的开端。值得纪念的是,英特尔首次提出了“软件兼容性”概念,保护用户的软件投资,这是英特尔在后续架构调整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并被格鲁夫的软件螺旋理论具体化了。而Zilog则走上了自掘坟墓的道路,它在更新架构的过程中受到了新标准的诱惑,结果,采用新架构的两款处理器不能后向兼容,缺乏足够的软件支持,没有做到始终专一的Zilog被彻底淘汰出局了。   处理器市场打开了,但要取得更大的成就,英特尔必须敲开巨人王国的大门。作为执大型计算机产业牛耳多年的霸主,20世纪70年代末的IBM已经认识到走配件开放路线PC的美好前景,并有意开拓这个领域,与封闭的麦金托什电脑开发商——苹果公司抗衡。1979年的一天,英特尔销售员厄尔·威斯通(Earl Whetstone)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敲开了IBM PC开发小组组长鲍尔·英迪格(Paul Indigo)的大门,向他推销英特尔处理器。双方一拍即合,“蓝色巨人”第一次选择外界产品作为自己机器的重要零件。IBM设计、英特尔提供处理器的这款PC很快风行,电脑由此而开始大规模的进入普通家庭。   为IBM提供芯片,让英特尔在存储业务逐渐萎缩的情况下保持了高速发展,1983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1.2亿美元。自此,英特尔杀出重围,获得了发展的春天。但在当时年赢利超过66亿美元的IBM眼里,英特尔就是家零件供应商,仅此而已。   1987年初,摩尔和格鲁夫在为1986年的《年度报告》做记录工作时,双双露出久违的笑脸:“1986年终于过去了。”两人高兴的是英特尔终于冲出死亡之谷——1985-1986年,工厂被关闭,员工被裁减,1986年公司亏损高达1.73亿美元。1985年的一天,格鲁夫实在无法忍受了,他问摩尔:“如果我们被开除,董事会委任新的首席执行官,你觉得他会怎么做?”摩尔马上回答说:“他会放弃存储业务。”格鲁夫目不转睛地盯着摩尔说:“那为什么我们不主动推开这扇门,自己来做呢?”英特尔终于下了决心。1986年,公司提出新的口号:“英特尔,处理器公司”。   处理器发展史是英特尔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在英特尔业务全面转型处理器之后,它遭遇了更多的竞争对手,并在与对手的较量中成长起来。英特尔如何在赶路与探路中保持一路向前?   世界从此386   80286为主角的阶段是英特尔相对轻松的时期。当时,苹果推出了个人计算机,它采用摩托罗拉6502处理器,但IBM则选择了英特尔,IBM的份量和支持让英特尔的业务一度顺风顺水。80286是英特尔用时3年设计出来的,10万个晶体管的复杂线路图完全人工设计,其性能达到了8086的3倍。继第一代IBM PC采用8088并大获成功后,IBM第二代PC采用了80286。一年之内,这种PC的销量就占到了所有PC销量的70%,80286成就了IBM。   开放的力量开始凸显,英特尔与微软联手成就了PC业的神话。英特尔当然可以把80286向其他客户出售,微软PC-DOS和MS-DOS也同样如此,即使是IBM设计的BIOS,也被其他公司运用逆向工程推出了替代版本。IBM PC兼容风兴起,只要有80286处理器和微软DOS,设计与IBM PC兼容的PC并非难事,用户能够使用所有为IBM PC开发的应用软件。标榜“彼此兼容、自由竞争”的PC工业模式逐渐向全球复制。   80286为英特尔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也引来了同行企业的关注与竞争。AMD就是在这一期间走上了PC处理器道路。IBM提出“第二货源”的条件,以规避供货风险。AMD在1982年通过开发外围芯片与英特尔达成的“交叉授权”获得了技术授权。与英特尔合作的西门子、Harris以及富士通等企业,也都通过支付权利金的方式获得了技术授权。   80286是英特尔推出的最后一款16位处理器。而后,英特尔就开始研究32位处理器80386。从16位过渡到32位,看似顺理成章,可当时英特尔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IBM给英特尔泼了一瓢冷水,当时的大型机是32位计算,IBM认定32位应该是大型机的领域,用户也普遍认为,个人计算机在16位上发展就足够了。真的足够了吗?英特尔还是坚持设计与与16位完全兼容的更为先进的32位处理器。1985年,获得空前好评的80386问世,它的晶体管数量比286增加了1倍,速度不仅是80286的3倍,也是当时市场上其他32位处理器速度的两倍。同时,它还是当时唯一与原来16位软件兼容的处理器。摩托罗拉此前已推出了32位处理器68000。   1986年9月,纽约市IBM区域中心,灯光闪烁,康柏公司的销售员在台上激情飞扬地宣传着他们的新产品——采用了下一代英特尔80386芯片的Deskpro 386加强型台式机,这一产品比IBM PC最强的机器运行快好几倍。然而,出于大型机利益考虑,IBM拒绝采用80386。IBM热衷于开发基于专有的微通道技术的286电脑和专属的16位操作系统OS/2。IBM是十足的巨人,弱小的英特尔担心,没有IBM支持的80386会成为主流吗?80386遭遇了市场的冷落,也暂时让英特尔的热情降温了。   