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难言的故事】 难言
 

【难言的故事】 难言

发布时间:2019-04-06 05:14:19 影响了:

  这是一串来自军营的故事。  军营,这显示军威国威的神圣堡垒,曾以其特有的庄严和迷人的橄榄绿吸引了多少中国青年男女!可如今,这座堡垒却令人担忧地经受着非炮火的冲击……
  恩爱夫妻的悲剧
  这本是一个美满的军人家庭。丈夫刘成海军校毕业,是个顶呱呱的上尉连长;妻子李娟美丽多情、温柔善良,是成都某厂的纺织能手。
  他们有一个两岁的女儿,活泼可爱。他们在繁华的成都市区有一套崭新的两居室楼房,宽敞明亮。
  丈夫与妻子每年各探亲一次,相聚两三个月,每次恩恩爱爱,相敬如宾。
  可前不久李娟却提出离婚!刘连长接到信,犹闻晴天霹雳。他震惊、发呆,他觉得这无从说起。
  还记得去年妻子来队探亲的情景吗?那是一个多么感人的场面啊!
  不知怎么搞的,结婚5年了,他俩探亲不是春天就是冬天,夏天从未见过面。这次,妻子心细,把自己的裙子都带来了,这回虽又是冬天,但她要穿给丈夫看。
  炉火很旺,她像是在作时装表演,在床上一件又一件换着穿,丈夫坐在凳子上一眼不眨地看。最后终于热泪盈眶地拥抱在一起……
  这样的妻子怎么会提出离婚呢?
  问题出在第三者。
  李娟承认,她打算离婚后要找的这个人,感情远不如刘成海真挚缠绵。可她说,他能时时给予。
  那么对这位妻子该怎样评价?
  房子、孩子的苦恼
  也许再没有像他们这样的家了。说家,其实无家,他们没有一间房子。别人都盼着探亲,他却怕探亲,他怕探家无处安身。他是河南农村入伍的,妻子在某市一个集体小厂当工人,单位分不上房子,丈母娘家也是四世同堂。
  妻子分娩是在集体宿舍。
  第一次探家,宿舍的其他女伴照顾他们,出去和别人挤铺,可第二次还让人家搬出去吗?他们有了小孩,就更糟了,拉屎拉尿、哭叫吵闹,使女伴们渐渐烦了起来,他们多数是姑娘,爱讲究的姑娘。时间长了,不免会有摩擦。为一点小事,一位女伴与妻子吵了一架,险些将妻子的被子扔出去。
  妻子哭成了泪人儿。
  下次探家他再也住不进去。
  好在这几年攒了五六百元钱,想买家具,没地方放,这钱就存下了。他牙一咬:住旅社。
  他们住的是最低档的旅社,最便宜的房间。可半个月下来还是把他吓了一跳,再不敢住了,与妻子抱头前哭一场,洒泪而别。
  以后他索性不探家了,让她来队,一年原本相会两次的,现在减少到一次。
  妻子又来队了,带着3岁的小孩:“今年能不能转业?”
  丈夫怯懦地说:“报告递上去了,领导讲,比咱们困难的人还有,看来今年是不成了。”
  妻子火了:“你知道我是咋过的吗?孩子都3岁了,你管过吗?”她一气留下孩子,径自走了。
  最可怜的是孩子。从小在妈妈身边长大,突然与一个陌生男人在一起,他哭,拼命地哭。做父亲的也在流泪,拼命地流泪。他抱着孩子上办公楼,抱着孩子进饭堂,军营大院出现了一位男妈妈……
  部队给他妻子所在单位去公函,请求解决房子,无回音。后又派专人去解决,无结果。
  国务院早有规定:要解决军人家属困难,优先安排住房。可规定是规定,无人理睬。
  倒霉的男子汉
  武汉市的一个夏夜。室温达32℃。
  衣着单薄仍头冒热气的一家人正在吃饭。
  “笃笃笃”, 一阵敲门声之后,进来一位年轻英武的陆军军官。他手拎礼品,毕恭毕敬,满脸胆怯地笑。
  一家人霍地站起,除了那貌美的姑娘露出一丝转瞬既逝的温情外,其他人都“阴了天”。
  中年汉子饭碗一蹾,气呼呼地说:“不是说过了吗,不脱军装就别再进这个门,怎么你又来了?”
  女婆娘用火柴剔了剔牙,语调慢悠悠但更伤人:“你从那杀千刀的流氓手里救出俺闺女,俺感谢你这兵大哥,尽管是一时说失了嘴,仍然还是允许你们谈恋爱。可你这大兵却说话不算数,拖了俺闺女两年多了,还是在那国边边上不回来。你们当兵的光荣,光荣去好了,俺们不眼馋!”
