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银屏公主 [“银屏公主”的舞台遐思]
 

银屏公主 [“银屏公主”的舞台遐思]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5:33 影响了:

   “银屏公主”是秦腔传统折子戏《斩秦英》中的主要人物,正旦应工,向来是旦角的代表剧目之一,很多戏曲演员都曾经演绎过这一个精彩的“银屏公主”。 在秦瑞玲老师的指导下,我排演了《斩秦英》,受到了广大戏迷的喜爱。通过对她的演绎,我对戏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表演上也更趋成熟,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传统的母亲形象
  
   《斩秦英》是秦腔传统本戏《乾坤带》中的一折,在秦腔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这出戏已经退出了戏曲舞台,只留下了这出折子戏。《斩秦英》有着很多别名:《绑秦英》《女绑子》《三拉腔》《满堂吼》等,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久演不衰。
   作为一部难得的行当齐全、唱做并重的折子戏,许多秦腔名家都将其作为代表剧目,李正敏、苏蕊娥、李爱云、刘棣华、余巧云、王玉琴、崔惠芳等数不胜数。我扮演的“银屏公主”,是在秦瑞玲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排练出来的,也得到了其他老艺术家们的点拨。这个角色我之所以把握得比较好,一是因为她比较适合我的自身条件,二是多年一直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就我自己的感受讲,“银屏公主”这个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传统女性形象,不同的是,她具有着双重身份。首先,她是一位身份尊贵的公主,对于詹妃娘娘之辈向来是不予理睬的。其次,她还是一位母亲,有着与天下母亲对儿子的宠爱与呵护。她出生帝王之家,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识礼、身怀天下是其必然具备的良好品性,当得知爱子将当朝太师殴打致死时,她深知事情的严重性:儿子犯王法性命难保,丈夫戍边关若得知此事更会扰乱心神,无论是为社稷,还是为家庭,她都要尽力去解救儿子。只有充分理解她的这两种身份,尤其是母亲的身份,才能体会到她的心理流变,进而理解她的性格特点。
  四种态度:劣子面前的恼怒责备与忧心不安,父皇面前的胆怯慌乱与无奈埋怨,母后面前的撒娇倾吐与温柔求告,詹妃面前的委曲求全与默默期冀,丰富并完美着“银屏公主”的性格。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好这个角色的定位,才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内涵。在真正的理解之后,才能入戏,演绎好一个个细节,将一个有情、有理、有坚持、有忍让的成熟公主形象呈现于舞台之上。
  