业界支持是在一年后突然涌现的。80386成就了康柏,也成就了ALR和Acer,它们探到了洗牌的契机。1989年,摩托罗拉的68000开始被逐渐舍弃,而80386则不仅被广泛用于个人计算机,也被许多人用于运行UNIX和Xenix。微软推出Windows 3.0之后,二者搭配更预示了80386时代全面来临。市场标准在IBM缺席的情况下形成,这在业界还是第一次。   1988年4月3日,《纽约时报》撰文说:“个人计算机行业和华尔街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过去,整个行业围绕IBM实现标准化。而现在,PC产业逐渐被圈进了英特尔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正是英特尔痛苦的业务转型期,80386的成功让英特尔不可预知的未来出现了亮色。也正是80386的热销,英特尔的制造能力受到考验。自1989年开始,英特尔持续投资建厂,到1994年基本突破了产能限制。AMD也在1990年首次推出了与80386兼容的产品。从此,英特尔不再是只与自己赛跑,它要直面竞争者的追赶与超越。   1995年10月3日,瑞士日内瓦帕雷斯波会展中心,南非时任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结束演讲后,身穿棕色西装、别着别致胸花的英特尔CEO格鲁夫精神抖擞地走上第七届世界电信博览会的主席台,首次代表计算机行业发表演讲。以往,代表计算机行业的往往是IBM、康柏(已于2001年被惠普公司收购)、苹果等电脑巨头。这标志着,英特尔已正式成为计算机行业领袖,它的动态将代表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从陷入死亡之谷到成为行业领袖,英特尔如何完成跨越?   两级扩张   英特尔逐渐扩大x86处理器的应用领域是从奔腾(Pentium)时代开始的,那是上世纪90年代,由此开始了更为快速的技术演进。时值今日,从冲击千万亿次的高端处理器芯片,一直到超低功耗的超移动处理器,英特尔正在囊括更多领域。   1993年Pentium处理器发布时,RISC优势论还在盛行,Sun仍然是英特尔的主要对手。Pentium采用的超标量技术就是针对RISC,提升指令执行速度的一次架构创新;Sun也抱有同样想法,它也试图这样提高下一代SPARC的性能,只看谁能拔得头筹。这个架构创新是无法从大型机上参考设计的,一切都要从头摸索。   300万个晶体管、全新的功能让Pentium设计困难重重。刚问世的Pentium处理器体积庞大,速度也仅为66MHz,后来经过改进,缩小了体积,同时运行速度也提升到了100 MHz。英特尔再次在与RISC的较量中占据了优势。可另一个可怕的敌人又出现了——IBM、摩托罗拉、苹果共同组建了POWER联盟,苹果在放弃摩托罗拉处理器后,采用了POWER处理器。然而,销量最终还是使胜利属于Pentium。在1994年的销量统计中,Pentium约为POWER的10倍。   1995年,Pentium Pro问世,它革命性地采用了动态执行和独立双总线控制。更重要的是,这款处理器不仅用于个人PC,也开始用于伴随互联网兴起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后续产品上市使英特尔的业务具备了向新领域扩展的可能,后续的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4都是如此。作为Pentium产品线的高端产品,至强品牌被引入,它被明确定位于面向中高端企业级服务器、工作站市场。   在PC处理器薄利多销的同时,向赚钱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市场提供高利润产品几乎是英特尔的必然选择。在1997年,摩托罗拉转产、IBM转型等一系列的事件,也间接促进了英特尔在微处理器行业霸业的初步形成,它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后续较量中,AMD也成为最令英特尔困扰的竞争对手。AMD推出的K6系列处理器目的就是狙击Pentium系列,尤其在AMD的K8处理器在IBM帮助下“退烧”之后,AMD还曾经一度抢走了x86桌面市场及服务器市场不小的份额。   在2000年Pentium4面世时,摩尔定律主导的半导体创新已经发展到了4200万个晶体管,其NetBurst架构的设计目标是适应更高主频,此时的消费者习惯于以频率为唯一考量,高性能成为主题词,AMD也开始跟随英特尔共同创造主频神话。   推动产业奔腾   推广互联网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计算机的使用门槛必须降低;第二,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必须通畅;第三,有更好的操作系统。英特尔决定解决它们。   首先,围绕着处理器,英特尔制定大量的标准,倡导“即插即用”。当时,各厂商计算机差异很大,硬件难以兼容,一个鼠标插错位置都可能导致整台计算机被烧毁。当时在清华大学担任讲师的洪力说,他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告诉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而不是讲解计算机的知识。   