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制度设计应考虑教师多元化发展_户籍制度的国家
 

制度设计应考虑教师多元化发展_户籍制度的国家

发布时间:2019-06-25 04:14:23 影响了:

  某校实行绩效工资考核,校长与教师代表几易其稿,从师德、工作量、班主任业绩、教学业绩、科研业绩以及校务等方面设置了考评分数和权重比的分配。方案终稿拿出来后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教职工大会也获全票通过,可是颁布实施下来,发现每学期都会有一些表现优异的教师落选,而一些平时表现中等的教师反而屡屡得到表扬。这样的结果令学校的教师们都感到困惑,自然也挫伤了一部分优秀教师的积极性。比如有一位教师,曾经代表本市参加全省的优质课竞赛,获得了一等奖,市、区的领导都公开表扬了这位教师,学校也为此分享荣耀,然而在绩效考核上却只能得良好的等第。因为从评价表上显示,她最突出的公开课一项最高分10分,她全拿了也只比别人多几分,而相反,由于多次参加公开课的选拔赛,她的教学业绩低于其他班,这方面她又被打低了好几分。加减一平,她的绩效考核没有任何优势。同时,每项也不突出的四平八稳的教师,却能屡屡占据积分榜的榜首,成为全校的明星。这样的结果拿到教育局里审核时,校长屡屡受到质疑:“这个教师有这么优秀吗?怎么没听说过呀。”校长只好忙着解释,压力重重,也因此一筹莫展。
  绩效考核作为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如何考核绩效考量着校长的智慧。客观地说,一份绩效评价表要想实现绝对公平不容易,为了照顾大多数,就会陷入平均分配而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为了鼓励教师争先创优,就可能倾斜于部分教师而让那些一般的教师心生怨艾。因此,管理者和普通教师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博弈。有没有一种既能调动绝大多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能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方案呢?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一般来说,为了考核教师工作的全貌,常常会将教师的工作划分为几大块,比如师德师风、工作量、出勤、班主任工作、教学业绩、教科研业绩、校务工作等几块。但是这样的设计也有一个先天性的不足,常规性工作占去了考核一半的比重,比如师德师风、工作量、出勤等,降低了“绩效”的比重,或者说是稀释了绩效考核的比重。同时,从操作来看,如果平均分摊每一块分数,还可能陷入培养全才教师的误区。因为当每一块都需要教师全力以赴才能获得成功,而在有些擅长的单项上又不能使得教师获得足够的绩效肯定的话,那么,教师唯有朝着全面进步的方向去努力,事实上,这是将教师引入全面发展全面平庸的境地,教师很难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绩效考核方案首先要突出体现绩效项目如教学业绩、教科研、辅导学生、班主任绩效等的比重,降低其他常规性项目的权重,因为教师的基础性工资里已经体现了对常规性项目的工作酬劳。同时,为保证绩效考核的神圣和严肃,针对一些应该做到而未做到的常规项目,如师德师风等,可以突破零分的底分限制,严重地实行倒扣分,或者制定问责制。其次,绩效考核方案要突破天花板现象,鼓励教师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个性优势。比如有的教师辅导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一学期能培养多位学生竞赛获奖,然而在天花板的限制下,他可能就满足于一两个辅导奖励,这实际上是限制了教师的热情。因此,对于真正属于教师绩效部分的几块,可以采取“下不设底、上不封顶,只定梯次”的做法。比如教学成绩,可以依据同科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系,计算平均分或者推进率,每上升1分加一个比例分,每下降1分就减去一个比例分的形式,照此类推。这样就能打破平衡,有效激活教师的教学激情。如上文中的例子,教师在公开课方面成绩突出,则可以在公开课一项中,突破10分的限制,以4分一个梯次来看,她获得校、区、市、省的奖励,就可以一举获得16分的绩效分。当然,各板块每一项目中梯次分值的设计也需要平衡,要根据付出的辛劳和难易度去综合考量。
  教师的发展是多元的,没有两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是完全相同的。有的教师班主任工作很出色,但不一定擅长于总结和研究;有的教师教学业绩突出,但公开教学屡屡不能冲出教研组;有的教师擅长于辅导学生竞赛,可是班主任工作常常不温不火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在机制上加以改革创新,设计出一套带有开放性激励考核制度,既能反映教师的工作量,也能激励教师个性发展,开辟出一番天地,带动学校某一项工作的发展。
  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唯有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才会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的制度不应成为束缚个性发展的工具,而要还原其激励人成就人的本质属性,这样的制度才是符合管理科学规律的制度,才是发展教师专长激扬个性的制度。对于学校来说,也唯有这样的制度才会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