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皮瓜·钥匙·笑话 wifi钥匙
 

皮瓜·钥匙·笑话 wifi钥匙

发布时间:2019-04-07 05:11:43 影响了:

  我国历史上有个叫范睢的,此人为人处世有个信条,叫作“睚眦之怨必较,一饭之德必偿”。所谓“睚眦之怨”,就是鸡毛蒜皮的小忿小怨。范睢已作古千年,不幸的是,因计较“睚眦之怨”而酿出祸端的人和事,在现实生活中并未绝迹。
  下面讲述的便是三件因区区小事而操刃相向、触犯刑律的真实案例。
  瓜皮
  198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B市某十字大街上一字排开的瓜摊前,生意兴隆。突然,瓜摊前传出了吵骂声。有人在惊恐地喊:“扎人了!”
  这天的下午六点半钟,从某印刷厂录像放映室走出三个小青年,他们在大街上游游荡荡,边走边“呀,嘿”地比划着录像里的打斗架式。但他们很快就感到厌倦了。一个叫何青的提议:“南小街我有个同学,借了我10块钱。咱们去讨回来‘啜’一顿,怎么样?”另两人自然十二分地愿意。
  钱也讨了,酒也喝了,往下干什么呢?下了车,他们忽然又感到无聊。回家睡觉?天气太热,还是再玩儿会吧。不是有卖瓜的吗?去凑个热闹。
  何青走到一个瓜车旁,拿起这个瓜拍拍,放下;又抱起那个瓜捏捏。趁瓜农不注意,他抱着瓜转身走到街对面的一个小摊前,向摊主借了把刀,切开西瓜,三人立在路边分而食之。
  瓜不熟。何青把吃了几口的瓜随手一扔,又拿起了另一块。旁边摆瓜摊的一个女青年喊了起来:“谁扔的瓜皮?溅我一身!”见无人搭腔,女青年提高了嗓门:“是哪个孙子扔的,装聋听不见怎么着?”
  何青搭言了:“别骂人哎,我扔的!”
  “骂你怎么着?”
  “我还会骂你呢!”
  两人对骂起来。“啪!”那女青年掴了何青一个耳光。这下可炸了,何青猛地用手推倒女青年。他正待伸拳踢腿,帮女青年卖瓜的一个男青年过来一拳就把他打倒在西瓜堆上。何青的两个“哥们”一看,一齐上来揪住那男青年厮打。何青这时爬起来,趁男青年不备,从瓜摊上抓起一把切瓜刀,向男青年的后腰狠狠地扎了下去……
  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这起故意伤害案,作出判决:被告何青与他人发生矛盾后,本应采取正当途径解决,但何青无视国法,持刀伤害他人身体,已构成伤害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一、三款,判处何青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钥匙
  一天下午,独自待在休息室里的青工刘达华,忽然发现小杜的自行车没有锁。他那无聊的心境为之一振,觉得同小杜开个玩笑蛮有意思。他走过去锁上车子,把钥匙装入了自己的衣兜。
  下班了。小杜来到休息室取车,发现车上了锁,而钥匙却不见了。他问刘达华看见钥匙没有。刘说:“我也没看见,你到外边找找看。”小杜出去了。刘达华觉得挺惬意,决定再让小杜着急一会儿。
  小杜在外细细查找,不见钥匙踪影。恰好小马来休息室更衣,小杜便把钥匙不见的事同小马讲了。小马走进休息室,笑着对刘达华说:“小杜的车钥匙是不是你拿了?下班了,别开玩笑了,把钥匙还给人家。”
  刘达华也笑着说:“可我没见钥匙呀。”
  “别闹了,快还人家。”
  “你凭什么说在我这儿?”
  “屋里就你一人,不在你这儿在谁那儿?”
  刘达华这时忽然觉得小杜叫小马来要钥匙,是想用小马压他。小马怎么的?你以为我怵他?刘达华一口咬定:“不在我这儿。怎么着,就你会管闲事?”
  小马也变了脸色。两人没有再说几句,便厮打起来。众人忙上前劝开。
  事情似乎结束了。大家又去忙自己的事情,准备下班。可刘达华觉得自己头上被小马打了一下,吃了大亏,在众人面前丢了脸,便回手从更衣柜里取出一把刀子,挥舞着向小马扑去。小马一见,慌忙用双臂拦挡,胳膊被扎伤,左手伸肌腱被切断……
  我国刑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本法所说的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刘达华持刀行凶,使被害人遭受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刘达华犯伤害罪,处有期徒刑四年。
  笑话
