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侵犯主权 [霸权侵犯主权]
 

侵犯主权 [霸权侵犯主权]

发布时间:2019-02-10 03:56:43 影响了:

  3月19日,法英美等多国部队对非洲大陆北缘的利比亚开始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这场以帮助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为起点,以多国部队“盲打乱轰”为特点,以军事实力对比严重失衡为特征的军事行动至今仍没有结束的迹象。这是冷战结束以来多国部队干预其它国家内战的最新案例,也是多国部队实践这种案例过程中“露马脚”最多的一次。
  
  多国部队:图穷匕见,顾不得太多了!
  
  在去年年底开始出现的北非中东动荡大潮中,利比亚也没有幸免。2月16日,利比亚多个城市开始出现抗议活动,要求卡扎菲政府下台。这种抗议活动随后波及到其首都的黎波里,并向利比亚全国蔓延。随之,示威者开始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利国内反对派武装公开亮相,并与政府军发生激战。这种冲突不断升级,利反对派武装控制的地区逐渐扩大,利政府军一再收缩。这使西方国家看到了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希望。3月10日,法国率先宣布,承认利比亚反对派成立的“利比亚全国委员会”,并互派大使。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该委员会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公开分裂利比亚政府的国家。利国的反对派武装也开始被外界称之为反政府武装。法国的这种做法激怒了卡扎菲。利政府军开始对反政府武装使出狠招回击。一时间,利反政府武装节节败退。不几天的功夫,利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区大大缩小。为了拯救利反政府武装失败的危局,法英美等国于3月19日终于亲自出手,对利比亚卡扎菲的政府军实施军事打击。为了挽救西方政策在利比亚的败局,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打击可谓是不惜一切,或者说是没有任何顾虑了。主要表现是:
  一是打击民用目标。3月19日晚,法国、英国和美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接着,加拿大、比利时、西班牙、挪威和丹麦等国也加入到这次军事打击行动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的首要目的是拯救利比亚无辜的平民。然而,多国部队的行动不断对利比亚的平民安全形成威胁,甚至杀伤利比亚平民。多国部队开始对利比亚军事打击后,利比亚平民被杀伤的消息不断在媒体上出现。据利比亚方面的消息称,多国部队对利军事打击开始后的5天时间里,已经造成利平民约100人死亡。西方媒体报道说,多国部队轰炸的利比亚目标中包括发电设施、桥梁、公路、医院、电视台、政府办公大楼和工厂等。但是,西方媒体并不提供多国部队轰炸民用目标的任何证据。利比亚政府称,已经有两家医院和一家诊所被炸,同时利比亚各地的民用机场不断遭到多国部队的攻击。为此,利比亚外交部发布消息说,多国部队不是在保护平民,而是频频伤害平民。针对多国军事行动出现伤害利比亚平民事件,美国军方一位官员称:“在任何地方,敌我识别总是一个难题。城市环境中,识别难度显著增加。”这显然是一种对其伤害平民做法的辩解而已。面对平民及民用目标不断遭受多国部队的攻击情况,利比亚反对派也不得不做出表态。4月2日,利比亚反对派首次承认,北约空袭利比亚北部重镇卜雷加时造成利比亚平民丧生。不管多国部队承认与否,西方媒体的报道、利比亚政府发布的消息和利比亚反对派的坦白都说明,利境内的民用设施已经成为多国部队军事打击目标的一部分。
  二是轰炸反政府武装。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授权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其初衷是保护利比亚的平民安全。实际上,这种禁飞区的设立也起着减轻利比亚反对派武装遭受利比亚卡扎菲政府打击的“屏蔽作用”。可是,就在这种偏袒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的军事打击行动中,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轰炸也不断使利比亚反对派遭受损失。这是反政府武装始料不及的。
  本来,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是针对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军的,实际上攻击却不断伤及利反政府武装。近日来,北约“误炸”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事件频出。如4月2日,多国部队的战机对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误炸,导致至少13名反政府武装人员死亡。7日,北约战机轰炸了利反政府军位于东部港口卜雷加和艾季达比耶之间的一支车队,造成至少5名反政府武装人员死亡。
  从利比亚平民被炸到利反政府武装被炸,人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境内目标的轰炸已经到了“不加选择”的地步。这充分说明,西方国家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名义上是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其实质是达成西方国家自己的战略目的。那就是除掉卡扎菲这个“眼中钉”,控制整个利比亚。其实,在这场战争中,利比亚的平民不是被保护的对象,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也不是真正被援助的对象。这既是利比亚平民的悲哀,也是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的悲剧。
  
  联合国决议:是“遮羞布”?还是挡箭牌?
  