很快,英特尔即插即用的概念受到了市场欢迎,如USB接口等很快流行起来。不仅如此,英特尔还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PC产业以及电脑教育,让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并且使用电脑。被称为“圣诞老人”的英特尔教育部门就是在当时成立的。这个部门直属贝瑞特领导,每年大约要支出1亿美元,用于支持全球边远落后地区的教育。根据英特尔中国区教育事务总监朱文利介绍,这些经费不与销售挂钩,纯属公益性质,坚决不允许英特尔市场部门从中牟利。其次,设计新的网络服务器,制定新的网络标准。英特尔引入奔腾芯片设计功能更强大的服务器,并直接参与制定了以太网标准。   第三,联合微软。计算机的应用需要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这让微软和英特尔成为天然的盟友。英特尔开发功能强大的奔腾II芯片之时,微软十分默契地推出了划时代的操作系统Windows95,能完美地实现芯片功能。二者的经典合作使得互联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英特尔的推动下,互联网以及世界的PC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1995年10月,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南路10号,联想总部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刚担任英特尔中国OEM销售经理不久的杨叙来到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杨元庆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对后者说:“互联网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引进英特尔奔腾芯片,普及新型电脑,可以对整个行业进行洗牌。要迎接这个时代,是联想和你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次年,联想发动了奔腾攻势,并启动了“万元奔腾”计划,中国PC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全年PC出货量达到175万台,比前年上涨52%。这也带动了PC在中国的发展。   1995年以前,中国的PC市场主要由国外巨头把持,170家本土厂商年销售量不到20万台。随着英特尔对联想、方正、同方、浪潮等的扶持,中国本土厂商一路高歌。如今,国内市场年销售量达3700万台,其中本土厂商占7成以上,联想甚至成为了国际上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   英特尔对中国的支持,不是简单地转让技术,而是站在产业的高度,更多注重对本土人才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打造产业生态圈,英特尔与国内厂商展开合作,中国PC产业成为所有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就曾经表示:正是因为英特尔的帮助,中国的PC产业在技术上与国际最先进水平同步,与世界齐步走。   通信进退   硅技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计算与通信融合的主要力量,它当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IT技术发展。英特尔前CEO贝瑞特在2002年年初表示,如果他能成功地将英特尔带入通信领域,那么英特尔未来10年将是辉煌的。而英特尔在当年IDF上提出的“扩展摩尔定律”,也是试图将摩尔定律从计算领域延伸到通信领域。然而,在这一市场上,英特尔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老对手AMD、威盛还有后来者NVIDIA,它还将应对德州仪器、摩托罗拉、高通等老牌厂商。   要进入通信领域,英特尔可以选择从局域网进入,英特尔迅驰平台推动的笔记本电脑应用就是局域网中的“点”;它还可以从广域网进入,英特尔力推的Wi就是“面”,这是IT厂商向相对封闭的通信标准体系发起的冲击。这样做,为的就是围绕英特尔聚合起的生态圈实现在局域网与广域网间的无缝切换。   迅驰就是在计算与通信的交叉点上取得的成功,它主打的无线连接和平台优化,有力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并在与老对手AMD的较量中取得了绝对优势。英特尔最新发布的代号为Montevina的平台已是迅驰的第五代更新,每一代迅驰平台的处理器、芯片组、无线模块的同步更新,都伴随着性能、电池续航时间、无线联网以及支持轻薄设计的全面提升。老对手AMD在推出数代移动处理器之后,也选择走上了平台道路。