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关于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广州港技工学校打架
 

【关于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广州港技工学校打架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8:45 影响了:

  摘要: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空间。因此,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速技校生快速成才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
  技工学校是为企业培养操作型技能人才的基地,要求学生一出校门就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机械制图课作为一门工程界通用语言,是学生步人工作岗位的必备工具。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空间。因此,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速技校生快速成才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一、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技工学校的教学计划普遍实行2+1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机械制图课的应修学时被压缩为120学时左右,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加之技校生立体几何知识基础薄弱,造成理解困难,使教学进展缓慢。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适当增减,转移教学重点。
  例如,对尺寸标注、图线、字体等内容,在没有载体的情况下,单纯介绍有关标准规定,不具体也不好理解,学生会感到很茫然。可以在介绍三视图的绘制过程中联系实际图例穿插讲解,没必要专门拿出课时进行介绍,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还可以节省大量课时。
  再如,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广泛,手工绘图已显落后,关于几何作图的有关知识可以只作简单介绍,能基本满足手工绘图能力的训练即可。对理论性极强的知识如相贯线、截交线等,让学生了解就行,没必要花费大量课时在这部分内容上。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要加大对测绘能力和绘制草图的训练。通过整合内容,合理利用课时,从而突出重点有目标性地进行能力培养。
  对于有些章节,如常用零件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等知识,涉及其他课程,如《零件技术要求及互换性》、《机械基础》及《材料及热处理》等,重复的内容直接删掉,抓住制图课程的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读图技能。
  二、教学手段并用。优化教学效果
  无论是传统教学手段还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在教学中,要把二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同时,最好深入生产现场参观,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构建,对制图课教学会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1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要求板书工整,板图标准,条理清晰,按部就班,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慢慢消化。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由信服到效仿,进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和学习动力,提高绘图技巧,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缺陷是图、物的转化不直观,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空间构建能力建立缓慢。
  而多媒体教学图、文、音、像全方位呈现,对图、物的表现更为直观形象。运用三维动画和图库,结合课件展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也存在不足,在短时间内信息量大,学生来不及思考消化,无形中会增加认知压力。因此,不是所右的课程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施教,不能搞全盘化,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情况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最优化组合。
  只有两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内容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既要注重课本理论教学,又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机械制图课的理论知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很多学生工作后才知道制图中所学的零件是什么。学生会画图,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知道模型而不认识真正的零部件。说明我们的教学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带学生去工厂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知教育,还要拿一些工厂中常用零部件图纸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与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紧密结合。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普遍提不起学习兴趣。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多方位、多模式摸索,取长补短,针对不同学生层次,不同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改变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的困境。
  要针对不同学生层次,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法,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学好机械制图,对自己有信心。比如,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梯度布置,让每位学生有能力完成任务,培养自信心。
  对于不同教学内容,可以考虑采取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带着任务参与到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主导的作用。例如,剖视图的画法,采用项目教学法,选取多个模型,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布置任务,通过观察测绘画出三视图,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把要讲授的新知识点融进去,学生自然而然便能接受,不会感到有多大困难。最后还要进行评价比较,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给予肯定,对不足加以认识。
  对于机械制图教学来说,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方法,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必然的,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以最优组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利明,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5(29).
  [2]薛梅,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09).
  [3]申琳,浅谈中职机械制图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9(10).
  [4]机械制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周四凤(1972-),女,讲师,1996年参加工作,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现在阳煤职教中心工作。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煤职教中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