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1 04:13:01 影响了:

  在教育部2010年1月14日召开的2010年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要“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4月15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到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40%,向普及化迈进;到2020年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数翻一番,达到2亿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既面临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的发展契机,也承受着竞争日益加剧的巨大压力。科学发展观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问题的方法,指明了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努力方向,对促进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实现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新突破,不断提升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高校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一切问题的根本。学科建设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是衡量大学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学科建设的成败与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1.实现学科建设新突破
  学科建设是一项与其他工作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既要重点突破又要全面提升。要实现重点突破基础上的全面提升,学科建设就要自觉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坚持重点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水平提升相结合。既要重点建设一批研究优势与特色突出的学科,又要拓宽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交叉合作领域,实现两者优势互补、整体提升。二是坚持学科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不断优化学科结构,理清学科建设思路,选择自身优势,想方设法办强办精。三是坚持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相结合。要整合学术资源、统筹建设方案,做到有规划、有方向、有队伍、有方法、有氛围、有平台、有成果、有朋友、有境界、有眼界,使“三大建设”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四是坚持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要不断推进学科创新团队与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学科资源的最佳匹配,实现学科个人、学科梯队、学科方向之间的最佳匹配,实现个人特长、群体优势、重大突破之间的最佳匹配。五是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在学科建设中始终贯彻育人意识,在育人中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术带头人要做思想先锋、学术典范、学风榜样、作风楷模、育人先进,成为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办好大学的“明白人”、科学研究的“老实人”,多出成果、育好人才。
  2.实现教学质量新突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改革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在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服务方向、根本任务、结构布局、发展动力、政策取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从中央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要求看、从《纲要》所提出的目标看、从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看,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空间还很大、任务还很重,迫切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实把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高校要狠抓教学改革措施的落实,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促发展。要以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紧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在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两个为本、两个主体”,不断营造高校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就是要形成“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的良好氛围。
  1.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主体,更是个人成长成才的主体。在教学实践和各个方面的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领导干部要经常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在潜意识中是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所做的工作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三是面对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四是是否做到了“三全”育人,五是是否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政绩观。
  2.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因此,一所高校办得好不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比、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类院校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学校层面讲,要着眼于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扎实推进人才兴校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学术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从教师个体讲,要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始终站在教学一线,对教学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学术研究和知识积淀,关注学科前沿,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争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以自己的崇高追求、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影响学生。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高校发展的软实力,不断夯实高校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高校在重点做好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高校做好工作的政治保证。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五个新成效”的要求:一是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在推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实践上取得新成效;二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新成效;三是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扩大覆盖、增强活力为重点,在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取得新成效;四是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在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学风上取得新成效;五是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在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高校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按照“五个新成效”的要求,不断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为高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2.大力推进科学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科学”“管理就是效益”的理念,体现“大会提、大事促、大家帮、大伙干”的思路,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效果。要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要以完善制度推进科学管理,善于沿着“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实践探索――效果分析――形成制度”的思路把经验形成制度,促进高校的制度体系建设。要以提高队伍素质推进科学管理。各级领导干部是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素质、境界、眼界等决定管理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管理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做管理的行家里手。
  3.大力推进开放办学
  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规律看,高校三大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不开放不行;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特征看,任何一个国家、组织和团体封闭起来搞发展都是不现实的,不开放不行;从文化交融的趋势来看,世界各国文化在交会、交锋中交融,不开放不行;从信息化发展的现实与趋势看,互联网把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联系起来,不开放不行;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不开放就会导致观念落后、信息闭塞、资源流失、失去竞争力。实践证明,不开放就没有出路,早开放就会赢得更大的机遇。为此,高校要在对国内开放中加大力度,在对国外开放中实现突破。
  4.大力加强文化培育
  大学文化的高度与指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与趋势。高校建设大学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育人为核心,以校风、学风建设为切入点,营造有利于学生精神成长的氛围。要尊重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高校的特点。既要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也要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还要倡导、发展、推动创新文化;既要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培育,也要规划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还要加强校园行为文化的引领;既要重视“大楼”“大树”的拔地而起,也要重视“大师”“大家”的脱颖而出,还要重视“大气”“大爱”的“遍地开花”。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特别要重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四、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基本关系,不断拓展高校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的观念必须贯穿始终。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统筹好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八个基本关系。
  1.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
  办大学,质量是生命线,是根本追求,没有质量就没有学校的一切。结构是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保证。从近几年国家的宏观政策看,大规模扩招的势头已经减缓。高校要科学发展,就必须保持合理的规模、过硬的质量、优化的结构、良好的效益。
  2.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关于三者的关系,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学校三个职能的产生与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先有培养人才,再有发展科学,再有直接为社会服务。它的重要性也跟产生的顺序一般,产生的顺序也就是它的重要性的顺序。应该说,第一,培养人才;第二,发展科学;第三,直接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在做好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做到以贡献求支持。
  3.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温家宝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刘延东强调,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科学发展。目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但无论从国际形势、国家发展全局、人民的要求还是教育系统本身看,改革都势在必行。在改革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全局观念、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4.统筹重点突破与整体协调发展的关系
  高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在经费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些目标并非总是一致,有时甚至会相互冲突。高校要从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出发,着眼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例如,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一定要突出学科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的需要,不可能全面开花,可以首先以实现一两个方面的突破为切入点,从而带动盘活高校的其他资源。
  5.统筹“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
  从高校发展的层面看,“硬实力”包括校园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等。这些都是可比的,是上级检查、同类比较、社会评价时可以看得到的。“软实力”的内涵也很丰富,诸如学校的文化、精神、氛围、环境、制度、形象等。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是学校的竞争力,都应作为硬任务来看待,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6.统筹执政力与执行力的关系
  执政力就是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要坚持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作为高校的领导干部,要做忠诚党、爱师生的模范,顾大局、识大体的模范,谋大事、能成事的模范,眼界宽、境界高的模范,懂政策、会管理的模范,善继承、敢创新的模范,思路清、办法好的模范,勤学习、善言行的模范,讲规矩、守纪律的模范,务实情、求实效的模范。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在工作中要增强执行力,对于定下来的事情要敢下狠心、下狠劲,不等不靠、不怨不弃,有激情、有韧劲,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精神,把接受的任务、承诺的事情办好。
  7.统筹高校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高校发展与民生改善并不矛盾。要正确理解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发展,这是第一要义;二是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就高校而言,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所以,发展的成果要更多地惠及学生,使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条件好一些,更好一些,让学生在校期间爱学校、走出校门想学校、走到各地宣传学校;发展当然也要惠及教职工,使他们的收入高一些、工作条件好一些、发展机会多一些、幸福指数高一些,从心里热爱学校并愿意为之奋斗。
  8.统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高校培育的宝贵精神非常珍贵、形成的发展思路非常珍贵、打下的发展基础非常珍贵、当前形成的发展势头非常珍贵,值得总结经验、继承发扬。同时,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因此,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创新,创新才能打破思维定式。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创新的局面,最根本的是要进行思路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执著的努力,不断推进高校的科学发展、全面提升。
  (作者系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河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授)
  责编:一 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