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15万元二层小楼图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15万元二层小楼图

发布时间:2019-02-15 04:12:38 影响了:

  摘要从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促使大量劳动力向非农生产转移;农业机械化是开拓和谐农村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农业机械化为村容整洁提供保障等方面总结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67-0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1]。中央惠民政策的实施,明显地增加了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使得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农机服务收入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户购买农机的热情,为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有效平台。反过来,农业机械化的普遍推进,又必将大大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快速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2-3]。农业机械,顾名思义就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农业机械化指的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来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的强力推进,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能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是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1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机械化代替手工工具,提高劳动生产力,这是一个经济技术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五大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之中,有4个方面的要求就与农业机械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环境文明的全面和谐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在社会生产发展中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在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劳动对象基本固定,劳动者也往往局限于古老的稻作文化,习惯于古老的耕作方式,无法使山地农耕出现质的飞跃与质的变化。而农业机械的适时引入,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其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力畜力的客观限制,能够比较标准地实施土壤深耕、深松,化肥深施,免耕播种,秸秆破碎还田等技术,改善了土壤结构,有效地实现了增收。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普遍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水平,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动力)基础。从这个层面上讲,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促使大量劳动力向非农生产转移
  要使农民“生活宽裕”,就必须让他们增加收入。众所周知,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业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促进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解放出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和城镇转移,广开财路,促进农民切实增收。据保守测算,1台小拖拉机可代替20~30人,1台联合收割机可替代200多人,1台大型拖拉机可替代500~600人。振太乡19个村2009年拥有田间耕作机械169辆,载重汽车34辆,农用运输车36辆,变型拖拉机432辆,小型拖拉机22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5 800台,年加工粮食1.61万t,青饲料粉碎机5 100台,年加工青饲料500 kg,农用排灌机械40台,榨油机10台,年加工油料400 t,推土机1台,装载机2台,挖掘机16台,全乡农业机械共实现农机总收入510万元。这些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在农村经济的振兴中不仅代替人力,直接创造财富,而且其载体功能、改造功能和开发功能都可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4]。
  3农业机械化是开拓和谐农村新局面的重要前提
  只有农业机械化才可以促进现代农业文明,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面改善。农业机械化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为特征,以实现更具人文关怀的农业文明生产为目标,归根结底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立足于促使农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进而促进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开拓和谐农村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农业机械化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使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同时,有利于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城乡互动、沟通城乡文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一定层面上讲,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农业劳动者文化素养的过程,因为进行机械化的农耕作业,首先要求农民朋友必须具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素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只有坚持不断地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把农民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从事科学、文化和其他方面的活动,开拓更多的从业渠道,比如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真正做到以工补农、以商补农,以服务创收,增加农民的综合收入,获取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让广大农民得以分享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让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农业机械化为村容整洁提供保障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外壳,它所凸显的无疑是一个村落的物质发达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是衡量该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时时对村容整洁起着坚实的保障作用,它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更是巨大。实施机械化的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抑制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中最根本、最宝贵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如目前广泛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能有效地控制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问题。可以把秸秆粉碎还田,也可以作食用菌原料、沼气池原料,还可以进行饲料加工,这样不仅使大量的秸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农用肥料支出,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保障了“村容整洁”,提升了文明程度。
  5结语
  目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和国家对购买农机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必将激发农民的购买积极性,使农业机械化出现勃勃生机。
  生产要发展,农机要先行,必然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拓宽大领域,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切实做到贴近农民,贴近农机工作中心,贴近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要求,把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推进,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和腾飞。
  6参考文献
  [1] 陶志刚,高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6(12):28.
  [2] 朱启臻,刘璐,韩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分析――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
  [3] 李国祥.解读“十一五”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报道,2006(1):11.
  [4] 毕克利,张立春.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224,23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