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新瓶装陈酿还是小荷初长成? 家有小荷初长成
 

新瓶装陈酿还是小荷初长成? 家有小荷初长成

发布时间:2019-03-22 04:23:48 影响了:

  2010年底,我们又迎来了VAIO的一个全新的系列YA。从命名规则上看,似乎与之前的Y系列有一定的联系,但从11.1英寸的尺寸来看,又似乎与TT系列有一些关联。那么这款既保持了VAIO高端产品的轻盈小巧,又有着6000元以下亲民价格的YA系列,是从何而来,在VAIO的产品布局中处于什么位置,它的实际表现又会与万元以上的TT相差多少?这些问题不仅让你感到困惑,就连我们也十分好奇。无需着急,我们这就一同去看个究竟。
  
  保留了DNA,这是首次
  
   14英寸以下,由13英寸至11英寸的尺寸范围,一直都是VAIO高端机型阵地。这些机型中的主流配置,售价基本上都徘徊在万元附近,有些甚至达到了两三万元。当然,2009年VAIO顺应其时的市场趋势推出的一款上网本w,售价还是比较便宜。不过,这款w身上却并没有见到多少VAIO的DNA,简而言之,w是VAIO品牌,却并不纯粹。在这个尺寸范围内,11英寸更是一直保持了万元以上的价位,TX、Tz和TT,无一不是当时市场上的风云机型;同时,它们也保持了极高的身价,每一代机型的售价都以“万”为基本单位。
  所以,当YA以11.6英寸+5999元(低配版4999元)售价的组合出现时,可以想见我们是如何的诧异。那么,这款机型与同样小尺寸的入门级上网本w及高端便携定位的TT之间,有什么区别?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YA介乎于w与TT之间。从它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在13英寸机型s系列上定型的新一代VAIODNA基因――YA采用了圆形绿色电源键,并在c面设计有一条光带,方便用户在视线不离开c面时查知机器工作状态。YA采用了圆柱形中轴,不过这个中轴与c面的结合部并没有弧度,从而保持了c面的平整。YA采用了悬浮式键盘(又称孤岛式键盘),也具备了独立的“ASSIST”按钮……所有这些,都显示了YA是一款“血统”纯正的VAIO牌产品,是它与w系列的最大差别之所在。当然,还有无法忽略的性能更强的配置,这个我们后面再详述。
  而把YA与TT相较,首先我们注意到的是TT那精巧的一体化C面没有在YA上重现,YA的键盘区域、靠近转轴区域和腕托区域是泾渭分明的三大块,键盘区域位于中间,下凹的设计将这三块明显地区分开。其次,TT和YA在材质上有所区别,TT运用了大量的碳纤维材质,这种轻质坚固的高成本材质是高端机型的专属,在YA身上看不到这种材质很正常。事实上,随着笔记本电脑平均价格的逐渐走低,目前依然采用了碳纤维材质的机型已经非常稀少,略微夸张地说,碳纤维处于消失的边缘了。另外,YA还精简了诸如指纹识别器、光线感应器及硬盘震动传感器等配置……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两者间的落差所误导,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差距是价格降低到不及原来一半后的必然结果。
  
