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高技能人才的锻造与培养】2018上海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高技能人才的锻造与培养】2018上海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8:30 影响了: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示范校建设就是应着重解决毕业生还只是一个“半成品”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内外实训等将“半成品”培训成为“成品”   
  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够发挥关键环节作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笔者认为,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
  因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场应变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
  
  培养流程再现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示范校建设就应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内外实训、模拟性生产和生产性实训将“半成品”培训成为成品,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上的零距离。
  
  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示范校建设的龙头,也是成功与否,是否具有示范作用的关键。具体来说,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依照以下几个基本步骤进行: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界定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和就业岗位;二、根据就业岗位,借助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界定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政治素质、关键问题处理能力、基本专业技能等;三、针对以上技能要求,借助相关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将技能分解为形成技能的各个构成要素;四、将以上的知识点归纳,形成课程,并将这些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课程体系;五、根据课程体系的衔接关系和学校资源情况,编写教学进程表(教学计划表),从而形成最终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方式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学校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根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同时,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此外要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充分利用加企业和社会力量,尽快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这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培养的突破口,也是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实训课程
  实践表明,学校应根据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来设置实训课程,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内容来设计实训流程,根据企业文化和操作规范,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到实训过程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
  笔者认为,技能训练可以整合为四大模块:基础训练模块,以培养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岗位实习模块,根据职业岗位特点,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社会实践模块,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种素质奠定基础
  
  职场应变素质的培养
  面对发展加速的社会,职场应变素质的培养应作为人才的必备素质来对待,要着重把握三个内容:一、教会学生及时捕捉相关的职场信息,并学会分析、判断它们对职场的影响;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结构。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专业选修课程,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综合性的职业科目,并保证学科知识的前沿化,使学生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与要求;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专业创新素质的培养
  在实施这一素质的培养时,高职院校应以短期专门培训和在教学中贯穿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常规教育形式,以便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并普及相关知识、技巧为辅助手段。
  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校方要想办法保障教育及有关活动所需的资金、场所和时间;二是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校园的各种条件,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发挥环境影响人的作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其创新素质。
  
  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社会人文素质的缺失不但会造成就业困难,而且还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尽早尽多地将社会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才应如下做法:一、开设文化素质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内掌握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这些课程采用学生自主选修方式。例如,可以开设商务谈判、营销知识、客户接触、管理科学、音乐绘画欣赏等文化素质课程;二、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学生接触社会最简单、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可以在两课教学中设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调查报告;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研讨会,锻炼学生在公开场合的发言的能力和突发实践应变能力。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质量工程,对满足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适合我国情况的成功模式尚不成熟,需要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结合本校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运作模式和体系,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