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后现代视觉消费与新媒体影像革命】 后现代艺术与新媒体的关系
 

【后现代视觉消费与新媒体影像革命】 后现代艺术与新媒体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3:07 影响了: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的多元化、复合化的后现代视觉消费时代,以物质财富作为最主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对象。而视觉(图像)文化感性直观的快感体验在与传统的纸质媒介文字阅读的理性碰撞中逐渐占得先机,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信息社会的到来,让新媒体得以穿越传统媒体强大的辐射网络的间隙,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自身的新颖、灵活、快捷的技术优势和表现形式,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逐渐占得先机。
  关键词:后现代 消费观 新媒体 影像革命
  
  一、消费社会与拟像时代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裂变。大众文化的普泛化传播,信息社会、消费社会的到来裹挟着反战、性解放、享乐等思潮席卷欧美;政治的动荡变迁、国际局势的骤然紧张与分化,使得所谓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和流行有了更为激荡和复杂的时代背景。从经济角度而言,工业化(机械化)所采用的批量化的生产方式造成了物质商品的极大富足和充裕,而城市化(都市化)浪潮的推进使得传统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模式逐渐瓦解,社会的群体结构也逐渐被城市和乡村这两个有着明显区别的生活空间所划分。依托于市场经济完善而快捷的流通体系,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逐渐纳入到了规范化的社会节奏之中,城市公众所享有的消费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化逐渐成为了可能,闲暇时间和可支配资金的增多,更为消费行为的实施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让・博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就是服务和物质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和消费,这是与一种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地位相适应的一种社会模式,而与物质积累相对应的大众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习惯的培养,则更多依赖于大众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以电视、广播、报纸、书刊、户外广告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正充斥着当代人的生活空间。我们进入了一个人造影像无所不在的时代。约翰・费茨克也认为,“后现代主义媒体不再提供现实的二手描写,它们模仿和制造它们所传播的现实”①,大众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洞察不得不依赖于媒体所造就的信息传播和事实报道。所以,由媒介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拟像世界)不断冲击着人们固有的现实观和现实认同方式,传媒“过多地生产了威胁我们真实感知现实世界的影像与信息。符号文化的胜利导致了一个仿像世界的出现,符号与影像的激增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之间的差别”②。前不久,电影《阿凡达》在全世界刮起的3D旋风,就充分证明了数字合成技术所营造的唯美虚幻的“类真实”影像世界所特有的视觉感官美和深层次的视听震撼。
  
  二、视觉消费与眼球经济
  无论人们承认与否,消费社会都已被看作是一种公认的全新的社会状况,而视觉文化的异军突起则打破了语言、文字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形态的独断地位,“视觉”观念更加注重对于视听等感官欲望的开发与满足,并进一步拉近了艺术等文化形式与人的本能欲望之间的距离,表现出对于人的“肉身”的认同和尊重,总体说来,比“语言文化”的理性模式更具人性化、人文化。③本雅明也在其所著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中提出,大规模无差别的复制技术的发明,使得传统艺术的膜拜功能(宗教、祭祀供品)让位于现代艺术的展示功能,视觉艺术与商品经济捆绑销售成了一种历史的自觉选择,由此,视觉消费成为了消费社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消费类别。视觉文化消费也成为了大众消费的一个新的选择。
