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失败】失败英文
 

【失败】失败英文

发布时间:2019-04-06 05:12:38 影响了: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几十年前,鲁迅要表达的远非是赛场观看者的一般心态,而是深悟到一个民族要能生存下去所必需具有的对待挫折、磨难的坚韧的恒心及承受力。落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向前跑的信心和勇气,更可怕的是见了顽强拼搏的落伍者不是给予鼓舞,反而投以嗤笑讥讽的看客。
  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他的周围充满着这类愚昧而麻木不仁的看客。半个多世纪之后,应该说,我们的同胞是清醒多了。但是,传统的情感习惯、文化氛围,也使这些清醒者难以和先人真正沟通。比如在激烈的体育赛事中,他们抱定了本应属于愿望的希望争冠军。这没错。可怕的是,最后他们只热爱冠军。
  一
  1984年7月29日,美国洛杉矶的普拉多射击场,出现了第23届奥运会的第一位冠军,他是中国运动员许海峰,这也是世界近代史上中国拿下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随着各种先进的新闻传播工具的快速传播,这位从某县供销社业务员出身的运动员,一下子在中国、在世界名声显赫。
  也许他没有意识到,他同时失去了一种权利,中国的观众剥夺了他失败的权利。在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许海峰在他具有“绝活”的自选手枪项目上,竟连预选赛也没有通过。那些在他身上押宝能夺一枚金牌的观众,除一片叹息之声外,不少人纷纷责骂,更有人在迅速写给体委的信中,称他上届奥运会金牌,纯是“瞎猫碰死耗子”,“捡了个便宜”。人们竟如此刻薄。
  朱建华这位小伙子至今仍是中国跳得最高的人,如果在当初他没有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壮举,兴许他仍是人们心目中理所当然的英雄。他破了世界纪录,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万万没想到,在他参加23届奥运会时,他的同胞为他指定的横杆不再是2.39米,而是2.40米或2.41米,而且还要捎上那块沉甸甸、光灿灿的金牌。
  他比赛的场面通过卫星传到了千家万户的荧光屏上,当他第3次试跳2.25米而且随着横竿重重落在垫上的时候,整个中国几乎像受到了侮辱而被激怒了。在场边手拿稿纸准备妙笔生花的记者气愤得直摇头。朱建华的家乡上海,几位小学生也不约而同地放下了笔,眼泪啪啪地往作文本上掉,那上面的题目是老师早留下的:《朱建华叔叔夺金牌的时刻》……
  至于在他的家门口示威,砸门窗,写信给他让他“上吊**”,鼓励他去“掏厕所”的,更不计其数,他在踏进天堂大门的同时,也打开了跌进地狱的大门。
  类似他这样的处境,其他明星也不容易逃脱。曾多次夺得世界羽毛球冠军的韩健,只因在1984年的汤姆斯杯决赛中失掉了关键的一分,瞬间就成了千古罪人,电视台的记者们甚至不愿再给他一个镜头,羽毛球迷们联名写信要求开除他的国籍。韩健在那篇《从失败的迷谷中走出来》里,这样写道:“回国后,在我处境最困难的时候,我多么希望领导、教练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我觉得,领导者的形象不应只出现在开幕式、庆功会、发奖台上,而应更多地出现在失败者中间,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再干!”
  这哪里是文字,这是受伤者心中迸出的鲜血!
