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家长对幼儿涂鸦活动的指导方法】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浅谈家长对幼儿涂鸦活动的指导方法】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9:19 影响了:

  幼儿涂鸦可以锻炼幼儿手、眼协同的活动能力;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情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探讨家长对幼儿涂鸦活动的指导方法,使幼儿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涂鸦期。   家长 幼儿 涂鸦 指导方法
  一、幼儿涂鸦的概念及意义
  1.幼儿涂鸦的含义
  涂鸦是幼儿没有绘画构思和目的,以游戏的形式随意进行划线的活动。涂鸦是幼儿所有的感觉,对外在世界的综合形象,透过心理及大小肌肉的活动而作的自由表现。
  2.幼儿涂鸦的意义
  (1)涂鸦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同的活动能力;
  (2)涂鸦可以促进幼儿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3)涂鸦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
  (4)涂鸦可以提供幼儿想象的空间;
  (5)涂鸦可以促进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发展;
  (6)涂鸦是幼儿认识的反映,情感的抒发,生活的再现。
  可见,如同学会走路、吃饭一样,幼儿学习涂鸦,也是其成长过程当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而成人要更加重视幼儿的涂鸦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二、幼儿涂鸦的指导方法
  幼儿的涂鸦期一般处于1~4岁这个年龄阶段,若想让幼儿能在自由的涂鸦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体验涂鸦的乐趣,为他们的童年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并为幼儿能更好地过渡到下一绘画发展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1.准备工具,支持幼儿自主涂鸦
  幼儿一岁半,甚至更早一些的时候,你给他一支笔,他就会在纸上或其他地方信手涂抹。这个时候,幼儿的涂鸦是无意识的手臂反复运动的结果,处在无控制的涂鸦时期,以单纯的感觉活动为兴趣中心。这样的反复练习,可为日后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涂鸦总是被一些家长视为一种简单笨拙,毫无意义的活动而被忽视。家长们总是希望孩子们能画的再“像”一些,当他们看到孩子随意乱画时便对孩子的绘画能力失去信心,更有家长因为幼儿随意涂鸦弄脏东西而对幼儿加以责备。
  实际上,涂鸦中一个明显的行为就是反复,其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皮亚杰认为,智力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随着幼儿智力一天天发育成长,相应的他的行为也会具有很大的重复性,重复行为对幼儿智力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智力迅速成长的外部表现。当一个婴儿咿呀学语发出没有任何意义的声音时,父母总会为之心喜若狂,那么为什么幼儿最初的涂鸦行为却被成人忽视呢?主要是成人要求太高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要做好其实很简单,等幼儿到了涂鸦期,家长只要为孩子准备好纸张、彩笔和写画板就好了。因为涂鸦期的幼儿一旦拿到工具、材料就会自觉的涂抹了,这样父母不花什么力气,事实上已经大公告成了。
  2.创设环境,促使幼儿轻松涂鸦
  在上幼儿园之前,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是幼儿自由表现内心情感,自主学习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幼儿在涂鸦活动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意愿来选择和表达,那么孩子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内部潜能与个性也就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是把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用笔触表达出来的,而且这些作品也刺激着孩子的眼睛与心灵,使学习建立在自身需要和内在动机的基础上,从而真正内化,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家庭环境,这无疑是促使孩子轻松涂鸦的第一步。接下来,家长应该积极为孩子的涂鸦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正如前面所说,准备好纸张、彩笔和写画板,使幼儿一旦拿到工具、材料就可以自由涂鸦,随时都可以进入到创造的状态。出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在家里的阳台、卫生间、宝宝卧室等地方设置专门的“涂鸦墙”。使幼儿的涂鸦得到鼓励和更大的施展空间,这样幼儿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家庭环境也变得多姿多彩了。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行为,读懂他们的“作品”,不要因孩子乱画而惩罚或制止他们,因为你眼里的“乱画”,也许就是他们的创作。
  3.适时参与,激发幼儿涂鸦热情
  在幼儿的涂鸦期,家长应适时的参与到幼儿的涂鸦活动当中去,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引导。
  在幼儿涂鸦的早期阶段,家长要多多地赞扬幼儿的这一行为,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好棒啊!”“太美了”“送给我好吗?”这些常常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家长还要学会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必要时可以进行专门的庆祝。到了涂鸦中后期家长可以问问他们“这是什么啊?”然后耐心听幼儿讲,还可以做一些记录,帮助了解幼儿的情感和想法,而且必要时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
  4.及时鼓励,增强幼儿涂鸦信心
  鼓励要从幼儿第一次涂鸦就开始,因为幼儿都是喜欢被称赞的。同时,家长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对幼儿点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接下来,幼儿会在不断的涂鸦中,发现划出的痕迹和自己记忆中的某些事物相像,于是重复这些形状,并用它们代表记忆中的那些事物。这个时候,不管他们涂鸦得多么不像,只要他们试图这样做,成人就应大力赞扬。因为这说明他们的涂鸦能力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幼儿年龄还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以在涂鸦过程中,边画边说的现象较多,我们不能全盘制止,要引导幼儿画完再说。当幼儿赋予他们画中的图形现实意义的时候,成人更应给予肯定,为幼儿进入了命名绘画阶段而庆祝。除了口头赞扬之外,成人还可以创设展示作品的机会,这更是对幼儿作品的肯定,也给幼儿提供了反思和自我欣赏的机会。
  综上所述,幼儿涂鸦行为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的大多数父母都忽视了幼儿的涂鸦行为,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发展。因此,倡导父母用积极的、正确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涂鸦行为。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2]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