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助力\创新\放飞梦想_放飞梦想电影
 

助力\创新\放飞梦想_放飞梦想电影

发布时间:2019-02-17 04:20:43 影响了:

  【摘 要】科学素质培养在中学阶段应扮演为多元化的角色――助力、创新、放飞梦想,即为学生创造适合发展的舞台,并不断加以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张扬个性、凸显风采、放飞梦想。
  【关键词】初中学生 科学素质培养 科学普及活动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是一件大事。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已经成为目前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其实在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科技教育内容,但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只瞄准那些考点,讲现象、讲识记、讲计算,缺乏挖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联系,缺少组织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活动,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知识的匮乏现象。这实际上已经成为科学素质培养教育活动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素质培养教育呢?
  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以下的三条途径:
  
  一、有效地开展科普活动
  
  现在大部分科普作品都是以阅读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对于中学生来讲。整天埋在书山题海中,很难有效地阅读科普读物。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学生,最佳的科普作品应是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的科学普及活动,这样一来,既能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又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先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材料,并适时地加以点拨,及时抓住学生闪烁出的任何一点智慧的灵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就感、产生自信心。并引导、鼓励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清、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达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实现自我价值、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例如:2007年6月,吉林市“节水在我身边”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我适时地将学生引入到该项活动中来,学生们都能主动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挖掘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在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其特长,制作出了一系列精彩的节水趣味小实验:
  1 由柳博文、班艺婷两位同学作的“巧取蒸馏水”,该实验利用生活中非常普遍的几种物品,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污水进行蒸馏,取得洁净的水,既方便,又经济实用。
  2 由元吉、张欣或两位同学作的“过滤污水”的实验,将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充分利用,做成简易有效的过滤生活污水的过滤器,他们还给此过滤器起了一个很有个性的名字叫“一‘夫’当关”。
  3 王婷、赵泽宇两位同学利用不同液体密度不同、浮力不同的物理原理,将不同密度的液体在一个杯子中制出五彩缤纷的分层现象;王麒霖则利用该原理设计了“葡萄干的‘沉浮”’实验。这两个实验不仅向人们介绍了相关的物理学原理,同时也寓示了水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以此号召大家节约水资源。
  4 杨淼、邢宇欣两位同学利用液体表面张力及凸透镜的物理学原理,设计了“奇妙的水滴”的实验;李俊杰、杜鑫同样利用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学原理,设计了“指过留痕”这一有趣实验,这两个实验都向人们寓示了一滴水的重要性,号召大家节约每一滴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5月17日,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吉林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以“节能减排,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日的展示活动中,二年级七班的八名同学代表我校向全省人民展出了这些精彩的趣味小实验。实验一经展出,便吸引了众多市民和省市领导以及新闻媒体的目光,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亲自观看了实验,还不断询问,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其间有多名同学被多家新闻媒体采访。
  而元吉、杨淼两位同学合作研制出的“自制家庭型简易节水、净水装置”在吉林省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了二等奖。
  这些特殊方式的活动展示与评价将此次科技活动推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学生们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科学素质在他们心底扎下了根。
  
  二、移花接木
  
  现在,很多学科的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丝丝屡屡的联系,而且在现行的中学教材中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甚至语文、英语学科中都含有大量的科技教育内容,如果巧妙地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本学科里来辅助教学,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科技教育。
  例如:在一般人的眼里,乐高机器人与生物学是毫不相干的,可是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利用乐高机器人的积木来激发学生兴趣,让积木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以生物学科为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生物学实验很大程度上在中学教学中很难有效地进行,取而代之的是用幻灯片、录像带、影碟等来演示。但是,以上几个方式都是非交互式的,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非交互式的教学中既用眼睛看,又用脑思考,但却不能动手操作,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转而去死记硬背。从而造成对知识的难以理解。多年来,有多少教师煞费苦心、用尽办法,一个又一个精美的课件问世,一幅幅细致的图片展出,却仍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作品无论多么好,都是非交互式的单边效应,没有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将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来进行交互式的多边教学。而要想在教学中突破难点,首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这已经成为当前各门理科学科都面临的问题。
  我利用我校拥有的乐高机器人资源。把乐高机器人引入教学中。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将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来进行交互式的多边教学。结果,一个原来只能用图片或动画片演示,而无法亲自实践的教学难点被学生轻易而且兴趣十足地突破了。实践进一步证明,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按自己的节奏进行操作和调试、修改,拥有了充分的自主空间,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教学的交互性。学生们不仅用眼睛看,用脑思考,还亲自动手操作,同时还伴随着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眼、耳、口、脑被充分调动起来,结果是学生不仅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还有效地完成了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科学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巩固。从而,在进行生物学科教育的同时,无形中科技教育已经深植在学生的头脑中。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严谨、多样化的科技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科技教育仅存在于学科渗透中还远远不够,要有专门的科技教育课,使他们明白一些科普知识,同时体会科技的科学性、严谨性,对此绝不能走形式,应付了事,否则会给学生留下一生难以弥补的缺憾。另外,科技教育的内容方式应多样化,不应单一,否则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我的作法是: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领着学生们分别进行了益智活动(利用我校益智活动资源)、营养的调查、饮食安全的活动、蜂蜜的研究、对清水绿带的调查、水果保鲜中VC的变化实验、家用电器节能试验等活动内容,每一个活动都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都圆满地完成了科技教育任务。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学素质培养在中学中应扮演为多元化的角色――助力、创新、放飞梦想,即为学生创造适合发展的舞台,并不断加以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在快乐中学习,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的开放性、多元性、生成性在活动中被充分调动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张扬个性、凸显风采、放飞梦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