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小学生作文400字左右【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400字左右【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8:16 影响了:

  摘要: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只注意教学生“怎么写”,而忽视了教学生“写什么”。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就必须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笔者现以如何写《难忘的一件小事》为例,从典型引路、口述作文和倡导阅读等方面分别对全息指导小学生作文加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指导 全息
  
  我在探索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么写”,还要教学生“写什么”,这就是作文教学的全息指导。
  过去,我在上作文课时,总是要学生如何突出中心、内容充实、语句生动,这样教虽用心良苦,出力不少,但到头来总是没有什么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我只注意了教学生“怎么写”,而忽视了教学生“写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死记一些带框框的写作条条,即使凑出一篇文章,也是干燥无味的。这样教下去,文章的具体内容写什么,说什么话,学生还是不知道。同时,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材料缺乏,直接影响到写作技巧的发挥和语言的运用。如果学生没有可写的材料,学生就会无法可说,再好的技巧也没有了发挥之地;反之,只有具备充足的材料,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才能把写作技巧合理地、恰当地应用到作文中去。
  因此,我纠正了过去的片面做法,实行全息指导并侧重教小学生“写什么”,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以让学生写《难忘的一件小事》为例,我谈谈在讲解了“怎么写”之后,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明白“写什么”。
  一、典型引路,使学生有写作素材
  我先给学生读了两篇事先准备好的小范文:一篇是讲“我”不小心打破了热水瓶,当妈妈回来问起时却说了谎话,说是小花猫碰到地上打破的。在妈妈的教育下,“我”最后说了实话,承认了错误,受到了妈妈的称赞。另一篇是讲“我”口袋里装着香皂去水池洗脸,当另一位同学问自己带香皂没有时,“我”以为那位同学是想借自己的香皂用便说没带,而那位同学却把他的香皂递过来说:“我带了,你用吧!”讲完之后,我因势利导:“这两篇小作文所用的材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碎小事,却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且难以忘怀。”然后,我提问:“《难忘的一件小事》你们想怎样写?写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郑磊同学站起来说:“在一个严寒的冬天,下课时,我们在教室里蹦跳追逐,不小心一个同学的脚将我绊倒,头碰到讲台水泥做的棱角上,伤口有10厘米长,鲜血直流。班主任老师发现后,先让我用手帕压紧伤口,又用自行车将我带到门诊缝口包扎。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孙倩同学说:“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姐姐一起去外婆家,路途中发现一群羊在地里啃麦苗。我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撵、追、哄、赶,最后把羊驱出了麦地。村里的一位奶奶夸我们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听到这话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现在回忆起来,心里总是又甜又美。”这些不显眼的容易被遗忘、被忽视的小事,正是作文所需要的宝贵素材,小事虽小,但小中见大,能回味出深刻的道理。学生一旦捕捉到手,写入文章,必然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议,且写起来也会言之有序,有条不紊,内容也自然丰富起来。
  二、口述作文,使学生之间得到相互启发
  口述就是让学生当场把自己想起来的素材简略讲出来。教师可在平时作文素质较差,写、说气氛淡薄,没有形成习惯的班级中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当场口述。如果刚开始遇有一定困难时,教师可事先在下面培养两三位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先让他们进行口述,他们的口述会起到相互启发、相互点燃的作用。习惯逐步形成后,气氛会越来越浓,学生的思想情绪会越来越活跃。事实证明,在口述作文时,学生讲的素材都很有意思,有的甚至很精彩,很有价值。如有一位同学讲,在考试时想让同桌好友告诉自己答案,但同桌就是不告诉自己答案。于是,自己很生他的气,不再理他了。后来,好友来找自己谈心,终于明白了是自己不对,不仅恢复了友谊,还纠正了思想上的错误。诸如此类的小素材,像是各色各样的小花,枝枝开放,含露凝香,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把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沉淀在脑子里的生活经历开发了出来,引起了连锁反应。
  三、倡导学生阅读,使学生语言得到丰富
  “阅读是写作之本”,这句话很有道理,文章像一盘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多读可以增长知识,积累生活素材,可以学到布局谋篇的方法,可以学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语言。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应经常让学生阅读作文指导类刊物,并鼓励他们背熟和摘抄一些段、篇、章,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写作文时,学生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再加上真情实感以及从阅读中学到丰富多彩的好语言(包括比较文雅的文学语言和通俗的群众语言),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语言也会生动形象了。
  总之,教小学生作文时,教师只注意讲“怎么写”而忽视“写什么”的做法,是片面的、残缺的、不科学的,它与当今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如果继续下去会导致学生的话越来越少,学生的作文能力将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责编 张翼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