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影响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与对策_2018年小升初最新政策
 

浅谈影响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与对策_2018年小升初最新政策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6:32 影响了: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衔接时期,学生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这种转变,就会导致学习上障碍重重。笔者曾连续对近几年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学生作了相关调查,并与部分初中英语老师接触、交流过,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的差异。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小学教材所采用的如:Myself, My family, My school等话题比较活泼,且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中学教材的话题则多涉及自然、环境、科技等,内容相对较严肃。
  2.教学方法的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等形式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多数老师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且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小学阶段,相当多的学生课后不会独立地、主动地预习和复习,进入初中后,学习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不能自主学习,主动质疑,就会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
  3.学生年龄特点的变化。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青春期的悄然来临,生理和心理正处在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特殊时期”,进入中学后,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和生生环境都感到陌生,使得心理负担加重,甚至出现焦虑心理。过度焦虑是语言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它使语言输出和存储效果降低,影响英语学习。
  4.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差异。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业评价方式呈多元化。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正面鼓励与评价,类似“good” “well done”等的表扬在小学课堂上非常普遍,学期成绩常以等第的形式体现。进入初中以后,老师往往很少会在课堂上像小学老师那样鼓励学生,学生受到表扬的机会明显要比小学生少,在学业的评价方面,分数和名次取代了原先的等第,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除了上述几个原因以外,各阶段教师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教师常埋头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很少会顾及低一阶段或高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也就使相互之间的教学出现了脱节,无法组成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
  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学现状,我认为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把握教材,让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首先必须仔细分析、认真研究对方教材,确定教学的衔接点,从而为进行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通过对照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知识的迁移特点。以江苏版牛津教材为例:初中英语7A教材中有90%的内容已在小学教材中出现过。例如:小学英语6B第五单元 Seasons 中涉及了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而在牛津英语7A的第三单元Let’s celebrate 中涉及到了节日的话题时,它采用的句型是“Why do you like…?”;还有,初中英语7A 中出现的“ love doing sth” 的结构是从小学英语中“ like doing sth ”迁移而得的。另外,一些语音知识点也具有“以旧代新”的特点: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从4A开始每一单元的F部分都集中安排了几个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按读音规则拼单词的习惯,初中7A的教材开始则在原来相同音素单词归类的基础上逐渐引入了音标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能以小学里学过的知识为导入口,从熟悉的知识入手,这样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而且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但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是一样的,中学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侧重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小学强调英语兴趣的培养,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毫无疑问,教材所编写的教学目标各异的相同内容,就是我们需要的教学衔接点。教师应在找准衔接点的前提下,瞻前顾后,做好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
   二、互换课堂,研究教学方式的衔接
  为了让教学衔接更为顺利,邻近区域的中小学可以采用中小学英语教学合作、教学资源共享、互换课堂等方法来帮助老师们发现教学方法的差异,找准衔接点。通过深入课堂,一方面,让初中老师了解到:初一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在课堂上应该尽量用实物、彩图卡片、简笔画或立体投影等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随时注意把小学的相关内容作为引入新知识之前的铺垫,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深入课堂也能让小学老师意识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概括,因此,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节奏,不能满足于浅层次的课文朗读和分析,也要改变以前惯用的正音、游戏、分角色朗读等手段,而应该设计一些交际性和创造性都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如复述、局部改编、调查、采访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经常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
  三、了解认知特点,探索学习方法的衔接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受用一辈子。”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小学高年级的老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是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单元内容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借助工具书和磁带,初步地通读对话或课文,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等问题。这样,能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大大地提高听课效率。新课的内容经过预习,学生学起来会比较轻松。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其次,是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上,教师应让学生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到的语言材料,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如:在Present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眼观教学材料,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所感知到的材料;在Practice过程中,要求学生开口读、用脑子记、动手写重难点内容;在 Consolidation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基本提纲或简笔画背诵、复述本堂课所学内容,这样使学生在听课中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有效地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最后,老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们了解到:学好英语仅靠课堂里45分钟是不够的,课后还需要做到:多说、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搜集。
  四、摸清心理特点,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涉及的是处于邻近年龄段的同一批学生,根据儿童期和少年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适时调节好心理状态,适应小升初的过渡与衔接。尤其是在衔接初期教师要更多地关心学生,认真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师生情感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得尽量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发展。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导言课很重要,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此外,老师还要用真诚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五、遵循教学规律,重视评价内容与方式的衔接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期望值”,而高于“期望值”的表扬、鼓励、肯定,就等于给学生指明努力方向,树立自信心。一方面,在衔接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每天所学到的知识及学习中在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学衔接阶段的评价与测试要求不宜过高,命题时可适当借鉴小学部分题型,避免学生因不熟悉题型或试题难度大而挫伤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评价与测试要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诊断、激励和强化作用。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避免过难、偏易,分值尽量合理,考分不宜偏低,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有助于初一英语教学少走弯路;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也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通过衔接能实现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由“突变”变成“渐变”,并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过渡!
  (叶莲芳,苏州沧浪区实验小学,2156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