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初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初探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07 03:54:41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据统计,大学生信教比例高达12%,其影响有扩大之势,党员信教直接造成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大学生信教根源在于:面对社会竞争压力、信息压力、风险压力时,没有从压力产生的根源即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寻求原因,而在宗教世界中寻求自我慰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信教问题的冲击和影响下,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认识和面对社会压力提供方向引导、愿景支持、精神动力支撑和基本生活规约,实现大学生健康成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初探
  宗教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准则,以调整人类自身行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校园中存在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一直备受外界的关注。因为这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对大学生日后发展等问题。由此,怎样引导这些学生正确的对待宗教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一、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现状分析
  宗教信仰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问题。近几年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实际调研发现,在经济、文化、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给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后,依然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迷恋宗教,这使得宗教信仰问题在大学生中进一步蔓延,并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笔者以时间发展为背景,选择2004年到2012年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信仰宗教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李志英等人在2005年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有13.58%的学生信仰宗教,比2003年上升了4.38%。”郑永廷教授在2005至2006年间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12.7%的学生信仰宗教。在2006年杨晓慧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信仰或倾向信仰宗教的将过18.7%。随即选取的200名被调查者中竟然有21%的学生明确表示信仰宗教或倾向于信仰宗教。杨晓慧在2007年调查发现:有32.1%的学生自称是宗教信仰者。上述调查中由于各研究角度、研究范围、地域和对象选择均有所不同,使得调查中得出的数据也有明显差异。但仍然可以得出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是呈现增长趋势这一结论 。
  2.大学生党员信教—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郑永廷教授在2005至2006年间调查发现:“随机选取的26名中共党员中,有5人信教,占总数的19.2%,占信仰宗教学生人数的比例为7.8%;在选取的461名共青团员中,有55人信教,占总数的11.9%,占信仰宗教学生人数的比例为85.9%”。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但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信仰宗教,这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受到宗教的影响和冲击。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归因分析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来打,有的学生并没有正确对待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而是消极对待,因此他们借助宗教来寻求心理安慰。
  1.竞争压力。由于人类发展的需求和资源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人类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竞争,这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属性及存在方式。大学生面对的竞争压力集中表现为学习与就业压力的凸显。就业和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会变得迷茫,大学生急于在已出现信任危机和信仰危机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一个出口,以避免丧失其主体性。
  2.信息压力。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信息存在多样性的特点,人们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显得无所适从、无力选择。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再加上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这就给宗教的入侵提供了可能。另外,大学生的信息压力也集中体现在信息异化这点。
  3.风险压力。外在风险压力主要来源于竞争、创新与信息活动。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的机遇下,也会遇到各种社会风险。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这必然会在思想上产生挫败感,随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困境。多数的大学生采取自我调适、积极应对的正确态度对待竞争压力、信息压力和风险压力,最后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1.树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压力本质,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保障健康发展的政治方向。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严重挑战我人的意识形态,面对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必须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让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2.以缓解社会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愿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中国的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的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和认定、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是党领导人民实践探索和选择认定的结果。它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唯一的、正确的目标认定和制度设计,集中体现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实践经验总结。大学生应该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应该积极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缓解压力。
  3.大学生在用爱国主义精社和改革创新精社来克服压力,寻求动力。在高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提供支撑,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于突破桎梏、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大学生面对压力、勇于突破的勇气和决心。
  4.以社会主义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作为大学生的生活规约,减轻社会压力
  一方面,学生要从平时生活的点滴小事开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准则。另一方面,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信心,提高抗压的承受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自己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戴艳君、马连鹏.大众传播对青年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调查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2:84-85.
  [2] 李志英.关于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前沿,2004,8:44-45.
  [3] 李志英.信教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成因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44-46.
  [4] 吴远亮.广东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J].研究报告,2006,2:16.
  [5] 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19-21.
  [6] 王康.在杭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7: 50-52.
  [7] 姚本先,刘庆明,何元庆.大学生信仰的现状与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77-82.
  
  作者简介:袁玉国(1978-),男,江西分宜人,扬州大学兽医学院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87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资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