  这是一个冬夜,屋外寒风凛冽。几个坐夜班的青年汽车保养工干完了手里的活计,便围坐在一起,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间或开些玩笑,以打发漫漫冬夜。
  闷得不知说什么好的青工小朱,看着对 的张宇,忽然想起往日青工们同他开玩笑的情景,便笑着问王云星:“《小街》是不是张宇演的?”王云星心领神会,也笑着说:“是张宇演的。”并故意把张宇二字说得加重了一些。
  张宇见他们又用自己的名字开玩笑,便不高兴地说:“是王云星演的。”
  “哎,人家说你,别把话题往我这儿转呀!”
  “转你这儿怎么着!”
  “你说怎么着?”
  “你说怎么着?”
  “我打你王八蛋,你信不信?”王云星绷起了脸。
  “我不信。”张宇话音未落,王云星便随手从工作台上抓起一把半圆锉扔了过去,正打在张宇的左眼上。张宇立刻感到左眼一阵钻心的疼痛,他不顾疼痛站起来同王云星厮打起来。人们劝开以后,才发现张宇满脸是血,急忙把他送往医院。
  在拘留所里,王云星回答公安人员的讯问时说:“当时我同张宇面对面地坐着,我抄起圆锉扔过出,是想把他镇住,再趁他躲的时候,过去用拳头打他。”
  此案与前面两个案子,都是故意犯罪。从他们犯罪的主观条件去进一步分析,何青与刘达华是直接故意,王云星是间接故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不同的是,直接故意是行为人希望发生危害结果,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放任发生危害结果。
  上边讲了三个因小忿小怨引起的故意伤害案。
  人的行为是有原因的。犯罪行为亦然。使何、刘、王三人产生犯罪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
  下面是预审员讯问何青时的一段记录:
  问:你扔瓜皮,人家问谁扔的,你为何不道歉呢?
  答:谁服那软呀!我想不理她就完了。
  问:为什么用刀子扎人?
  答:他打我,我就扎他。再说那人正和我的一个哥们打着。我扔的瓜皮,人家帮我打,我不能不管。
  在他们看来,因为自己的过失而给别人带来了麻烦,若向人家赔礼道歉,自己便“丢了份”,是软蛋。你捅我一拳,我便回敬你一刀,这才是“拔了份”,是英雄好汉。这就是他们那扭曲了的、并带有封建色彩的行为价值观。
  他们法制观念淡漠,为了一些蒜皮小事,便可以轻易地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用残暴手段加害别人。这与他们扭曲的行为准则和畸变的道德观念亦相关联。在他们心目中,“自我”是中心,为了自我的需要可以踢开法律,甚至为了自我取乐而故意犯罪。
  他们三人虽然体格强壮,在文化教养方面却患了严重的营养不良症。何青只上了几个月的初中一年级,便退学干起了临时工。刘达华虽名义是初中毕业,实际水准恐怕只够小学。王云星也是不合格的中技生。他们知识贫乏,行为无聊,情操低下,时间在他们那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从他们手上大段大段地抛掷掉。
  他们三人在回答讯问时都谈到:“当时脑子一热,就下了手。”“话说僵了,面子上下不来,……”“话赶话赶到那儿了,一时冲动就……”这种犯罪从表面看带有偶然性。从实质上看,是他们长期不注意思想品格修养,法制观念淡漠的必然结果。何、刘、王三人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的不良性格特点:粗暴、恃强逞霸、胆大妄为,稍有触动,便产生攻击性犯罪冲动。
  三个人的家庭都属于低文化结构。他们的父母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不是打骂,便是放任,使得子女在家庭里得不到正面的、有效的教育培养。
  在社会方面,对青少年还缺乏有力、有效的正面教育。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甩下了一批成绩差的学生。何青就是因为在初一时跟不上而退学当了临时工。他们流失到社会上,极易为游离于社会主导文化之外的低层次的亚文化吸引,被腐败的精神毒素浸染,变得行为放纵,甚至堕入犯罪的泥淖。
  “瓜皮·钥匙·笑话”不正是三声警笛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