  视觉文化成为了当代影视艺术与消费社会理论前沿研究的一个新向标,学者周宪认为,视觉文化特指以视觉为主导的当代文化现实,他进一步论述道,“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变。④从文化传播角度讲,视觉技术成为了新的意义建构和文化表述的方式。视觉竞技场已成为了文化生产和话语霸权构建的一个新的场域,传统的由文字语言搭配组合而成的意象空间已经逐渐被直观形象所营造的符号世界所代替,媒体/媒介成为了一种无所不能的文化工业的典型代表,开始承担起引领文化思潮和大众意识观念走向的职责。即使有些理论家指责媒介传播的文化低俗、幼稚,缺少人性深度和艺术美感,然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视觉消费已成普泛化的发展趋向时,话语霸权已经由传统精英知识阶层转向了掌握视觉文化消费主导权的大众媒介。
  费尔巴哈在评价20世纪“现代性”显著成果时写道,“偏爱形象胜过实物,偏爱摹本胜过原型,偏爱再现胜过真实,偏爱表象胜过存在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大众审美观点的写照时,生产和消费形象就必然会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活动。”⑤由电视、户外广告、电影、杂志所制造出的美轮美奂的视觉形象和物象奇观,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利器。游走于店铺林立的购物街,欣赏着街边橱窗里陈列着的精致商品,成为了都市大众消闲娱乐的新方式,这与波德莱尔笔下的“都市漫游性”(动感凝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漫游性包含着动感凝视,既体现一种动态的、四处浏览的观察模式,又催生梦幻迭至欲望流动的快感”⑥,传统的以交换行为展开的对于商品使用价值的占有,演变成单纯的满足视觉感官愉悦快感的购物体验。由此可以做出推断,视觉消费是以注意力为核心的体验型经济的核心要素。
  
  三、新媒体、赛博空间和个人专属媒介场域
  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相对照而形成的一个媒体形式的概括,“新媒体通常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⑦。笔者认为,新与旧的区别不应单单指时间前后,而应该侧重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上做出划分。伴随着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通信行业3G风暴进入人们的生活,新媒体借助于全球性的新技术应用,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信息制造发布传播平台,主要包括互联网站、手机媒体、数字电视(SITV)、机航媒体、户外液晶、移动电视、电子报刊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备了竞争优势。首先在信息呈现方式上,新媒体是以声音、图像、文字图形等复合形式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立体化多点式传播,可以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的高密度信息传播。此外,它还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特征,信息实时发布与受众随时互动,使媒介与受众的关联性由一种媒介主导受众接受的被动模式,转变为平行交流实时反馈的传――受关系模式。
  所谓“赛博空间”,是由电脑与网络联体而营造的另类世界与虚拟空间,这一术语来源于威廉吉布森的著作《新浪漫者》之中,表示“意识和交际活动的一种新的扩大的场所和场景”(史蒂夫・康纳)。网络空间因其无可比拟的透明性与网罗范围的空前扩大,逐渐被开辟为种种文化意义得以建构的竞技场。从中可以看出,网络新媒体为个人情感与意志表达以及多元化的观点陈述,构建了稳定的媒介平台和畅通无阻的沟通空间,一些有着相同爱好、志向的人可以通过网络组成沙龙式的“文化族群”,大家可以互通信息、沟通情感。
  传统媒体由于自身职能和功能定位决定了它拥有信息发布传播的主导权,掌握着话语霸权,必然与受众保持着相对的审视距离,而新媒体却突破了媒介对于受众而言只能远观而不能拥有和利用的惯常方式。新媒体在传播技术上主要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以电信网络作为运作平台,实现讯息的快速通达的多面传播。例如,随着三网融合以及交互式业务的开展,手机作为个人信息收发的媒体终端,拓展了更为广阔的业务领域,如手机电视、联网游戏、建立手机社区、开通个人BLOG、手机银行等,都已成为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业务领域的重磅炸弹,开始抢占媒介领域竞争的制高点。依托于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普通人可以快捷地向他人传播信息,“新闻生产已经不再是少数媒体机构中编辑和记者的权利,已逐步演化成‘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新闻’的传播模式。”⑧由此,受众对于媒介的深度占有和利用成为了可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新媒体美学愉悦、影像库叙述和审美嬗变