   二、 情感的完美演绎
  
  “曲贵传情”,戏曲是以抒情见长的艺术,只有充分发挥这个特点,才能调动戏曲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段,深刻揭示剧中人的内心世界,以诗的激情打动观众。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奇葩,秦腔在以歌舞演绎故事、进行高台教化的同时,更以其深蕴中的情感感动着一代代观众。在戏曲表演中,演员首先品读、理解剧本,通过研究剧情、分析人物,去感受“心之精微”和“灵窍隐深”,理出人物具体的思想脉络。有了具体的感受,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还要仔细分析,耐心揣摩,换位体验,在把握好人物情感变化和情感层次的基础上,用程式语言将剧中人物的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令角色富有立体感。否则,一味模仿只能导致形似神非,观众品来亦是味同嚼蜡。正如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所说,“准确传达的感情,是一切好的戏剧最重要的基础”。
  《斩秦英》中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十分丰富,可塑空间极大。具体到“银屏公主”,更要在理解人物的双重身份,把握人物内涵的基础上,准确并完美地演绎出她的内在情感。
  戏一开场,太宗正忧心边防战事,詹贵妃哭诉太师被秦英打死,太宗震怒,要银屏公主绑子上殿,于是有了“银屏女绑劣子泪如雨洒”这段唱腔。可以说,面对儿子闯下的滔天祸事,她“骂一声小秦英,儿多事的冤家,儿爷爷临潼山救王圣驾,儿的父招东床尽享荣华,詹太师府门过道锣敲打,你竟敢打太尉命丧黄沙,他女儿坐西宫陪王伴驾,满朝中文武臣谁不怕他,小奴才你一死能值多大,儿的父在边关怎把敌杀”,这期间她的情绪起起伏伏,内心几经波澜,直至越说越气,责问儿子不怕死吗?儿子虽然不怕死,可是做母亲的却不能眼看着儿子xx。对儿子秦英的恼恨与生气,对事态发展的焦虑不安,对儿子性命不保的忧心忡忡,这些复杂的情感都要在行腔中体现出来,而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昂的情绪,洪亮的嗓音,而不讲求韵味和美感,是无法将一位贵为公主的母亲的复杂心理准确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唱腔,在程式动作中,欲打又不忍,唯有连连叹息,都是为了更准确自然地表达出她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
  待她上殿来,在父皇面前认罪求情,希望能从轻处置,却换来斩首的判决,她又惊又急,几至昏厥,天旋地转中,急忙找来母后说情。有母亲的支持,有救子的强烈愿望,她在金殿上列举前朝的例子,希望父皇能饶恕秦门唯一的儿郎。而詹贵妃又不能容忍老父冤死,两人各执一词,太宗夹在中间颇是为难。一时之间,金殿之上哭声四起。银屏公主哭“我的儿”,詹妃哭“老爹爹”,“娘哭儿女哭父好不惨伤”。作为有名的 “哭”戏,这一段在唱腔上用了独唱、轮唱、重唱等花腔艺术手法,煞是热闹。而同是哭,银屏公主的哭却要有别于詹妃,旋律优美的“拖腔”哀婉缠绵而又荡气回肠,配合以神情体态,将一个就要痛失爱子的母亲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够随着她的“哭”沉浸到那样一种情境中去。
  到此刻,太宗已经有意赦免秦英,于是嘱意银屏向詹妃敬酒求情。詹妃乃西宫娘娘,父皇的妃子,银屏公主龙生凤养,向一个自己平时不屑之人口称姨娘,虽然不甘,但是却不得不放下身段。为了表示她的委屈与为难,这里敬酒敬了三次:第一次,以袖遮面勉勉强强将酒杯敬到贵妃面前,孰料贵妃丝毫不领情;第二次,小心翼翼地去敬酒,贵妃依然冷哼以待,银屏不觉又羞又恼;第三次,整理情绪,丢弃自己的清高,口称姨娘把情说。而这一声“姨娘”脱口真是相当不容易,第一声只得一个“姨”字,低不可闻。第二声,“娘”字几经酝酿,在喊了出来之后貌似突兀,却又是合情合理。接下来的大板唱将自己放在晚辈的立场上,“走上前双膝跪哀告姨娘……”这一段唱腔是青年作曲家谭建春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作曲技法,重新创作的,曲调凄美、大气酣畅,真可谓:句句动人,字字含情,腔腔上口。在演唱的时候,要做到行腔婉转,曲尽人情,再加上艺术化的表情和动作,将一个苦苦哀求却又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银屏公主准确地演绎出来,也最终打动詹贵妃,赦免了秦英。
   综观全剧,虽然情节跌宕,矛盾重重,然而其中最吸引人的仍然是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情感,是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虽然古典戏曲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是没有差别的。“银屏公主”的自然与真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情”这一字的重要性。艺术以情感交流为目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而戏曲这门舞台艺术中,还有个二度创作的过程。这就需要二度创作者,尤其是我们演员,要认真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情乃戏之脉,情乃戏之髓”,不管是什么戏,都要把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不同情感和内心的激烈冲突真挚细腻、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才能唱出真情,唱出意境,唱出韵味,从而引起观众的理解与情感共鸣。
   以上是我在演绎“银屏公主”的过程中的一点点想法,对于这个启迪了我艺术之路的舞台形象,对于这位可爱、可敬、内心丰富的唐朝公主,毋庸置疑,我是爱着她的,希望她能够继续存在于我们的戏曲舞台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她,了解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