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13 16:36:45 影响了:

  摘要: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采用联系教学实际进行的反思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的探索。反思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与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和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教学 情境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中的基础,只相当于初等数学中的基础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反思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数学思维过程。
  “数学反思”这个目标包括两方面:反思数学与进行数学地反思。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会解各种的数学题,更重要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进行“数学地反思”也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基于问题情境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由师生从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反思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对以往“讲授――接受”式学习方式的突破性探索。
  二、合作交流,引导反思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问题明确后,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目标。并且要反思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目的有二: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实现问题的转化)。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开展公平竞争。通常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各一名。
  案例,某校四年六班有4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一一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
  三、实践验证,调整反思
  反思性教学有实验或实践检验过程。也就是说,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仅是内隐的思维活动,而且是外显的实践行为,这样才能确保反思的结果得到检验并使反思性教学越来越具有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假设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他改进措施。
  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我家买了一套新房子,要把客厅和卧室的地面铺成木地板,每平方米木地板200元,请大家帮忙算算一共花多少钱?装修完欢迎你们到我家做客;并适时出现一幅平面图。通过观察,大家发现客厅和卧室都是长方形,需要先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得到才能做预算。于是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装修这件事离自己很近,因此很有兴趣。
  四、开放教学,联系生活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思考,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就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服务。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整、删减或重组教材内容
  如在“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生活中己很少用到分币,教学时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1元钱可以买什么?”让学生“认识元”,知道1元=10角,再“认识角”,最后“认识分”。练习时可适当删去教材中分币的习题,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价格(如一支圆珠笔1元4角等),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兑换人民币游戏、模拟商场购物等开放性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钱币,了解进率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充实教学内容
  首先,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反思教学中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
  其次,加入一些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发展,给学生的创新提供空间。
  最后,适当安排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反思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活动内容。通过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教给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推断获得数学猜想,充分发挥和发展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通过评价来发现问题与不足之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有些教师说的“学生主动了,老师被动了”,所以教师应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多角度、深层次的去审视问题,只有教师自己反思每次课堂的数学教学出现问题,才有可能提高教学水平。
  如果学生形成了反思学习这一思维习惯,并能自觉而为之时,可以说他们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吴中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2]邓光显.对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反思.山东教育,2005,(31).
  [3]陈国忠.小学数学教后反思与再备课.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5,(4).
  [4]王夫明.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宁夏教育,2005,(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