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高职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索]电子商务培训费
 

[高职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索]电子商务培训费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9:15 影响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通过几年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初步形成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通过几年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初步形成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以工学结合为依据,确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制定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制定中,我们在走访大量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入的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毕业生反馈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召开由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课教师及教学督导人员参加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讨会。通过由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研讨会,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专业指导委员会由7名本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组成,行业专家与实践工作者占三分之二以上,委员会主任由该行业的权威专家担任。
  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与企业深度融合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因企业的生存发展而生存发展。没有行业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就很难生存;没有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支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企业和行业的参与,更无从谈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践。因此,要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和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关系,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操作,才能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十分重视校企合作,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先后与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实训关系,他们已成为我院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模式我们主要采取了五种形式:一是学生进企业,由学院的教师带队,到企业进行实训,由企业的专业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二是企业进学校,我们把企业专业人员、能工巧匠请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到职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三是教师作为企业顾问,为企业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为企业出谋划策等;四是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合作就业,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五是合作进行应用性课题研究,发挥学校的基础性作用,联合开发行业企业的服务市场,拓展学校的职能,实现合作发展。
  1.人力资源
  专业建设的瓶颈之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大量聘请实训基地的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对专职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专职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理论实践结合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发挥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势,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管理咨询、技术指导等,加强了校企合作,实行了社会资源共享。
  2.实践场地
  实验、实训、实习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学院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场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解决了学院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建到了学院,真正实现了学院与企业的实训资源共享,改善了学院的实训条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以工学结合为标准,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断探索有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运行顺畅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
  1.教学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2.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们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行业要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课教师一起,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拓展以及学生岗位能力提升的不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技术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审定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出基础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等若干个课程模块,学生除必修的模块,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选修模块。
  同时在课程模块的设计上,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我们要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时,除必须的毕业证外,还必须取得国家和社会劳动保障部的《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为此我院设立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站。
  3.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改革现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训练学生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一是我们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对于有的专业课采用全部实训的方式,边讲边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二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入意识;三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把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大纲及参考资料等教学内容放到校园网上,供学生学习参考使用,我院《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管理》为省级精品课程。
  4.考核方法改革
  在考核方法的改革上,我们突出技能考核,主要是采取“平日考核+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的考核方法,对某些技能性特别强的课程,采取“平日考核+技能考核”的方式,如《电子商务实训》,在考核过程中,除了有学校安排的专业教师外,还积极邀请企业或相关技术专长人员参与评鉴,使考核社会化、一体化。
  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上组织的有关专业技能考核或上岗考核考试,用行业标准来评定学生的技能水平。对有的课程的考核,我们直接以社会考核的分数,作为对学生该门课程的考核结果,如《计算机文化基础》。
  此外,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表现也纳入对学生的考核,记入学生档案。具体考核由所实习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一线技术人员来承担,更具客观权威性,真实体现学生的操作素养。
  5.管理制度改革
  我院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使之更适应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学习的环境,同时为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弹性学制的建立,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更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自觉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提供更扎实的基础和广泛的选择机会。
  总之,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我们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实现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我们将在今后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林莉.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中职教育新发展.大视野,2008,(7).
  [2]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6,(18).
  [3]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7,(8).
  [4]吴万敏,姚琳莉.论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必要性.高教探索,201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