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沙漠如何变红?] 韶关红沙漠
 

[沙漠如何变红?] 韶关红沙漠

发布时间:2018-12-26 04:38:12 影响了:

  《红色沙漠》是如何变红的,是安东尼奥尼人为涂抹的结果,它的可信和可疑是等同的,也是互相消解的。      1 虽然是荒芜的象征,沙漠也有着难以替代的美。那在灿烂骄阳下的漫漫黄沙,金黄,浩瀚,随风舞动,每一分钟都在变换的形态,像海洋,像河流,永远都不是同一片。而与风同在的弥天沙尘,遮天蔽日,改变了人们通常印象里的日月星辰。
  在怎样的情境下,沙漠可以变成红色的呢?按一般具像的可能,就是黄昏和清晨时分,朝霞或夕阳的血红色将大漠染成。
  在没看《红色沙漠》之前,我以为它是像《黄土地》一样的充满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影片,该是关于红色、关于沙漠的咏叹调。待到看了影片,才发现那红色是来自心脏,那沙漠也是来自人的心灵。是一个病态女人眼睛里的感情世界,空虚、迷惘、孤独、患得患失,试图寻求救助和理解,但终归还是徒劳。她的心和周围所有人的心,浸泡在现代文明丰富的物质液体里,看似充满华彩、充满营养,其实已彻底迷失,犹如寸草不生的荒凉沙漠。这让我有种莫名的惶恐,无聊,失语,浑身乏力,乃至绝望。
  
  2 一般说来,如果某个女人有些神经质又恰好颇有姿色,那么,她很容易成为好色男人觊觎的对象,对男人来说,这样的女人既容易上手又不必承担什么责任。《红色沙漠》中的女主角朱莉娅娜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的丈夫乌戈是个大工厂的工程师,儿子瓦莱里是个小学生,一家三口居住在临海小镇上。由于工厂林立、污染严重,景色优美的沼泽地已变成了“红色沙漠”。在现代工业的巨大阴影压抑下,丈夫忙于工作,儿子渐渐长大,无所事事的朱莉娅娜整天心神不定地到处闲逛,像惊弓之鸟,变得越来越神经质,对周围一切都感到惶惑。正在这时,她认识了丈夫的老朋友科拉多,科拉多的父亲是丈夫乌戈所在工厂的老板,后来移居米兰。此次,科拉多来到这个海边小镇是想招一批工人随他去南美开工厂。起初,朱莉娅娜并没有对科拉多产生特别的兴趣。倒是她的缺乏激情的懒散而孤独的气质,让科拉多觉得新鲜好奇。
  很快,科拉多跟踪朱莉娅娜到她尚未开张的商店门外,朱莉娅娜孤独而失魂落魄的样子极大地吸引了他。在一次聚会时,科拉多、乌戈、朱莉娅娜和几个商界朋友相约在一条小河旁的钓鱼房里。在吃喝玩乐中,谈话也就无所顾忌,随着情绪升温,男女间也开始动手动脚,淫糜的气氛越来越浓,酒色渐疲之后大家相拥倒头而睡。第二天,丈夫乌戈出差去了,朱莉娅娜便独自去找科拉多。朱莉娅娜向科拉多倾诉说,她曾遭遇一次车祸,但丈夫竟然没有从伦敦赶回来看她,这使她当时就想到自杀。朱莉娅娜绝望地告诉他,自己的病并没有治好,并且永远也不会好了。两人互诉衷肠,最后情欲勃发一起上了床。
  安东尼奥尼当然不想把压抑中的―对男女的越轨演绎成一般意义上的偷情,事实上,越轨之后,两人都受着良b的谴责,科拉多成了偷朋友妻子的背德小人,而朱莉娅娜则成为对丈夫不忠的xx。两人都有着深深的自责,最后,科拉多默默地离开了朱莉娅娜,只剩下她在烟囱、废气、污水、黄烟的包围中,拉着儿子漫无目的地走着。
  3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兴奋点,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里,他最热衷的是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其背景设置在西方后工业社会,这几乎成为他影片的“主旋律”,尤其集中在他前期的作品里。
  “感情三部曲”的《奇遇》、《夜》、《蚀》里的三个女主角与《红色沙漠》中的朱莉娅娜几乎可视为一个人的原型。她们共同具有的孤独、漂泊、迷惘以及强烈的空虚感,都是现代社会人异化隔膜的心理现象。本来,这些感受和体验属于心灵世界,与病理没有关联,其真实性和深刻性均来自于此。但在《红色沙漠》中,安东尼奥尼竟将朱莉娅娜的所有异化感受指向了车祸后遗症,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病人。现代人“没有感觉”的精神症状就成了病理现象,这使该片所有对精神现象的揭示全部失去了意义。影片开始,这种病症就有具体的表现,惶惶不安的朱莉娅娜在马路边向一个工人买下一个他已经咬了几口的面包。通过对白,观众了解到,朱莉娅娜曾遭遇车祸,其留下的后遗症一直未能痊愈。这样,朱莉娅娜其后的空虚迷惘以及怪异的举止,越轨偷情,都源自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发现象,那么,所有对后工业社会人的异化解析,都成了没有典型意义的临床展示,且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深入的呈现。
  《红色沙漠》摄制于1964年,被人广为津津乐道的是该片对色彩的奇特运用。有西方评论家称它的彩色具有一种“丰盛的、令人心神不安的美”,更有人甚至认为,“真正的彩色电影”是以该片为始。实际上,所谓“真正的彩色电影”是安东尼奥尼将自然的彩色变成人为的彩色,以图解自己眼里的生活真实。为了彰显色彩的意义,安东尼奥尼可谓煞费苦心,他用颜料将各种物件重新上色,比如,把外景地上的垃圾堆和小贩货车上的水果喷成了灰色在男女主角偷情的旅馆房间里,让全景中原本褐色的墙壁变成了粉红色:当然,还有石屋、污水沟、凄迷的沼泽、稀疏的松林、绵绵的雾气等等,都被人为地加强了红色。而这些虚幻的红色,最终都指向了荒芜人心的沙漠。
  任何寓意,越是强化,暗示就越彰显,在反复的强化中,就会越来越具有不容置疑的雄辩性。《红色沙漠》是如何变红的,是安东尼奥尼人为涂抹的结果,它的可信和可疑是等同的,也是互相消解的。
  责任编辑/张插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