  门“砰”地一声关上,军人难堪地转过了身。从此,他再没去过,28岁的人了也没再找对象。
  他现在仍在新疆军区某边防连当连长,只是工作没了劲头。
  未婚夫妻大逃亡
  54次列车,疾驰在陇海线上。
  一对恋人依偎在硬座车厢里。
  男的是上士班长,女的是个修钟表的个体户。
  两年前,女的到部队为表哥带孩子时,悄悄爱上了有一手修理技术的男战士,并向他学到了一些修理钟表的技术。没想到,她这半拉子手艺,竟然使她回家不到一年,就在她那个偏僻的河南小镇“红”得透亮。
  技术使她钟情于那位男战士,她越来越思念他。她思忖:修钟表能成万元户,修彩电冰箱岂不更不得了?于是,她怀揣1000元提前一周飞抵军营,开始了为男友办理退役的活动。
  一条“万宝路”呈在排长面前:两瓶“五粮液”放在连长桌上;一块“西铁城”塞在营长枕下。
  以前领导舍不得放这个技术兵,现在可以舍得。
  然而,老兵复员时间却突然推到了明年春季,这谁也始料不及,营长也无能为力。
  男战士直呼倒霉,女青年直挤眼泪。到末了,还是她这个地方青年见多识广:“我们何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于是,他们一块来到连长房里,请假说去逛夜市。
  连长准假后,他们却大摇大摆登上了东去的列车。
  电报!电报!
  〔故事一〕某连战士小张,家住上海。在家调皮捣蛋直至多次参与打架斗殴,曾被拘留过。他自然难以找到工作,也难找到对象,这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征兵制度的改革,使两位老人犹如盼到救星。他们将小张送进部队,做起先找对象、后复员进厂、再结婚抱孙子的美梦。
  也算好运气,老人费了一番心思总算找到一位满意的姑娘,可儿子一时回不来怎么办?两个老人到外面逛游了半天,一封“母病故速归”的电报发往部队。
  连队领导很快报上级给小张批了假,并把他送上火车。小张走后,连队又发出了一封唁电致哀。
  可电报发出不久,他们又收到了小张家所在地武装部的电报,电文是“张母健在”。
  〔故事二〕“父病故母病危速归。”——战士游士明,手拿电报犹如抓了高压线,“扑”地一下被击倒在地。
  待他喘过气来,正躺在某团卫生队急诊室里,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父病故”“母病危”,神经受到严重刺激,无法回家探亲。
  连领导在对小游家写信表示慰问之后,只好将其短期内无法探家的事实也一并写了上去。
  10天后,军营里走进一位四川农村大爹。他神情慌张、手足无措地摸进了小游的病房,小游看到老汉,直喊有鬼。老汉才不得不说明实情。
  他就是游士明的爸爸。他没有死。游士明的妈也没病危。只是小游的16岁妹子被人**,老人家要他这当兵的哥哥回去报仇卫家。
  〔故事三〕一天,高机连通讯员又将两封电报送到指导员手里,内容都是“母病故”。
  谁真谁假?
  他已经上当多次,此次决心弄个明白,一个也不批,给两位战士家乡武装部发询问电报。
  5天后对方回电,知其中一封果真是假的。可等那位捏着真电报的战士赶到家时,慈母已火化,没见上母亲最后一面的战士愤愤不平。
  他说指导员是他的仇人,他要报复……
  诸如此类的故事已不在少数,我之所以讲这些,意欲提醒国人:你们在致富的时候,可千万别忘了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们的国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