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语言美,语文教师永恒的魅力】 语文教师的魅力
 

【语言美,语文教师永恒的魅力】 语文教师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7:51 影响了: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音美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结合的,由词汇语法组成的符号体系。语音准确和用词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美”,应发音准确,口齿清晰,吐字分明,能纯正流利地运用普通话教学,力戒使用方言土语。在语文课上,教师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不仅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在课堂上减少许多废话,使课堂内容更集中,也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耳醉其音”,方能“心醉其情”。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首先会给学生产生一种美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荷塘月色》、《春》等名篇时,因为没有教学挂图、磁带等辅导教具,而要使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那个动人的场面及美景,普通话的运用则不可或缺。因此准确、流利的普通话在语文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意美
  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啊,有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对语文课能没有兴趣吗?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教学语言独具魅力,在语文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她认为:“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她正是用自己优美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去粘住学生的。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听得如痴如醉,久久回味。可见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可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变成风趣,既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还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有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感情因素,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架起学与教之间的桥梁,激起学生的喜怒哀乐,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朗读课文,教师应投入感情,体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引导学生感受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淡淡忧愁;感受苏轼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要做到这点,教师上课时应情绪饱满,善于运用各种身体态势传情达意。如,运用手势具有状物、言志、传情达意的特殊功能,使情感表达更形象生动。
  使用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这样的语言包含丰富的知识信息,并显示针对教学目标的定向推进,教学质量自然会很高。
  三、形美
  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表达知识信息的教学语言也忌“平”,要多样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获取外界的信息大约10%通过听觉输入。讲话者的语速和语调对听者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掌握好讲课的语速和语调。讲课速度太快,语速过慢、声音很小,语调平铺直叙,弊病都很大,因为上课并不是简单的听与被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你讲得兴致高昂,语调“上”了却一直不“下”,时间一长,学生只觉得满耳都是噪音,很容易疲劳,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将导致学生精力涣散,降低听课的兴致与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采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悲、或喜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如《我愿意是急流》讲读时声调要稍高,音量中等,语气较轻。讲《我与地坛》,声音要低沉有力,语速较缓,语气要较重。又如在分析难点时,语调要略高;讲到重点时,声音要缓而有力。总之,就一堂课的教学语言来说,导入、讲授、提问、诱导、结语等环节,其语速语调应有所变化,有时甚至可以有明显的落差。
  语言的多变性,还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变化上。面对百体兼备的教材,教师也应避开一定的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语言风格,突出所讲的作品语言的特色。如《荷塘月色》语言精练、优美,《胡同文化》语言质朴、平易,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课文,教师采用相应的语速、语调和语言风格。这些变化的调味语言,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课堂语言的多变,除了体现在文本上,还体现在教学细节的幽默上。尤其是在处理作业这样极为枯燥的内容时,教师则可以插进不脱离教学的笑语、趣事,机敏的妙语、警句,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超想象的夸张,可以让学生在欢愉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和热情、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事实证明,这是十分可取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情美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因此,教师就应善于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引导,适时点拨,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咀嚼、去遐想、去思考。富有启迪美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激情,会拥有持久的兴趣。在愉悦中接受老师所传播的知识,让学生在通过努力后尝到知识的甜头,笔者在教授《胡同文化》时就适时引发了“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有什么特点”等问题,让同学们在语言感受中积极动脑,并展现自我的才华,体现自身的价值,让自己觉得不是语文的附属品,而是主宰者。
  激励语是对学生进行激发、鼓励的话语,它常用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意志,鼓励他们进取动机的确立,例如在学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后,激励学生说:“今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一代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再看看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大步前进,怎么能不感到责任的重大?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明确学习目标,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段话中,革命前辈的榜样力量,理想目标的鼓励,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鼓动语表达出来了,使学生为之振奋,起到了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