  为了稳定利比亚的局势、使利比亚平民免受伤害,联合国安理会于2月26日一致通过第1970号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1973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事实是,联合国的决议不仅不被全面执行,而且还频频被滥用。这次多国部队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是这种乱相的再一次上演,同时又是过去此种乱相的延续。
  首先,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几近成为某些国家推行强权的“遮羞布”。人们都认为,1992年美军去索马里维和是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来进行的。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美军的那次行动是阴差阳错地借用了联合国决议的“光环”。冷战期间,因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军事对峙,美国没有真正在非洲大陆找到立足之地。冷战结束后,因索马里内战形势的不断恶化,美国就打定主意从索马里开始“登陆”非洲大陆。于是,美国于1992年9月16日就授权其中央司令部宣布,将派2400名海军陆战队员赴索马里。此后,美国开始向索马里海域派出海军力量,并停留在索马里近海海域待命。鉴于索马里国内的形势日益恶化,联合国于1992年12月3日做出决议,决定派一支多国部队进驻索马里,确保救援物资运送到灾民手中。美国立即行动起来,于4日宣布派一支部队前往索马里。实际上,美国不用“再”派部队前往索马里了,而是已经有一支美军部队在索马里近海等候命令登陆了。经过准备,第一批美军于9日在索马里登陆。然而,虽然美军在索马里大打出手披上了联合国决议的“光环”,实际上实现的却是美国政府的非洲霸权战略。
  同样,这次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也扯起了联合国的大旗。联合国第1970号和1973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平民和平民区。据此,法英美等国对利比亚采取了军事打击行动。这看起来似乎使 法英美等国的打击行动具有了“合法性”。联合国决议几近成了西方国家武力干涉其它国家的挡箭牌和“遮羞布”。
  其次,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多次被歪曲滥用。实际上,西方国家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行霸权之实已不止一次了,而是多次于此偷梁换柱的勾当。1992年12月联合国决议要求,派往索马里的维和部队的任务是,确保救援物资运送到索马里灾民的手中。可是,美国登陆索马里的部队却对索马里土著武装大打出手,参与到索马里的内战当中。这次联合国对利比亚采取的决议,是要求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区的安全,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帮助保护利比亚的平民。事实却与此相反,法英美等国的军队参与到利比亚的内战当中,极力偏袒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一方。这只是法英美军事打击表现的一个方面。其实,法英美的军事打击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军事打击完全按西方的需要来进行,而不是根据利比亚的平民安全来进行。这也折射出西方国家没有完全按联合国决议行事,也是对联合国决议滥用的一种表现。法英美的军事打击,可以说是打打停停。从某种角度说,法英美的军事行动,既没有保护利比亚的平民,也没有“保护”好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自开战以来,利比亚平民伤亡数量不断上升,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也一再遭受削弱。
  从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强权动武的过程来看,联合国决议几乎成了这些国家开战的名正言顺的借口。实际上,只要战争打起来,西方国家都忘记了联合国决议为何物,而根据他们的需要行事了。如这次联合国决议要求对利比亚采取武器禁运措施,这包括对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两方都要实施武器禁运。英国和美国等也一再声称要采取武器禁运,却一再考虑要向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提供武器,只对利比亚政府军单方面采取武器禁运。这也是西方国家打着联合国旗号,行其霸权之实的一个突出表现。法英美:陷入窘境,无地自容?
  自法英美等国对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军事打击以来,不管是舆论还是官方的正式声明,都对法英美等国的这次行动提出了“不同声音”。法英美等国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
  首先,舆论声讨法英美等国。自利比亚这场战争开始以来,各国媒体发表了许多声讨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文章。德国《青年世界报》发表一位德国国际法教授的文章就指出,法英美等国的行动“如同另一场十字军东征”,多国部队利用导弹和炸弹“护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同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军作战,与其说是完成安理会规定的保护平民的任务,不如说是为占领开辟道路。这位德国法学教授的批评可谓是一针中的,法英美等国的行动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事实已经勿须多言了。
  其次,相当多的国家政要都对这次法英美等国的行动提出了“建议”。从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的表决10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这样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有很多国家对联合国决议提出的“对利比亚采取必要措施”这一点是有不同看法的。加之战事开始以来法英美等国对利比亚“盲打乱轰”这一现实的出现,许多国家领导人对法英美等国的行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3月30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奇谈话时就指出,近一个时期,利比亚局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方对此也深表关切。我们认为,安理会就利比亚局势通过决议,目的是制止暴力,保护平民。如果军事行动殃及无辜平民,造成更大人道主义危机,则违背了安理会的初衷。胡主席的表态,使萨科奇无言以对,只是表示法方“也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敷衍一下了事儿。印度在对利比亚动武这一问题上也对法英美等国的行动表示遗憾。利比亚战争打响后,印度外交部就发表声明说,印度高度关注利比亚发生的暴力冲突和人道主义危机,对空袭的发生表示遗憾,呼吁有关各方放弃武力,改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问题。号称“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对法英美等国的行动也提出了“建议”,这不能不让法英美等国感到窘迫。
  
