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锦囊【双节长假血拼五大锦囊】
 

锦囊【双节长假血拼五大锦囊】

发布时间:2019-05-02 03:46:41 影响了:

  随着中秋国庆长假的临近,人们体内的购物因子也开始活跃起来。跟据商务部去年公布的“十一”消费数据显示,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8%左右。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长假,许多消费者也早已将例行的购物计划纳入了自己的假日行程表。然而,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类假日促销与日趋多样的购物渠道,意在实惠消费的血拼族又该如何理性选择、从容应对呢?记者特别准备了5只锦囊,助你在假日生活中玩转聪明消费。
  锦囊一:商场折扣常对照
  每逢“十一”假期,商家都会在服饰配件的打折促销上动足脑筋。常常是A百货“买一送一”,B广场“满百返券”,C公司“全场1折起”……各式“噱头”的齐齐亮相对消费者而言可谓是诱惑巨大。然而,除了部分实实在在的让利外,部分商家的促销背后其实存在猫腻。
  血拼实例:
  吴先生在去年10月1日于上海某购物中心看中一款的品牌公文包,标签价格显示公文包售价718元。由于营业员一再热情地表示公文包参与商场国庆期间的6折大促,吴先生便花了470元将其买入。但事后,吴先生通过网络询价了解到公文包此前的专柜售价实为518元。照这样计算,商家所谓470元的“6折价格”实际上只在原价518元的基础上打了9折。
  锦囊对策:
  网络原价对照:现如今网络咨询已经十分发达。除了能在网上找到各大品牌的官方参考价格,还有许多热情网友会在论坛里分享各种价格信息。消费者不妨在购物前先通过网络渠道了解一下欲购品牌的大致价格;或是在购买时通过手机简单地上网查询一下,以免冲动地买下被商家“价格虚高”后的打折商品。
  商场折扣对照: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十一”等法定假期是商家们推出折扣的集中期,而各商家不同的促销手段会使原先统一定价的同款商品出现不同售价。以选购一款原价1699元的Sindel风衣为例,如A商场进行的是“满199元减100元”的活动,则这款风衣的折后售价为899元,相当于原价的5.3折。如若在“满300元减120元”的B百货购买此风衣,则风衣折后价为1099元,折扣力度只相当于6.5折。因此,建议消费者在小长假购置中高档服装时不妨提前了解一下各商场折扣形式,或是于大商圈购物时戒急戒躁,对比下附近几家商场的折后价格再下手购买。
  此外,由于很多打折服饰处于换季服装或旧款服饰的范畴,且涉及换券抵扣等较为复杂的计算方式。部分商场及专卖店对对打折处理的商品是不予退换处理的。因此,消费者们在“五一”折扣季期间应特别注意对购入商品的质量把关。
  锦囊二:亲朋好友巧拼单
  在商家推出的各类假日促销中,诸如“买150送50”、“满300送100”等消费满额度即获返券的营销手段最为常见。而在实际购物过程中,消费者经常会发现“149”、“199”等只比返券标准差上“一口气”的“主流价格”,商家促销的心思可见一斑。
  血拼实例:
  蒋小姐于去年“十一”在北京某百货公司购入了一条售价为499元的折扣蚕丝被。结账时收银小姐告诉蒋小姐,按照商场满“600送300”的活动标准,蒋小姐只需再购买101元的商品就能得到一张300元的抵用券,相等于“商店白送一件商品还有多”。于是,蒋小姐又购入了一组自己不怎么喜欢,售价为158元的枕套。但当蒋小姐兑换抵用券时却发现:面值300的抵用券不但非全店通用,且欲抵用就得再次购满600元。蒋小姐直叹“花158元买了张没用的纸!”
  锦囊对策:
  亲朋好友巧拼单:事实上,商家“满就送”活动的本意就在于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而引导消费的返现模式在规定标准时还往往设有“梯度”:比如“满200返50”、“满500返200”,消费金额越大则返现幅度越大。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与亲朋好友结伴购物是比较合理的应对方式,结伴购物既减少了为凑额度而购入非必须商品的烦恼,同时也能累计消费金额从而获得相对较大的实惠。
  认准需求莫贪小:
  很多消费者在参与类似“满就返”活动时常常会陷入一个计算误区,千方百计地“凑数卡点”。而事实上,许多商家正是看准了部分消费者“不能吃亏”的心态,动足了提高小额物品的价格或在定价上引诱顾客循环消费的脑筋。因此,建议消费者在购物时保持一定的理性,买齐所需商品、得到部分优惠后适可而止,避免掉入“无底陷阱”。
  此外,提醒顾客在参与活动前,可事先简单了解一下抵用券的使用说明、使用范围及使用期限。同时,如果有时间不妨在商场多逛两圈,必要时可以列个简单的需求清单,粗略估算下商品价格与返券的实际比例。
  锦囊三:淘欧美品牌“童装”
  除了规避促销陷阱带来的困惑,我们身边其实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隐性优惠”。假期折扣期间,就更不妨关注一下此类堪比“折上折”的“另类服饰”了。
  血拼实例:
  袁小姐是一家金融公司的白领,平日爱好欧美着装风格。但出于房贷压力和买车计划的考虑,袁小姐压缩了自己的部分置装预算。由于所在的工作环境对着装有一定要求,即便每月只买上2~3件中档品牌的服装,自己依然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超过消费预算,她对如何在保持自己着装风格的前提下降低置装开支颇为苦恼。
  锦囊对策:
  欧美品牌淘童装:由于许多欧系品牌的设计总体较为简单成熟,多数童装款式均沿用成人设计风格,但价格相比类似成人服饰便宜30%以上。由于欧系品牌的童装尺寸普遍大于亚洲尺码,亚洲顾客在去欧洲或香港地区扫货时带回几件“童装”上下班穿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在国内,如H&M,ZARA等部分欧系品牌其实也都设有童装部,其中155~160的童装尺寸与成人160码基本一致,但售价却能比成人服饰低30%~50%。一般身材中等偏瘦且偏好欧风的顾客不妨改变下观念,或许能淘到意外的实惠。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