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_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_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3:22 影响了: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学校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予以重视。教师应通过体育理论课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身体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激趣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育因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及其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增强身体活动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使他们爱上体育课,这对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和调节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
  2.交流法
  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学生如果有了逆反心理,教师就要主动与之沟通,进行疏导,了解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然后因人施教。教师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信任体育教师,愿意跟教师进行沟通,这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从而更好地从事各门学科的学习。
  3.抚慰法
  学生出现自卑心理,教师应该持有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帮助其明辨是非,正确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曾在体育运动中有过某种挫折、内心受过不良刺激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在全班创造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他们不断增加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
  4.感染法
  有一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示范,可是有的学生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这些技术动作,他们在心里总是犯嘀咕。这是不良的心理暗示。教师除启发、鼓
  励学生的信心外,还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带头去做练习,能很快地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其完成动作的自信心。
  5.磨练法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使其正确看待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的运动有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和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教师要适度设置一定的困难,能达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6.竞赛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感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较差。教学中要注意调整形式,让活动的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有抑郁、焦虑心理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部分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使之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抛弃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世纪的体育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身体素质的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发展,为塑造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实验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