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藏北西部的本教村落文部:文中的村落指的是
 

藏北西部的本教村落文部:文中的村落指的是

发布时间:2018-12-28 04:54:40 影响了:

  文部村落的石屋矮门。   1994年夏,我随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谢小晶引领的摄制组一行去藏北拍摄民俗文化专题片,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民俗学会主席塔热・次仁玉珍是个藏北通,她带我们去了藏北西部尼玛县境内的文部村,一个让我们心动的古老村落……
  
  古老村落
  
  文部很美,就像世外桃源,美得令人心醉。它位于藏北尼玛县西部大约 250公里左右的当热雍措湖畔。据说“文部”的意思是牛奶泡。
  当我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马上联想起本教对世界起源的一个有趣说法。本教有一部经文叫《什巴卓浦》,这部经书相当于大藏经,据说是由象雄文译成藏文的。在这部经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世界起源的记载,说世界是由5种本原组成,而这5种本原都是卵。露珠和雨也从这5种本原中产生出来,形成了海,一个膨胀形气泡跳到其中一种本原――蓝色光卵的表面,破碎后,出现了一个青蓝色女人,她和桑波奔赤法师没有点头没有触鼻的结合,生下了野兽、畜类和鸟类;他们低头触鼻的结合,生下了9个兄弟和9个姐妹。这些兄弟成了世界的九男神,这些姐妹成了世界九女神。这对夫妻及其他们的18个子女形成了本教众神的祖先。
  气泡和卵接触生成人,这在本教经书中并非一处,文部为什么叫牛奶泡?文部人的祖先是不是这气泡和某种本原卵相触而生?尽管我没有看到相关的材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信奉本教的文部人相信他们是象雄古国的后裔,在他们的经书上记载着连他们自己都不认识的象雄文。
  像神秘的玛雅文化一样,象雄文化也非常扑朔迷离。在公元七世纪吐蕃帝国不可一世地向外扩张的时候,纵横捭阂于西藏的西部、东部,古老的部落联盟――象雄王朝顷刻土崩瓦解。
  象雄王朝的消失成了千古之谜。
  没有人知道象雄古国诞生于何时?只知道她灭亡于吐蕃帝国崛起时。
  没有人知道象雄古国的大食文、玛尔文从哪里来?只知道她比藏文的历史更久远。
  没有人知道象雄语是怎样的语言,没有人知道象雄人从那里来,没有人知道象雄人的历史。
  很多学者都在探索象雄文化,但至今最肯定的回答依旧如故,象雄是个谜。
  我们自然很想搞清楚文部和象雄的关系,于是特别采访了文部村民公认的有学问的僧人典金南杰。他是文部寺的僧人,还是位画师,11 岁出家,今年68岁,老家是丁青人,年轻时朝圣路过这里,被这里所吸引,留下来落户,就这么着一住就是40年,还成了家。
  我们来到他家,这位老僧正在念早经。我们向他请教象雄文字的起源。他说:“在象雄文字之前还有一种文字,比象雄文字还古老的文字。“他说着,将几种文字的经文摆放排列起来,“这是玛尔钦,这是玛尔琼,这是达克塞。达克塞就是那更古老的文字。”
  回到北京后,我请教了藏学中心的本教专家才让太先生,他说:“本教认为文字的创始人是敦巴辛饶。最初是40多个字母,由这40多个字母发展成大食文,藏语叫‘达克塞’。大食文中有两种邦体文,一种叫‘邦钦’,一种叫‘邦琼’。后来,又从邦体文演变为玛尔文,玛尔体文中也分两种,一种叫‘玛尔钦’,一种叫‘玛尔琼’。这就是象雄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历史。”
  我们没有找到文部与象雄历史相关的更多实证,但是,当考察完文部村后,给我留下的整体印象是文部村庄很古老,文部人很可能是象雄古国的后裔,但她究竟是否,也许永远是一个谜。
  文部村的孩子们。
  
  文部村独特的民居建筑
  
  第一眼看文部村的民居建筑,觉得它很特别;第二眼再看,觉得它很艺术;第三眼细看,觉得它内涵很深,沉淀着古象雄文明的斑斑点点。接着凝神久视,浮想联翩,想起了北京的四合院,想起了北京的胡同。然而,令我们感叹的是,文部村的建筑艺术要比老北京的建筑艺术早诞生了一千多年!
  文部村的民居建筑全部是用石头建造的,村里有一条主街道,街道两边是民居,左边的民居坐落在火山上,右边的民居依偎着当热雍措圣湖。建筑排列井然有序,每一排建筑之间又有一条胡同,胡同的路面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头铺成的,整个设计和建造颇具匠心。
  文部村背靠活火山,经常遭到地震的突然袭击,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告诉我们,他们的房子从来没有遭受过毁灭性的灾难,总是只倒塌一半,而且还是不睡人的那一半。
  为此,文部人相信这是达尔果神山和当热雍措圣湖的保佑与赐福。每一次地震后,他们都依照老样子把倒塌的房屋再垒起来,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一次次修下去,无论谁劝,都不肯迁徙到安全地带重建新村。我们只能猜想,是不是文部民居建筑的结构很独特,具有防危渡患的抗震性能呢?
  文部民居建筑最特别的是它的门,每家的大门也好,二门也罢,都十分低矮,进门时一定要弯腰,否则就会撞头。据说这和古俗有关,是为了防止行尸闯入室内而特别设计的。次仁玉珍对我说,她从一些见到过行尸的老者和天葬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说起尸多发生在人死后的3-7天内,正因为这样,在这段时间死者要放置在家里,不能送往天葬台。起尸事先都有预兆,面部膨胀,肤色呈紫黑色,毛发上竖,身上起水泡,然后缓缓睁眼坐起来,接着举手直直朝前跑去。所有起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讲话,不会弯腰,不会转身,连眼珠子也不会转动,只会直盯前方,挺着个僵直的身体往前跑。民间还传说,如果某人被起尸摸了顶,会立刻死亡。所以,在原始时代灵魂崇拜的精神氛围中,人们为了预防起尸冲入家里,给活人带来不幸,便根据起尸不能弯腰的特点,为房屋专门设计修建了矮门,起尸撞到门框倒地后就起不来了。
  当热雍措湖。
  