就在Montevina平台发布前夕,AMD首次推出了直指迅驰的移动平台“Puma”,这将在市场上再次引发激烈竞争,AMD再次向英特尔的优势领域发起了挑战。   除笔记本电脑外,超便携终端也是英特尔布局的重要一步,只是这条路进行得有些坎坷。2006年,英特尔在经过收购并重新培育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耗费6年时间和约50亿美元的手机芯片市场,将Xscale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Marvell,它选择了从ARM路线走开。两年之后,英特尔蓄势重来,只是这一次,它选择了x86路线,以目前体积最小的超低功耗处理器“凌动”主攻7英寸以下的超便携互联网设备MID。威盛推出的“凌珑”、NVIDIA基于ARM内核推出的Tegra处理器也都面向这一市场。   MID与智能手机只有一线之隔,一旦这类设备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并加入通话功能,势必会给手机市场带来重大冲击。英特尔的回归,要应对众多竞争对手。但不可否认的是,英特尔在通信征途上遇到的阻力很大,它已拥有了破局的利器,但要想在多重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尚需一定时日。   开创数字生活   2005年10月20日,在与英特尔公司总部相隔一条街的宾馆礼堂内,英特尔300多位高管紧张地看着格鲁夫。一阵沉默之后,格鲁夫大声宣布:“这一计划是对英特尔价值的最好体现,我完全支持它。”这标志着,英特尔正式开始第二次转型,向数字时代核心企业的目标进军。   在即将离职的时候,格鲁夫郑重地告诉克瑞格·贝瑞特:“我们目前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创下历史最佳。但是,随着整个产业逐步向服务器、低端客户和掌上电脑转移,进一步拓展市场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英特尔开始了新领域新应用的艰难探索。   最早的一次尝试可以追溯到1994年。虽然当时互联网尚未兴起,但是格鲁夫认为芯片在通讯领域潜藏着巨大的商机。既然利用数据交换可以实现通话,为什么不能实现视频通话?一贯认为只要技术上可以实现的话,产品就能获得成功的格鲁夫说干就干。   1994年1月,英特尔隆重推出了视频会议系统Proshare。格鲁夫满心期望这一系统会重演英特尔在PC产业的辉煌,他并未如愿。英特尔投入近7.5亿美元的这个系统后来连格鲁夫自己都不再用了。   看来,进入通讯领域为时尚早,完善互联网应该是正确的吧。1997年,英特尔推出更强大的奔腾II处理器,以提供更好的上网体验。沉浸在新芯片兴奋中的英特尔依然没有等到预想的效果,反而遭到13%的利润降幅,比经历奔腾缺陷风波的1994年更严重。贝瑞特不得不承认:“我们忽略了低端市场需求的增长,因此被它打了个措手不及。”   此时,习惯了以技术指挥世界的英特尔对市场的认识依然不够深刻。在1999年给股东们的信中,摩尔、格鲁夫和贝瑞特满怀信心地写道:“我们正改变着英特尔,力图把它从PC行业的中心打造成未来互联网经济的中心。”   英特尔从此走上多元化道路,接连推出15款针对不同领域的奔III微处理器;以6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12个公司,大部分是互联网和通讯公司;向350家有关公司投资近80亿美元……   这一策略分散了英特尔在传统微处理器领域的力量,竞争对手AMD逐渐逼近。2000年,AMD推出的Athlon(阿斯龙)芯片性能超过奔腾Ⅳ,得到市场欢迎,一举占领全球个人电脑处理器市场17%的份额。   无奈,2001年,贝瑞特取消了家用电器部门、流媒体部门和电子商务部门,并减少了对英特尔在线服务的进一步投资。与此同时,他将公司重组为三个部门,即PC和服务器部门、网络设备部门和手机部门。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英特尔的下滑。2001年,英特尔遭遇了15年来第一次销售额下降,利润仅为13亿美元,比2000年下降88%。   英特尔终于意识到:进入数字时代,计算、通讯和娱乐正变成消费者重要的需求,但英特尔的优势在于微处理器,战略应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不仅仅看重技术,还看重体验,技术需要与市场更紧密的联系。   2005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英特尔秋季IDF大会上,贝瑞特宣布放弃研制4GHz 奔腾Ⅳ处理器的计划。市场出身的欧德宁正式被推向台前,他将把英特尔带向何方?   移动互联网“芯”动力   从联想的K800,到摩托罗拉刚刚发布的Razr i,英特尔这个名字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手机产品的参数表上,如果说在PC市场,英特尔是当仁不让的行业大佬的话,那么在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设备领域,英特尔还只能算是新军和一个追赶者。