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中小学校设置“现实生活作业”势在必行_现实中小当
 

中小学校设置“现实生活作业”势在必行_现实中小当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1:31 影响了:

  “现实生活作业”是指在学校构建一系列社会活动的实体,是引导学生们参与学校“雏形社会”的活动。中小学校课程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数学、物理、化学,也不是语文、外语、历史、地理等,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要使中小学生认识到社会乃至世界遗产的唯一方法是让他们亲自去实践那些使文明成为文明的主要的典型的活动。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那样,使他们逐渐地了解他们的生存意义,并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是一种校园现实生活。因此,中小学校设置“现实生活作业”应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教育教学的内容,这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具体表现。
  中小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掌握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能承受苦难和失败等等。这一切在课堂上、在课程中、在书本里是学不会的,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和了解。“现实生活作业”是一类作为技能的特殊科目,如烹调、缝纫、手工艺、计算机应用等,是在校园内形成商品市场、食堂、银行、邮电通信、电台报社、人工智能等服务机构代表社会活动的类型和基本形态。组织和工作者都由学生们通过完成具体的“现实生活作业”来实现。通过相互联系的集体、配合、协作的“现实生活作业”,刺激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并能通过这种作业的媒介把学生们引入更正式的课程中。当“现实生活作业”成为学校生活的联结中心时,由此出现的差别是不容易用语言描述的。因为它是一种科目的,有精神和气氛上的差别。这里举两例学生操作“现实生活作业”的模拟现场。
  模拟一:几名女生为缝制一床被套和一对枕套在计划需要多少钱、多少布料、花边和拉链等。然后,她们一起到了商场,从购买过程中的意见不统一到最后意见达成统一,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回到学校的操作现场,她们先进行了计算,然后进行设计,继而实施裁剪、缝纫等一系列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精心的制作和成功后拥抱的喜悦、掉下的热泪,好像她们忽然长大了。她们在总结时提出:希望做“机械修理作业”的同学将人工脚踏缝纫机改造成轻便的智能机等。
  模拟二:计算机应用组的同学情绪激动,他们坐在电脑前,有的同学在设计飞行类模型和交通模型;有的同学在画各类美丽的图案;还有的同学在编简单的程序,即将学校各年级各班的位置、学生分布情况、教师分布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学习、纪律、表现和家庭情况等都编成程序,随时可提取信息等等。
  从上面模拟范例来看,“现实生活作业”可培养学生一种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精神。虽然学生在做作业时会缺少一定的纪律,没有固定的姿态,更没有捧着书本,而且还会由于错误操作造成了混乱和喧扰。但是,从这些“现实生活作业”当中、从可能产生各种效果的所做的事情当中、从这些以社会和合作的方式所做的事情当中,展现出种种具有学生自己风格的训练方法,是直观的唯一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生活本身得来的,比以往跟经验有关的书本或老师和家长的言论中学习体会得更加深刻,更能产生一种自我评价和自我否定的进步意识。如学生们在电脑中编程序时,能真正懂得电子信息的意义以及科学技术赋予机械进步的意义,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洞察力。在这种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责任心,提高审美、判断能力。“现实生活作业”从精神上说是社会性的,从实践上看是可以感知的。因此,中小学校设置“现实生活作业”,能使学校与生活相联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在这里,学生通过直接生活进行学习、体验,而不再是仅仅学习课文。因为各类课程对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生活来说,是抽象的和间接的东西。这样的作业设置,使学校有可能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所以要以此为起点,继续不断地、有组织地设置各种教学活动。
  中小学校设置“现实生活作业”,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以反映大社会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活动。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每个中小学生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们,并给以有效的自我指导,这对我国建立完善的新的教育方针有着最好的保证。学校坚持实施“现实生活作业”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变的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工具,是教育事业在本世纪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责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