  当热雍措圣湖与达尔果神山
  
  文部人就生活在活火山旁边,火山何时喷发,没人知道,但从山上留下的大片硫磺石看,历史上这座活火山曾经喷发过。生活在一座随时会闹脾气的火山旁,文部人不仅不感到丝毫恐惧,相反,他们认定住在这里是一种福分,他们相信当热雍措圣湖与达尔果神山是他们的保护神,时时在保佑着他们。正因为有着这一强烈的宗教情结,即便他们每年都要遭受一次甚至多次地震袭击,但也不肯离开这块他们认定的人间天堂。
  文部村确实是个景色迷人、气候温暖的伊甸园,虽然地处藏北,却不那么寒冷,在这里我们根本不需要穿大衣。藏北地区的气候无法生长青稞,但在这里却种植着藏北牧区罕见的青稞,而且长势很好,每亩单产竟达 400斤。
  当我们问及此事时,文部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这里的土地不长青稞。每年牧民都要用羊驮着食盐到遥远的农区交换青稞,人的脚板走烂了,羊的背驮烂了,驮回的粮食却寥寥无几。
  路经文部的牦牛运输队。
  达尔果神山和当热雍措圣湖这对夫妇看到此景深感不安和痛苦,于是,达尔果山神远征曲水,抢到一袋青稞。他背着青稞口袋一边与众山神激战,一边向外突围,不料装青稞的口袋被一箭打漏,待达尔果山神策马跑到他的妻子――当热雍措湖畔的时候,这袋青稞只剩了一小把。他把青稞撒在湖畔,由他的妻子用乳汁浇灌,精心培育。从此,文部的土地上长出了茁壮的青稞。
  为了感激达尔果神山和当热雍措圣湖的恩赐,文部人自古沿袭了这样一个习俗,每年春播前要用青稞酒祭祀神山圣湖,秋后要用当年收割的最上等青稞酿造的青稞酒再次祭祀。
  
  向左转动经轮
  
  文部村是我们在藏北西部漫长的拍摄线上见到的惟一信仰本教的村落。在文部村村头有一间转经房,里面安放着一个巨大的转经筒,我们第一次去那里拍摄的时候,看见一位瞎眼老太太坐在转经房的地上,默默地向左转动着经轮。之后,我们逗留的几天里,无论什么时候路过这间转经房,都看见她坐在那里不停地向左转动那个庞大的转经筒。
  这是我们在文部村最先看到的本教直观文化,所有经轮都向左转动。
  有学者说:“本”的藏语原意为“物体”。这也就是说,本教是宇宙万物的宗教,也是最古老的宗教。已有学者惊奇地发现,本教十字向左转经的符号标志和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方向一致,就好像是不谋而合,在藏北西部的日土岩画中意外地发现了本教符号从太阳演变而来的全过程岩画。这至少说明,本教与宇宙文明有着某种关系。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研究能够破译这一切,那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
  传说本教的创始人是敦巴辛饶。本教的基本经典有《甘珠尔》108卷,《丹珠尔》280卷。《甘珠尔》包括本教始祖的训诫,关于宇宙起源的传说、圣徒传记、祈祷文及其寺院戒律等。《丹珠尔》包括宗教仪轨,对始祖训诫的阐释以及逻辑学、医学、工艺学方面的内容。
  本教的传承方式也很特别,主要是伏藏和口传经文。
  “伏藏”是指本教经典中相当一部分被埋藏在山洞、岩缝里的经文。这些被发现的本教经文构成了本教教义的主要部分。它的发现地包括藏中、藏南和藏北。
  “口传经文”,藏语叫“贡德”,“贡”是心里深处、思想深处的意思,“德”是宝藏、宝贝的意思。权威学者解释它是“心间伏藏,修行者心里自然悟到和说出的经文”。人民把这种能接受口传经文的人看作与几个世纪前的导师有着紧密精神联系的人。导师会显现在他的心传弟子的幻像中,并口授经文。
  我们的向导次仁玉珍说:本教经典“当拉嘎恰”就是一位本教高僧在文部那边的山里修行时看见的幻像口授的经文。
  她告诉我,“当拉嘎恰”就是“当拉颂”的意思,中间描述了一位神女骑着白色的狮子,穿着世界上最美的衣裙,在无数侍女的簇拥下,从天界降到当热雍措中。她传播了使人类幸福的福音,打开了一扇吉祥的大门。她把对人类众生有用的宝物一一从天界请来,然后,一一把他们埋到各地。她把人类众生安顿于各地做不同事情。
  次仁玉珍说:“那描述的场面简直太美了,我们的语言太贫乏,没法儿翻译。当成千上万的神女汇到当热雍措的上空时,万里晴空顿然金光四射五彩斑斓。当她们跟随骑着白狮的神女降至湖底的时候,湖底便成了富丽堂皇的都市。”
  她接着说:“这位高僧将他看到听见的全部都记录下来,使本教的浩瀚经典丛林中又多了一部被记述下来的文字书――《当拉嘎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