在ARM成为主流选择的当下,英特尔想要复制自己在PC领域的成绩与无可比拟的影响力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那么这一切是否真的能如英特尔所愿,未来的移动芯片市场将会有怎样的状况与格局呢?   2008年1月22日,英特尔公司总部的诺伊斯大楼4楼,温暖的阳光欢快地洒在贝瑞特脸上。这个身材高大的老人一脸满足:“我想他(欧德宁)的成绩单是让人满意的。”他对英特尔的转型给予了充分肯定。   1年前,贝瑞特可不一定这么认为。   2003年,贝瑞特将CPU、无线模块和芯片组打包,内含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无线局域网集成等多项技术。名为迅驰的这一打包方案大受欢迎,接下来的几年里,迅驰横扫了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并且让这个原本只有少数厂商问津的高端市场,变成了PC领域最大的增长推动力量。   欧德宁决定,将“告别单一CPU,拥抱平台”这一战略复制到其他产品线上去。   2005年1月开始,他推动英特尔架构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打破了按产品线划分的传统,将英特尔的业务重组为移动事业部、数字企业事业部、数字家庭事业部和数字医疗事业部,并先后出台了Viiv(欢跃家庭娱乐平台)和vPro(博锐商用平台)等一系列平台解决方案。   然而,2006年第一季度开始,英特尔收入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滑,净利润委靡不振。欧德宁太希望实现变革目标,而忘记了英特尔的立身之本——芯片。连续6年没升级的Netburst微处理器架构终于让用户厌倦了,他们纷纷投向能耗更低、兼容性更好的AMD皓龙芯片。   欧德宁不得不对英特尔的转型重新考虑。他砍掉所有与计算机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无关的业务,迅速推出更快、更强的芯片而夺回市场,平台战略隐居幕后。事实再一次表明,市场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才是英特尔的王道。   2006年6月,英特尔推出首款基于“酷睿”(Core)架构的服务器处理器——它们能耗低、性能强、体积轻小。从单核、双核到四核,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一年半内,英特尔推出的酷睿处理器产品至今已达50余款,正式终结了Netburst微体系架构长达6年的历史。英特尔推出新产品的能量与速度,令整个行业和众多用户重新看到摩尔定律衣钵传人的力量。   在技术领先的同时,英特尔并没有忘记寻找新的市场,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企业。针对商用机的博锐(vPro)发展下来了、面向娱乐的个人电脑提供更新版的“欢跃”计划开始了。2008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IDF大会上,推出划时代的通讯产品:MID。这依旧是一个多种技术集合的平台,比笔记本电脑小、比智能手机功能强。工作、聊天、娱乐甚至是医疗,无所不能。   王者归来   事实上在移动芯片领域,英特尔早在2003年就已经进入到手机市场,当年推出的PXA800F采用单芯片无线互联方案,在基本的手机功能之外,也已经提供了无线上网和音乐播放等应用,包括312MHz主频的XScale微处理器在内,PXA800F的整体看起来比较完善——虽然当年因为智能手机本身也还尚未成气候,让英特尔没能大展拳脚,但在这当中就已经能够看到英特尔的理念以及他对产品的想法,这也影响了英特尔此后吸收英飞凌等部门,重新组建移动通信部门(2011年12月),打造自家X86架构处理器来推进自己在手机领域的战略。   英飞凌的无线事业部此前在包括基带处理器、射频收发器芯片、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单芯片解决方案等领域都在行业领先,它将帮助英特尔进一步完善各环节的整合与兼容(在纳入英飞凌之后微软的一系列收购也同样将在整合当中发挥效果,比如专注于LTE技术的德国Blue Wonder以及McAfee等)。而对于早在2003年就已经进入到手机市场的芯片霸主英特尔来说,如今却以一个新人的姿态来重新布局移动市场,这似乎很有玩着即将归来的意思。   今年年初的CES和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英特尔宣布重回智能手机市场,并宣布联想、中兴、摩托罗拉、Lava和Orange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已经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内,Lava和联想均正式上市推出了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不过从实际市场表现看,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联想首款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K800销量不佳,甚至已经停产的传闻,更给中兴、摩托罗拉即将发布的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尽管有关K800销售不畅的原因有各种版本,但因其是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与联想合作首发的智能手机,英特尔对此还是给予了很高评价。