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_浅谈审美能力对人生的影响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_浅谈审美能力对人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7-05 04:09:29 影响了:

  摘要:音乐教育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听者的共鸣与联想,它能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人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好的情感道德、精神品质的熏陶。常规的说教,对正处在青春反判期的中学生而言,会使他(她)们更加逆反。而音乐教育却有别于其它教育,人们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利用 音乐教学 提高 审美能力
  普通中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使学生会唱几首歌,会读几条谱,更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从素质教育的立场出发,以唱歌、器乐、欣赏等音乐活动为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等。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从而创造美。
  一、利用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在的是一所极其普通的初级中学,有些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课,特别是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我就遇到这样的班级,我刚跨进教室门,就有五、六个男生说:“老师,我们不喜欢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与学生谈谈我对这个班的第一印象:“开朗、直率、活泼、好动”等一些课外话题;之后谈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如我们走路,脚踏出来的声音是音乐节奏;夏天树上的知了在鸣叫,那是独唱的声音;晚上池塘里的青蛙叫呱呱,那是一种合唱的声音效果;又如我们看电视里的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它会配上一段音乐。再如我们看电影、电视剧,画里话外都会有音乐作为背景衬托,才能使我们观众身临其境,心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如置身其中。
  二、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
  音乐欣赏涉及到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它和听觉注意、视觉注意都很有关系。
  第一,就是要考虑学生审美注意的兴趣。
  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对自己熟悉的旋律感兴趣,而对自己不熟悉的旋律不感兴趣。兴趣来自对某事物是否会产生共鸣,共鸣的产生又来自于对某事物的经历和经验,取决于对某事物的知识积累。学生对陌生的旋律不感兴趣,注意力自然也就降低了。实践证明,能引起学生最大的注意力的是学生似熟非熟的旋律。例如,在讲述音乐剧的有关内容时,我选择播放《记忆》这首著名的歌曲。对于只听流行音乐的学生来说,这首歌既好听又耳熟,但到底在哪里听到过的却又说不上来,这就促使他们的注意力持续保持在集中状态,新鲜感不断产生,探奇心不断被激发,越听越有味,兴趣始终不减。
  教师都反映学生不喜欢古典经典音乐,我认为是学生接触太少的缘故。除了这些音乐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之外,长时间的接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一旦接触和了解了这方面的内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然也会逐渐喜欢上这些极富生命力和魅力的音乐。
  第二,要考虑学生审美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时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而是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离开其余对象。例如,我要让学生聆听一首乐曲,我如果先播放乐队演奏的现场录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停留在演奏员长相,演奏姿势,甚至偶尔打的一个喷嚏上,这样,在这一审美过程中,当画面作用于视觉并成为注意中心时,那么音乐作用于听觉就会相对模糊,处于注意边缘,学生根本听不到音乐,我的教学目的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我选择先播放CD,再播放现场的录像。学生听音乐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陌生时,一定要考虑这一问题,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在视觉和听觉之间进进出出,最终音乐没听好,画面也没看清。应当进行分解教学,合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积极性,让学生每听一部作品都能有所收获。
  第三,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
  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我们教材中的很多七八十年代的录音版本就存在这样的问题。音响效果含糊不清,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积极主动的搜集时下最优秀的录音版本和改编版本来替代,如果是有画面的DVD则效果更好。另外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不良音响产生,诸如音响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弹奏音律欠准的钢琴、风琴,让学生吹奏由于簧片腐蚀而噪音叠出的口琴……等。使音乐课始终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
  三、 利用教师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知对于生活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都会无动于衷。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的小朋友和一个外国的小朋友一起玩,老师给她们每人一个大红苹果,中国的小朋友接过苹果后,很有礼貌的说了声:“谢谢老师!”而外国小朋友接过苹果后,很惊叹地大声说:“这个苹果红得太美了!我好喜欢!它真香!从它的香味里我已经感觉到它的甜味了,谢谢老师!”故事讲完后我与学生交流这两个小孩的相同与不同处,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最后我引导学生深入故事的内涵:她们的共同之处是很有礼貌,不同之处是外国小朋友善于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善于发现美、感知美,用美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学习、生活。同时我在教学中选择作品时,把自己的审美道德观渗透到音乐作品中去,以自身所具有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以我们教师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通过以上几点,我觉得我的学生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因为我所准备的资料丰富,好听好看,学生也非常喜欢我教给他们的歌曲,因为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在这样的音乐课堂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