  商务定位,亦不忘简单娱乐
  
  YA是一款商务定位的机型,这跟之前推出的几款11英寸高端机型倒是相同的。它采用了Intel HD Graphics集成显卡,所以图形性能方面相对较弱,3DMark Vantage仅有E2200左右的得分印证了这一点。在我们进行的简单的游戏测试环节,YA也以无法保证低画质设置下《街头霸王4》的基本流畅而宣告与主流3D游戏无缘。但这并非是说YA没有娱乐能力,至少以GMA HD集成显卡的高清硬解码能力,用YA欣赏高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有些疑惑,既然YA是商务定位的机型,那么关娱乐何事?实际上,VAIO一直秉持的就是亦商亦娱的全能型商务机型设计理念,这也与当前的趋势相吻合。所以,我们通过体验会发现两点:其一是小尺寸主流价位的机型实难保证图形性能,机身尺寸和成本都是先天的限制条件;其二即便在这些先天限制下,YA也保证了基本的娱乐能力,难能可贵。
  那么YA的商务特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自然是小尺寸机型的优势――便携性。YA的机身重量仅为1.4kg左右(搭配普通电池),同时它的电源适配器也相对小巧;所以从重量上来看,即便是女士,长时间携带也没有什么问题。机身尺寸则更为出色,290mm×202.8mm×25mm-31.5mm的“三围”,仅仅是从数字上看,就能勾勒出完全不同于主流尺寸的娇小轮廓。精确到毫米,它也只是比以小巧著称的TT系列略微增加了几乎不可察觉的机身长度而已。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使用上的舒适度,特别是小尺寸机型,很让人担心它的屏幕是否能够显示足够的内容,它的操作区域空间是否能够保持基本的使用舒适等等。以YA的机身尺寸,难以保证全尺寸键盘的采用,它的键帽宽度为13.5mm,比悬浮式键盘通常14mm左右的宽度有所缩减。不过,它的键帽边缘间距值得赞赏,4mm左右的边缘间距能够很好地避免输入时的局促感,误操作率也会相应降低。手感方面,YA的键程偏短,回馈手感有些硬,与VAIO通常偏软的输入感不同。若以10分制打分,只能在6分的及格线上。同样的10分制,YA的触摸板则可以得到8分了,不仅其表面设计有点状的暗纹以增加时尚感,而且细腻的磨砂材质带来了很棒的触感和精准的定位,两颗宽大的触摸板按键也有着清晰的手感,配合度很高。
  
  性能也有“前辈”的影子
  
  在轻薄小巧的机身内蕴含相对充沛的硬件能量,这也是T系列的精髓之一。TT系列采用的是其时的高端低电压版处理器Core 2 Duo SU9300,在1.2GHz的主频和10W TDP的前提下,PCMark Vantage测试成绩为1914。以当时主流机型大多该项测试不及3000的得分状况来看,TT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那么YA身上也有这种传统吗?YA采用了Core i3 380UM,主频为1.33GHz,双核心四线程设计,虽说不支持睿频加速技术,但是从英特尔酷睿i3的家族来看,Core i3 380UM不仅是i3家族中定位最高的一款,也是i3低电压处理器中性能最强的一款。实际测试当中,YA的PCMark Vantage测试成绩为3400左右,而目前以酷睿i5处理器为主的主流机型该项测试成绩多在5000出头,如果单以量化数据进行对比,YA的整体性能能够达到主流酷睿i5机型的六成左右,TT则是七成多不到八成。
  
  MC点评 对于迫切需要便携机型的商务人士来说,轻巧的11英寸机型YA是一个“给力”的选择,不到6000元的价格也享受到了相对纯正的VAIO DNA,既挣里子又争面子也不为难钱包,前提是你可以习惯相对不太好用的键盘。
  然后我们抛开细节,来审视一下这款突然冒出来的机型。虽然VAIO的机型换代更迭的速度很快,但却最是讲究传承的品牌,每一款新机型,都能够找到它的“老一辈”。YA例外吗?前文我们已经说过,YA的尺寸是明显地延续自T系列(TT是该系列最新机型),但价格却大相径庭,所以,它的前辈显然不是T系列。或许你可以将YA看作M系列与TT系列的糅合体,既有前者的亲民,亦有后者的轻盈。如果纵观VAIO在小尺寸市场中的布局,以售价为基准,就会发现3000元以内的M系列与13000元左右的TT系列之间巨大的真空。也就是说我们要选择非常便携的小尺寸VAIO机型,预算要么3000元,要么13000元。这两个极端无疑会排除掉很多消费者,它们之间,就是YA出生的土壤:比M系列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VAIO DNA,比TT系列更为亲民的价格,显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TT系列在不久前的停产,让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推测:随着英特尔ULV处理器售价大幅度降低,市场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平价超轻薄机型,留给TT这种成本与售价都高居不下的机型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少。所以,VAIO断然推出YA系列,继承T系列的“遗志”。而TT,或许已经代表以轻巧便携、大量碳纤维、广色域面板及精巧设计等特点著称的T系列,暂时走完了最后一程。当然,市场变幻莫测,作为爱好者和玩家,我们也希望让大多数人期待与梦想的少数人的小伙伴T系列能够以全新姿态再度回归,或许就在2011年的春天,你说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