  二
  有一位中国教练更惨,在一场大型的庆功文艺晚会上,他出的节目是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说:“我的外号就叫‘5.19’!”他叫曾雪麟。
  他指挥一支背后有10亿人的足球队输给了一支背后只有几百万人的香港队,尽管这样的对比极不科学,但他还是收到了无数个刀片和上吊绳。抱负远大的曾雪麟多么渴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带“罪”立功,但在千万个看客那不依不饶的声讨中,他只得含泪辞职,抱恨终身。
  而中国的体育文学是冠军的文学。遵照这样的等式:冠军=明星=英雄。好像高射炮,只能越打越高,却绝不能让炮弹落回地上。你可以看得出,中国的冠军在声名显赫的同时负担又有多重。曾几何时,保持着三项世界举重纪录的何灼强,在他盼望已久的24届奥运大赛上,竟发挥失常,失去了问鼎金牌的机会。他为何失常?答案就在他的脸上:紧张。冠军这顶帽子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没能战胜对手的原因,首先在于他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那些只许他胜利的看客。
  体育就是竞争,就是比一个高低胜负。谁也不是神仙(即使神仙也有胜负),谁也不是常胜将军。今天你可以胜人家,明天人家也可以胜你。这本是一条浅显不过的道理,可人们就是不愿承认它,接受它。人们更乐意沉湎和满足于超凡入圣的中华武侠小说中那些神奇无敌的虚幻情节。这似乎就是中国的“看客”心理,就是中国的文化氛围,就是中国冠军们成长的土壤。
  24届奥运会前,有记者去采访李宁,李宁说:“太忙了,实在没时间,等奥运会结束了再说吧。”跟着他又无限伤感地补充了一句:“是啊,到时候你们也不会采访我了,你们的目光永远是看着冠军的。”
  女排是冠军,当然也不许失败,而且她们比一般冠军负重更多,她们除了要拿一块金牌之外,还要保持光大那种“拼搏精神”,那种已经神化了的、改革大潮之中的民族精神支柱。要求一届可以,如果届届要求如此,是不是太累人了呢?体育毕竟不是政治,不能替代政治去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问题。
  说到乒乓球更是如此,它在人们心中,已成了“国球”。金牌、奖杯都犹如是自家的,想取多少就拿多少。这样的心态,冷静地想想,不是已接近变态了吗?如果他们在第24届奥运会上有什么闪失,那么……人们仿佛看到一把悬在运动员们头上的铡刀。
  三
  作为一名运动员,谁不想争冠军、夺金牌呢?体育比赛的魅力就在于它竞争的无情和公允。它给予每个运动员成功的机会和失败的机会,而我们恰恰唯一重视了成功的机会。谁成功了,夺得冠军,谁就有了一切:权力、金钱、房子、爱情……谁失败了,就会失去一切。
  体育是什么?在我们许多人中,也许还没有弄清。在赛前,当外国体育运动员高声大气地宣布“冠军非我莫属”时,我们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却都小心翼翼回避这类话题。即使有十分把握,也要留出五分的余地。是的,人们怕了,不敢在出师前大长自己威风,大灭对方志气。人们深知,在中国,这类心理攻势上需要的“戏言”,往往会被好事者当作真话来整治你。高丰文宁愿当个“哑吧”,不就是一个令人心酸的例子吗?
  在13届世界杯足球锦标赛中,没有比巴西队的失败更令人震惊和伤心了。
  巴西队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足球,使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球迷心悦诚服,许多世界一流的球队即使败在巴西队脚下,也感到非常荣幸光彩。苏格兰队教练说:“败给巴西这样的队并不丢脸,巴西人可以教给我们怎样踢球。”虽然失败了却掩饰不了这位教练内心的诚服和兴奋。而中国足球队呢,历尽苦难坎坷,以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冲出亚洲,走向汉城。虽然中国队小组未能出线,难道我们就该否认中国队长足的进步吗?队员们奋勇拼搏,不肯服输的精神,难道使我们看不到希望吗?输给联邦德国和瑞典队,并不一定是丢脸的事,我们应该动动脑筋,从他们身上学学踢球。
  再讲巴西队吧。这样的超级球队不仅巴西本国人希望她夺魁,就是全世界的众多异国球迷也希望巴西队登上皇座。但在那次比赛的半决赛时,巴西队却输给了并不强于自己的法国队。足球是巴西的国球啊,那次失败,巴西国家电视台的解说员,说着说着不禁哭出声来,可想而知,巴西全国将沉浸在怎样的悲痛之中。就在这样的时刻,巴西总统从国内立刻发出专电,亲自安慰教练员、运动员:“巴西足球有伟大的时刻,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他们难以预测的一面。我们一起痛苦,没有事情会阻止巴西的前进。相信快乐的时刻将会来临。”就连贝利这个最爱挑剔、容不得别人的著名球王,在经历这种感情上巨大的悲痛冲击的时候,也并没有指责巴西队。
  这种真诚的关怀,宽容的理解,多么难能可贵!一个泱泱体育大国,首先具有的是它开阔的胸襟。
  我们似乎不必再进一步探讨,那种不许失败的心态、只许成功的心理,是不是同样也包含了自卑和不自信?包含了不敢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懦夫之气?
  让我们将失败的权利还给冠军们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