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张宏旭称:“联想K800的目标用户是追求智能手机性能表现的发烧友,其中视频、游戏的功能很强大,甚至有的用户使用后认为,性能和体验超过了苹果iPhone。”虽然张宏旭的这番解释让业内对于定位在小众市场K800销量不佳的质疑变得无足轻重,但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双核已经成为主流,四核渐成趋势相比而言,英特尔针对智能手机市场的芯片尚处在单核阶段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否意味着英特尔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还落后于对手呢?   对此,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节在解释中称:“英特尔的单核采用了独有的双线程技术,这在实际测试中的性能表现超过了友商双核,甚至是四核的产品。而且重要的是,核数之争这在之前就在PC和服务器市场发生过,而结果证明,核数并非是决定相关设备性能的关键。”对此,业内相关人士也认为,英特尔之所以在双核流行,四核跟进的智能手机市场固守单核,与其在功耗上的软肋不无关系。如此看来,英特尔引用单核双线程的技术策略则似乎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终端产品还只是联想和摩托罗拉的少数款式,但英特尔手机芯片的脉络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看到。首先,明确X86架构之后,英特尔在芯片产品上可以实现技术的统一与延续,从Medfield采用的32纳米制程向22纳米迈进、工艺的进一步提升等将很自然地进入到摩尔定律的流程,英特尔将有可能在未来短时间当中迅速完成高中低端整条芯片产品线的打造(面对的产品自然是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所有移动设备);同时英特尔在PC端的资金支持能够有力地支撑自己在移动市场上的快速推进,这样的底气是其它很多移动芯片商所不具备的。   此外,英特尔将移动设备与PC的整合也令人期待,Windows 8系统的全面上市,从超极本到平板电脑将开始的新一波技术革新,英特尔在当中当仁不让的处于核心的位置,不仅Windows平台的积累、应用程序的支持将能有更多的看点,PC芯片和移动芯片在技术结构上相互补充和促进,这让英特尔芯片后期的发展加速度会非常可观。   能否后发制人   所以从目前来看,英特尔在两方面还保留了非常大的上升空间。第一来自制程工艺,从32纳米到28纳米,未来还有14纳米、10纳米,这样的趋势让人期待,英特尔也有足够的底气来快速推进这样的技术革新。早在今年上半年,ISI集团的分析师萨米特·德翰达(Sumit Dhanda)就表示过对英特尔路线规划的期待——“从英特尔未来两年的规划图可以看到,对于制程的推进速度比其它厂商快得多”,目前英特尔以单核高性能来保证能耗控制,未来将在此基础上缩小芯片,更好地参与到竞争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RM阵营在28纳米制程上的进度并不是那么的完善,良品率太低始终是个问题,这给了英特尔方案足够的生存空间,也成为英特尔方案的突破口。   另一个方面在于英特尔还有很多“隐藏技能”没有发挥,除了Windows 8系统将带来新一波洗牌,可以帮助英特尔更好地打通PC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英特尔研发与工艺方面的“后劲”之外,此前收购的英飞凌还没有发挥足够多的作用,要知道英飞凌的无线事业部此前在包括基带处理器、射频收发器芯片、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单芯片解决方案等领域都在行业领先,它将帮助英特尔进一步完善各环节的整合与兼容(在纳入英飞凌之后微软的一系列收购也同样将在整合当中发挥效果,比如专注于LTE技术的德国Blue Wonder以及McAfee等)。   另外,英特尔还有一个3D芯片方案(将多个芯片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芯片,实现提升计算速度的同时降低耗电量的目的),这被认为是解决功耗问题一个很值得期待的方案,在目前的英特尔X86手机芯片上还没有搭载。这也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遐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