  正义要靠实力与规则保障
  
  当多国部队发动对利比亚空袭后,阿拉伯联盟(阿盟)、非洲联盟(非盟)等组织逐渐认识到多国部队这次军事打击的潜在威胁,即西方国家可以用同样手段打击阿盟或非盟其它成员国。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军事打击或成为另一种西方国家干涉其它国家内政的新模式。舆论普遍认为,这次多国部队的行动,触犯了正义,严重践踏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实际上,我们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维护的正义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是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既维护人类普遍的正义,也维护西方国家主张的“正义”。勿庸讳言,当今的国际秩序体系是在西方霸权国家主导下建立的。这种国际秩序体系下的游戏规则,是倒向西方霸权国家的,也是有利于西方霸权国家获取利益的。现今的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体系,既维护人类普遍追求的正义,也为西方国家留下了“后门”来为其利益服务。根据《联合国宪章》第42条规定,把安理会授权保护平民免遭本国政府袭击称为“人道主义干预”是正确的。安理会也是惟一可以对一个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暴力冲突进行干预的机构。但是,该条款还规定,安理会只有在“和平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或者出现袭击行动”时才能采取军事行动。这一表述针对的是传统的国家间战争,而并没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叛乱、起义或政变等情况做出回答。这样一来,联合国宪章也就留下了“后门”,使霸权国家借“人道主义干预”为由,行其霸权之实了。这种维护“正义”,实际上维护的是西方霸权的“正义”,而不是普遍意义上人类的正义。
  二是霸权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解释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这是目前国际关系当中存在的最大弊病。人们不能不承认,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都是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来制定的,主要是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各国的国家利益的。霸权国家可以根据其国家利益的需要来解释和阐述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并为其国家利益服务。法英美等国家发起的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就是依据所谓的联合国决议,按照其需要采取的行动。当然,这种行动是肆意扩大了联合国决议的内涵。从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发动和主导的战争来看,在有联合国决议依据的绝大多数战争中,西方国家都扩大了联合国决议的内涵来满足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
  三是人类普遍认同的正义需要实力和规则去争取和维护。从历史与现实看,西方国家是凭借实力来建立国际游戏规则,维护其所谓的“正义”的。人类普遍认同的正义需要主张正义的国家拥有强大实力才能够维护和保护。只有我们主张的国际游戏规则发挥作用,我们主张的正义才能够得到维护与保护。故我们主张的正义及其维护需要我们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够实现。发展我国实力、提高我国实力才是硬道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