  麦克・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使用的是影像记号和符号商品,它们体现梦想、欲望与离奇幻想,注重当下的现实体验,追求浅层的精神感官愉悦,抛开生存压力的重荷和束缚,成为了人们最迫切的消费诉求。麦克卢汉说“媒体的形式决定着媒体的内容”⑨,新媒体由于自身在信息符号、编码译码、传输技术、接受终端等方面有着自身的差异性优势,数字化、即时化、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跨时空、渗透性等个性特征,决定了其讯息传播不是追求影像叙事的完整流畅、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解析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宏观概括,而倾向于即时性的“快感文化”的生产与传销,追求艺术的通俗化、短命的(稍纵即逝)、消费性的(易被忘却)、廉价的、大批生产的、诙谐的、机智而有魅力的视觉文化形式,是新媒体产品的突出特征。
  在《新媒体语言》一书中,数字媒体艺术家、批评家列夫・莫诺维奇指出,与传统叙述相比,电子游戏和其他“新媒体产品的内在结构由影像数据库构成,它是迥异于叙述性的一种新的想象和认识世界的方式”⑩。南加州大学电影理论家、新媒体批评理论家玛莎・金德也对于“影像库叙述”进行了理论化的表述和实践领域的创作,依据他的观点,“‘影像库叙述’的特点是没有清晰明了的开端与结尾,没有经典性的三幕(开端、高潮、结尾)结构,尤其没有以因果关系构成的首尾呼应,取而代之的乃是一个充满故事因素的叙述场(narrative field),而叙述的最终完成必须依赖于阅读者(使用者)与这些故事因素之间产生互动。”故事题材的累积从原创拍摄,转移到对已有影像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用拼贴、组合、零碎、散乱的方式完成叙事结构的整体性建构,淡化积极倾向的意义表述,代之以单纯的物象解读,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彻底迎向大众,为大众提供“崭新的平面的毫无深度的感觉”。
  当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成为一种时尚,当沉溺于影像世界当做一种愉悦,在这个讲究效率的社会中,面对图像凌驾于文字之上、视觉刺激超越听觉享受、感性宣泄压倒理性思考的现象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由影像所营造的“视觉霸权”对于大众生活的高强度的干预和介入。在视觉狂欢的时代里,当粗俗裹挟着无休止的感官愉悦超越了沉思冥想式的理性审视和反思时,片面地强调视觉冲击力而忽视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必然会使大众审美陷入浅薄化、庸俗化。当社会人群的审美价值观发生变异与扭曲的时候,我们应当保持对视觉文化的清醒认识,正视和研究因社会发展带来的视觉危机问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结语:媒介与视觉素养
   国际视觉文化协会成员John Debes在1969年时对于视觉素养做了如下定义:“视觉素养系指人类通过观看,同时整合其他感觉经验,发展出一组视觉能力的素质”。中国台湾的视觉文化研究学者总结出视觉素养“指人类对于图像的流动、主体与符号象征的意涵能够加以辨识(指客观认知)与了解(指主观赋予个别化意义)”。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新媒介信息传播的种种特殊性对网民形成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媒介素养意识较薄弱的社会大众来说,让他们具有与浅层次的媒介乐趣保持一定距离的能力成为了最基本的素养诉求。要正确地认识新媒介传播的文化意义和反面影响成为了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对于新媒体产业的管理机构来说,净化网络环境、防止低俗文化泛滥、传播正确价值观和意识理念成为了内在要求。可以说,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然而,一个健康、文明、科学的媒介环境才是保证新媒体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注释:
  ①③约翰・费茨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M].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58,60.
  ②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4.
  ④周宪.读图 身体 意识形态[J].文化研究, 2006(3):72.
  ⑤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9.
  ⑥孟建,Stetan 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6,172.
  ⑦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
  ⑧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2006(5):12―15.
  ⑨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8.
  ⑩新媒体语言[M].麻省理工学院,2001:233.
  吴翠珍.媒体教育中的电视素养[J].新闻学研究(中国台湾),1996(53).
  作者:郑军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导师
  刘国强系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研究生
  (责任编辑:轩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