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议论文水平的根本]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20题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议论文水平的根本]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20题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1:49 影响了:

  【摘要】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是提升学生议论文水平的根本途径。教师可通过介绍一些逻辑思维的常识、引导让学生认识逻辑思维的意义、鼓励学生从名言典故和自己的作文中发现逻辑错误,通过列举逻辑思维能力强的经典段落供学生体会、学习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逻辑思维议论文 名言 典故
  
  目前高考作文绝大部分是议论文。所选材料、角度之新颖使得预测高考作文成为妄想。前几年我和部分语文老师一样在作文教学中走过一段弯路――过分重视传授类似八股文的作文技巧:怎么开头,如何点题,怎样排比式分层展开,如何结尾,但结果确是高耗能,低产出,大多数学生作文水平基本原地踏步。
  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根本问题其实不在技巧的高低,也不在掌握了多少词汇和会套用多少名言,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花力气去提升学生的思想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作文水平的根本。
  所以,狠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几乎与社会隔离,没有生活体验,实践阅历,假如再不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怎么能写出好的议论文?
  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直觉顿悟,二是逻辑理性。直觉顿悟一般用在散文、诗歌非常合适。但议论文必须运用逻辑理性思维。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首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逻辑思维的常识。逻辑(logic)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它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可以说形式逻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我们常说的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
  二、引导学生认识逻辑思维的意义。逻辑思维决不限于思想家或科学家建立理论体系,对我们普通人也同样重要。自觉使用逻辑思维能“倍增”人的原始天资,使得你比具有相同智商的人“聪明”得多。福尔摩斯之所以能侦破别人破不了的案,全靠他把逻辑推理应用得炉火纯青。
  其他行业其实都一样,爱因斯坦本人就说过,科学家侦破客观世界奥秘,和大侦探侦破案件的过程并无不同。同理,逻辑思维习惯能使你具有起码的辨伪能力,无论听到什么谣传都能在瞬间内初步判断其可靠性,此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看书时更能有独立批判能力,不至于让人轻易洗脑。
  这是从个体来说,从群体来看更是如此。思想交流要有可能,就必须先“统一度量衡”,把彼此使用的概念规范化,这才能让对方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通过争论或讨论或者达成共识,或如柏拉图的对话录显示的那样,双方准确辩诘,暴露原先忽略了的思维错误,最后深化双方的认识。否则必是鸡同鸭讲,徒然浪费时间。
  而在儒学那里,“仁”、“圣人”、“君子”、“小人”等等重大概念,从来不曾明确地严格地定义过。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不得而知。儒家经典里也有试图下“定义”的情况,如“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等,但从逻辑学角度讲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他们的内涵与外延从未“确定”过。
  一些电影,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逻辑荒谬。比如《三峡好人》,《好人某某某》等,首先在逻辑的第一关就没有过,因为“好人”如同君子一样不是一个可以“确定”的模糊概念。以这种模糊概念为前提根本无法把思考进行下去。
  三、鼓励学生从名言典故中发现逻辑错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中国古人具备直觉和顿悟思维的优势,但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直到清末,严复由英语的logic音译为逻辑,中国人才开始知道世界上还有逻辑这回事。而在西方,二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以《工具论》创立了传统形式逻辑,为逻辑发展史树起了第一座丰碑。
  孔子就是缺乏逻辑思维的代表。他说肉割的不方正就不吃,担心吃了不方正的东西自己就不正直了。不是正方形的席子孔子不坐,因为他认为那会使得自己变的邪曲。其实,吃什么形状的东西和一个人的品格养成没有任何内在逻辑关系,而孔子宁要把这两个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这就犯了思维错误。按照孔子的逻辑,月亮、太阳是不能看的,汤圆、包子也都是不能吃的,因为这些都能使人变得圆滑。
  许多古代经典里都有缺乏逻辑思维的思考。比如,《女儿经》里说,父母说的对的要听,不对的也要听。“有志者事竟成”也是典型的逻辑错误。因为有志只是成功的有利条件之一,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古今中外,壮志未酬的人多的是。看超级女生,你就知道想当歌星的海了,可最后成功的不就几个人吗?我上高一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就是这个题目。我当时是写了一篇驳斥的文章。当时语文老师不知道该如何评判。
  逻辑错误的名言还有很多:“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等,教师可列举出来,和学生一道分析。
  逻辑错误的典故还有伯夷、叔齐绝食(粮食是周朝的,只吃蔬菜),郭巨的埋儿(父亲只有一个,而孩子可以再生,所以粮食不够,可把孩子活埋),丁兰休妻(因妻子把木头父母像的手指扎出血而休了妻子)等,教师可提供出来,和学生一起思辨。
  通过对人们不太怀疑的典故和名言中的逻辑错误错在何处的分析,会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使得他们在自己的作文里尽量避免犯逻辑上的错误。
  四、归纳学生作文中的常见的逻辑错误,提示学生纠正。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常发现不少逻辑错误的表述。比如谁表达了美国哪方面好,就说谁卖国。有一位学生说:“美国虽然政治制度优越、经济、科技领先世界,但我就是希望它倒。”这里明显存在感性思维,自相矛盾。有一位学生说:“对儒学批评和藐视就是否定祖宗。”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可与学生平等讨论,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列举逻辑思维能力强的经典段落供学生体会、学习。人们对一切束手无策的时候都认定是体制出了问题,但是在体制的迷墙上密密麻麻的砖块分明又是人。人和体制的关系真是不简单。请看著名画家陈丹青的一段精彩描述:
  现在呢,现在的教育局面弄成这般繁荣而荒凉,倘若以上教育家活转来,谅必也是一筹莫展,便是再强的强人怕也无计可施。历史的进退,诚哉此一时也彼一时:在健全制度的过程中,“人”的效能被刻意消解,我们又走到历史的另一极端――平心而论,“人治”的独断早经抑制,然而我们也不再拥有卓越的“人”。“人”的集体平庸、被迫平庸,是现行体制的前提与后果,可是体制总得假手于“人”,怎么办呢,妙得很:它将昔日独断分明的“人治”拆卸为无数隐形的“人”,又将“人”的性能一概设置为体制的零部件,尔后冠之以体制之名,治理大学。这治理的统一模式,便是有权利而没担当,有政策而没主张,有计划而没理想。其过程,是人性持续地被磨损、被扭曲、被抵消,教育的主体及其主事者终于全盘“体制化”,至此,体制不再体现为教育,而是教育体现为体制。
  象这样思想深邃,见解独到,逻辑思维能力超强的文章段落,教师可以介绍给学生,一起讨论。既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濠头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